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哪些新的策略?

题目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哪些新的策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语文课程标准》它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观念?


正确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四个基本理念: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基本观念贯穿于整个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教师只有深入学习领会其内涵,才能在教学中自觉贯彻落实。

第2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评价提出了哪些具体建议?


正确答案:求真情:作文评价要努力保障学生真情实感的顺畅表达,鼓励独立有创意的思考和想象。
重过程:评价要重视材料准备过程,考查占有运用材料的方法、途径。
多修改:教师评改、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关注修改的态度、内容、方法。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

第3题:

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阅读教学的设计依据?()

A、要依据课程标准

B、要尊重教材

C、要考虑学情

D、彰显"语文性”


答案:D

第4题: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语文素养具体哪些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语文素养的内容应该包括:
(1)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2)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3)丰富的语言积累;
(4)语感;
(5)思维和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6)品行修养和审美情趣;
(7)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第5题:

在200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知识教学的阐述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正确答案: (1)语文知识教学的内容在“淡化”。
(2)语文知识内容涵盖的范围小了。
(3)语文知识教学理念的明确化。

第6题:

建构主义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还课堂于学生。阅读是读者领会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的一种思维活动,从发现的角度而言,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阅读教学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读,使他们通过读来实现知、情、意、心等不同层面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应坚持自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及联系性原则。
三、教师的作用在组织指导学生阅读。
必须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课堂的主要媒介,教师的作用在于:1引导学生自主解读文本;2相机诱导、适时开导、及时疏导;3搭建正确认知的桥梁。对教师而言,主要是如何组织学生的阅读活动。如在情境的创设中引起阅读的兴趣;在教师引导下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质疑解难;在个性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感悟;在活动与迁移中尝试创新乐趣。
四、应按学习心理过程设计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堂结构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心,教学程序怎样设计,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的过程,即“感知——分析——体悟”的过程,来思考和确定阅读教学的程序,建构以“调动主体,感知文本——发挥主体,自主建构(赏析)——发展主体,体悟生活”的课堂阅读模式。

第7题:

制定《语文课程标准》的依据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国家的政策、法规,国情的特点
2、学科的知识和教学规律
3、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等

第8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有哪些实施建议


答案:
解析:
(1)明确目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 (2)明确指导思想:根据语文应用的实际要求。
(3)明确方法: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第9题:

简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评价提出了哪些原则性的评价建议?


正确答案: (1)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重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4)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5)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

第10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遵循学生()和(),选择教学策略。


正确答案:身心发展;语文学习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