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擅自采集某国有林场松树树脂后,获利3000元,其行为构成()。A、盗伐林木罪B、盗窃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滥伐林木罪

题目

甲擅自采集某国有林场松树树脂后,获利3000元,其行为构成()。

  • A、盗伐林木罪
  • B、盗窃罪
  • C、故意毁坏财物罪
  • D、滥伐林木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杜某与时某将国有林场已采伐的木料用车偷走,价值6000元,销赃后得赃款4500元。杜某、时某的行为共同构成()

A.盗窃罪

B.盗伐林木罪

C.非法经营罪

D.盗窃罪和销赃罪


参考答案:A

第2题:

甲与某国有林场签订了承包施业区合同。某日,未经批准雇佣多人在承包施业区内,擅自砍伐国有林木100多立方米。甲的行为属于()

A.盗伐林木罪

B.滥伐林木罪

C.盗窃罪

D.一般违反森林法行为


参考答案:B

第3题:

某国有林场为了解决本单位的职工福利问题,擅自采伐所管理的林木1000余棵。其行为属于( )。

A.单位构成盗伐林木罪

B.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个人构成盗伐林木罪

C.滥伐林木罪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
解析:参见《刑法》第345条、第346条的规定。盗伐林木罪是指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其构成特点为:(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林业的管理和国家、集体或他人对林木的所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森林法规,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3)犯罪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4)主观方面为故意。林场为了解决本单位的职工福利问题,擅自采伐所管理的林木1000余棵,数量较大,符合各项构成要件,因而构成盗伐林木罪,其犯罪主体是林场。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仅破坏国家林业资源,而且还侵犯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林木所有权;后者仅破坏林业资源,并不侵犯林木所有权。因此,此题选A。

第4题:

甲在某企业财务室,将价值5万元保险柜破坏后,盗窃1万元现金。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B.应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C.应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
D.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从重处罚

答案:B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并造成财物损毁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一)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公私财物,造成其他财物损毁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同时构成盗窃罪和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二)实施盗窃犯罪后,为掩盖罪行或者报复等,故意毁坏其他财物构成犯罪的,以盗窃罪和构成的其他犯罪数罪并罚;(三)盗窃行为未构成犯罪,但损毁财物构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定罪处罚。”甲采用破坏保险柜的方式盗窃1万元现金,造成价值5万元的保险柜损坏,同时构成了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应适用上述司法解释(一)的规定,以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择一重罪从重处罚。B选项说法正确,ACD选项说法错误。

第5题:

甲为获利于某日晚向乙家的羊圈内(共有29 只羊)投放毒药,待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并将羊肉出售给他人。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
A.盗窃罪
B.投毒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答案:A,D
解析:
。甲向乙家的羊圏投毒的行为并未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因此构成盗窃罪。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故意毁坏财物罪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根据有关盗窃案件法律适用的司法解释,在实施盗窃中,造成公私财物严重毁损的,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为掩盖盗窃罪行或者出于报复等动机故意破坏公私财物的,应以盗窃罪和其他罪实行并罚。选项C错误。选项D显然是正确的 (《刑法》第144条)。注意,根据2002年3月26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刑法修正案(三)》第1、2条)的罪名改为投放危險物质罪,取消投毒罪罪名。

第6题:

郝某爬上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玲珑塔",偷走塔顶镀金配件,准备以后拿到黑市上出卖,造成该文物被毁坏。郝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故意毁坏文物罪

C.盗窃罪和故意毁坏文物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参考答案:B

第7题:

甲盗窃乙100万后,随即扔到了海里,则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盗窃罪

C.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是盗窃中止


参考答案:B

第8题:

张某系某国有林场工人,他与场方签订了承包施业区合同。某日未经批准雇佣11人在承包施业区内,擅自砍伐国有林木100多立方米。张某的行为是()

A.盗伐林木罪

B.滥伐林木罪

C.盗窃罪

D.一般违反森林法行为


参考答案:A

第9题:

某国有林场为了解决本单位的职工福利,擅自采伐所管理的林木1000余棵。其行为属于(  )。
A.单位构成盗伐林木罪
B.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个人构成盗伐林木罪
C.滥伐林木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A
解析:
参见《刑法》第345条、第346条的规定。盗伐林木罪是指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其构成特点为: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林业的管理和国家、集体或他人对林木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森林法规,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3)犯罪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4)主观方面为故意。林场为了解决本单位的职工福利,擅自采伐所管理的林木1000余棵,数量较大,符合各项构成要件,因而构成盗伐林木罪,其犯罪主体是林场。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仅破坏国家林业资源,而且还侵犯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林术所有权;后者仅破坏林业资源,并不侵犯林木所有权。因此,此题选A。

第10题:

甲剥取自然保护区内红豆杉树皮的行为,构成()。

  • A、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 B、盗窃罪
  • C、故意毁坏财物罪
  • D、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罪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