简述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题目

简述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量标准。(10分)


答案:
解析:
评分标准(10分,P12)
建立一个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量标准(模型)。至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衡量标准:
1)基础工作的健全程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是否健全和牢固?如定编 定岗定员定额标准化程度,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程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水平,包括信息输入、存储、处理与输出等环节的配套程度。(2分)
2)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子系统是否确立?内外系统的配套 性和协调性如何?通过何种方法和途径保障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即从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到 实施、监督、反馈和控制的机制是否确立?各个环节的运作是否顺畅?(2分)
3)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企业高层决策者是否树立全新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实质性地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升到决策层面,视人事经理为自己的战略经营伙伴。人事经理的角色是否重新定位,是否由单一的亚角色转变为二重、三重或四重角色。(2分)
4)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从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到组织结构、制度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 方法等诸多方面,是否有所更新、有所变化、有所发展。(2分)
5)管理活动的精确程度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确程度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衡量,如企业人力 资源规划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重大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基础性管理的精细化程 度,管理评估的数量化、标准化程度等。(2分)

第2题:

下列关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产生背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
B:闵斯特伯格的工业心理学研究标志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开端
C: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解释人力资源如何对组织产生贡献
D: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人际关系学说
E: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是使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的战略相分离

答案:B,D,E
解析: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人力资源管理对整个公司绩效的影响。德文娜、冯布伦和迪奇于1984年发表的文章《人力资源管理:一种战略观》,标志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开端,掀开了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途径与方法的新篇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作用的重要原则是匹配或称为契合,组织的效率依赖于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紧密的匹配,匹配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作用的主要机制。自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战略管理理论资源学说开始流行,其核心是将企业的竞争能力由外部环境来源转向企业内部资源确定。

第3题:

以下哪些问题是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A.人力资源理念滞后

B.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C.缺乏科学有效地人才引、培育和利用机制

D.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和激励体系

E.缺乏市场营销观念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简述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1、非政府组织专业人才缺乏。
2、非政府组织员工流动性大。
3、非政府组织创新行为滞后。

第5题:

关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的说法,错误的有(  )。

A.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
B.闵斯特伯格的工业心理学研究标志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开端
C.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解释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对组织产生贡献
D.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人际关系学说
E.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是使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的战略相分离

答案:B,D,E
解析:
本题考查战性人力资源管理。①战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管理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共同发展的结果.战管理理论的发展为解释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贡献提供了理论平台:②战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德文娜、冯布伦和迪奇于1984年发表的文章“人力资源管理:一种战管理”标志着战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开端。

第6题:

简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量标准。


答案:
解析:
答:(P12~13)建立一个战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量标准(模型)。至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衡量标准:
1)基础工作的健全程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是否健全和牢固,如定编定岗定员定额标准化程度,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程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水平,包括信息输入、存储、处理与输出等环节的配套程度。
2)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
企业人力资源战管理的子系统是否确立,内外系统的配套性和协调性如何,通过何种方法和途径保障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即从人力资源战的制定到实施、监督、反馈和控制的机制是否确立,各个环节的运作是否顺畅。
3)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
企业高层决策者是否树立全新的战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实质性地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升到决策层面,视人事经理为自己的战经营伙伴。人事经理的角色是否重新定位,是否由单一的亚角色转变为二重、三重或四重角色。
4)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
从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到组织结构、制度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是否有所更新、有所变化、有所发展。
5)管理活动的精确程度。
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确程度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衡量,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重大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基础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管理评估的数量化标准化程度等。
总之,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发展到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无论是从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分析,还是从专业理论和学科的发展上去考察,战性人力资源管理不但面临着以往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巨大变化,也具备过去未曾有过的一系列新特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的管理向高阶管理阶段乃至向更高、更新阶段的不断演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深入实践,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力求创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舞台上导演出全新的、生动的剧目,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更加绚丽多彩。

第7题:

关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产生背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
B:闵斯特伯格的工业心理学研究标志总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开端
C: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解释人力资源如何对组织产生贡献
D: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人际关系学说
E: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是使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相分离

答案:B,D,E
解析:
选项B,德文娜、冯布伦和迪奇于1984年发表的文章“人力资源管理:一种战略观”标志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开端;选项D,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略管理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共同发展的结果;选项E,研究者们发现只有当人为资源管理与组织的战略实施系统配合得天衣无缝时,人力资源才能显示出其价值。

第8题:

简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参考答案:(1)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看,人力资源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最重要资源,强调获取同组织相匹配的个体成员(2)从职能看,人力资源管理参与决策,根据内外环境需要倡导并推动变革,进行组织整体的人力资源规划,并实践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3)从与战略的关系看,它们是一体化联系,即是一种动态的多方面的持续的联系(4)从实践看,更加关注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强调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协同作用(5)从绩效看,集中在组织绩效的获取上,集中在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绩效与组织绩效整合成一个整体

第9题:

以下哪些问题是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A、 人力资源理念滞后
  • B、 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 C、 缺乏科学有效地人才引、培育和利用机制
  • D、 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和激励体系
  • E、 缺乏市场营销观念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简述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战略。


正确答案: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正在迅速发展,但其运作仍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主要体现在:
(1)物流相关立法和规章没有到位。
(2)第三方物流公司仍然只限于提供低水平的物流服务,包括仓储和运输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占的比重更小。而与物流有关的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务项目涉及较少,这也反映市场需求还保持在较低水平上。
(3)服务水平和客户的要求之间存在差异。
(4)绝大多数物流公司还属于城市范围、区域性公司。
(5)中国企业外包物流业务较少,制约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6)物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精细化物流运作的能力。
(7)流通业的统计数字和相关调研缺乏。
针对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世界各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经验,提出如下发展战略:
(1)实现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
(2)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3)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4)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
(5)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6)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
(7)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8)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
(9)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10)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
(11)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2)大力培养物流管理人才。
此外,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一体化的配送中心不单单是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