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在结构布局、主题发展、调性调式安排等方面都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A、《大夏》B、《广陵散》C、《弹歌》D、《大濩》

题目

乐曲()在结构布局、主题发展、调性调式安排等方面都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

  • A、《大夏》
  • B、《广陵散》
  • C、《弹歌》
  • D、《大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夏、商两代的代表性乐舞《大夏》和《大濩》,都是歌颂当代统治者的,《大夏》是歌颂(),《大濩》是反映商汤伐桀除暴的。


参考答案:夏禹治水有功

第2题:

分析史基别里特作品《慢板》的谱例:
(1)说明曲式名称,画出结构图示,写出调式调性。(8分)
(2)说明乐曲的旋律特点。(7分)




答案:
解析:
(1)此曲是一首再现的单二部结构的乐曲。曲式结构:A(8+8)+B(8+8);a小调转E大调转a小调。
(2)全曲四句由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构成,“起、承”两句彼此构成呼应,第三句“转”是对比.第四句的音乐材料aaba正是这样的起承转合。第一、二句为a小调,和声进行是T—D—T—S—D和T—D—S—D—T。两句的具体和弦仅最后不同:第一句是半终止,第二句是全终止。
非常清楚地属主呼应。句中的V65/IV是主到下属倾向性的加强,为主功能的延伸。第三句转到属调E大调,旋律先在低音部出现,后半句才转到高音部。在调性上和织体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句调性清晰、对比鲜明。第四句和第二句完全相同,对全曲具有总结性。

第3题:

前奏曲:是一种结构较自由的,单主题的()型器乐曲。

A.中、小

B.小

C.大


参考答案:A

第4题:

分析歌曲《同一首歌》。

要求:
(1)写出调式调性。
(2)写出曲式结构。
(3)写出旋律特点。


答案:
解析:
(1)歌曲为F大调,4/4拍。
(2)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3)A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2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A段音乐抒发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B段也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乐段形成对比。第二乐句(第21~24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并由“#4”音的出现,形成暂时的离调,力度逐渐减弱的处理,使感情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的倾诉。第三乐句(第25~28小节)是A段音乐主题的变化再现,第四乐句中的九度大跳,再次抒发出人们兴高采烈的喜悦心情。歌曲最后的结束句是一个典型的由下属功能转到主功能的补充终止形式,使歌曲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结束。B段音乐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我们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唱着“同一首歌”去迎接新的辉煌。

第5题:

分析下面谱例(歌词略)。

要求:

(1)画出曲式结构图式。(5分)

(2)说明乐曲的整体曲式结构和次级曲式结构。(4分)

(3)判断调式调性。(2分)

(4)写出主旋律的发展特点和典型的伴奏织体特征。(4分)



答案:
解析:
本题目共四问,内容都是围绕和声、曲式分析展开的。(1)第一问要求画出曲式结构图。(2)第二问中要求陈述曲式名称和次级曲式结构,即在说清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对乐句的组成进行描述。(3)第三问是乐理问题,要求判断调式调性。该旋律没有调号,虽然出现了临时变音记号,但都属于经过音,尾音落在主音C上,由此判断为C自然大调。(4)第四问中涉及旋律发展手法和伴奏织体的相关知识。具体分析见参考答案。

第6题:

《大濩》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


第7题:

分析哈萨克民歌《玛依拉》谱例。
要求:
(1)说明曲式名称,画出结构图示,写出调式调性。(8分)
(2)说明乐曲的旋律特点。(7分)




答案:
解析:
(1)新疆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是E大调,3/4拍,为单一部非方整性四句体结构。



(2)歌曲旋律轻快活泼,表现了主人公玛依拉热情活泼、多才多艺的形象。a句音域较高,以缓慢的速度似吟似唱.表现了玛依拉的自豪感,接下来重复了a句,承接稳定了音乐主题,b句重复主题乐句的前半部分,下半部分旋律偏向下行。落在属音。c句中衬词的使用使欢快的音乐形象更加生动。

第8题:

前奏曲是一种结构较自由的,单主题的()型器乐曲。

A.独奏

B.大

C.小

D.中


参考答案:CD

第9题:

分析下列旋律。

要求:
(1)写出调式调性。
(2)画出曲式结构图示。
(3)分析说明乐曲旋律发展特点。


答案:
解析:
(1)此旋律为bE自然大调。 (2)此旋律曲式结构为五乐句乐段。图示结构如下:

(3)该乐曲旋律是在四乐句乐段的结构上扩充而成,在谱曲时,将开头的一局歌词谱写成两个乐句,从而成为五乐句乐段。乐曲旋律总体上也是采用“起一承一转一合”的发展方式,在c乐句中达到高潮,表现了人们勤劳勇敢的美好品质。

第10题:

分析聂耳的《飞花歌》。

要求:
(1)写出调式调性。(5分)
(2)画出曲式结构图示。(5分)
(3)分析说明乐曲曲式结构。(5分)


答案:
解析:
(1)C宫七声清乐。 (2)该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四乐句乐段的结构形式,图示结构如下:

(3)该作品的四个乐句运用了“起一承一转一合”的发展方式,四个乐句在主题材料上没有明显的对比与重复,按照“展衍”的原则逐渐渐进新元素,这四个乐句构成了一气呵成的一个段落,在调式和调性上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