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高中化学课程由()构成。A、知识模块和技能模块B、基础模块和研究模块C、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D、知识模块和情感模块
查看答案
问题: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
问题:下列化合物中不具有顺反异构的是()。A、CH3CH=CHCH3B、(CH3)2C=CHCH3C、CH2=CHCH=CHCH3D、CH2CH=CHCHO
问题:现有三组混合溶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醇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三种混合溶液,采用的正确分离方法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问题:研究表明,国际象棋大师看一个棋盘,看5秒,能记住20多个棋子及其位置,而新手看5秒只能记住4个左右。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A、专家有敏锐观察力B、专家有强大的短时记忆能力C、专家能直觉较大的有意义刺激D、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问题: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1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2
问题: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④⑥D、①③⑤
问题:化学学科教学要以()为本。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问题:设计化学教科书的编排体系时,需要考虑三个基本问题(简称"三序"),下列不属于"三序"之一的是()。A、学生的认知顺序B、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C、学生的身体发展顺序D、化学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
问题: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A、观察力B、想象力C、思维力D、判断力
问题:下列关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南2个必修模块和4个选修模块构成B、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考试的命题依据C、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可当作学习要求D、化学新课程教科书在编排上主要采用社会中心编排模式
问题: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B、当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C、当某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反应限度D、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
问题:[教学设计题]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事实-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氯气与硫氧化性强弱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
问题: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A、1:2:3B、6:3:2C、3:1:1D、1:1:1
问题: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应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A、课程性质B、课程基本理念C、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D、课程设计思路
问题:在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发现学生出现疲劳、无精打采的现象时,教师所采取的解决措施较为恰当的是()。A、对个别学生典型进行批评警示B、让全体学生休息一会再进行授课C、积极变化学习活动方式和内容D、设计精炼的问题让学生上台演练
问题: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A、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B、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C、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D、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
问题: 案例: 下面是某位教师关于"酚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片段。 【引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醇是链烃的羟基衍生物,其结构特点是羟基与链烃基直接相连接。 【设问】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否也是醇呢? 【讲解】请同学们比较黑板上这几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总结醇、酚的结构特点。 【小结】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苯酚是最简单的酚。 【师】引导学生看P71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寻找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活动与探究】 (实验1)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闻一闻苯酚的气味 生:观察,并闻药品的气味。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我观察到药品有一点红色?"并讨论。 师:苯酚部分被氧化时会呈红色。 追问:那苯酚应如何保存呢? 生: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实验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逐渐加入苯酚晶体,不断振荡试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苯酚晶体至有较多晶体不溶解,不断振荡试管,静置片刻。(提醒同学实验过程中接触苯酚一定要注意安全及出现情况的处理方法) (实验3)将上述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从热水浴中拿出试管,冷却静置。 师:清洗内壁沾有苯酚的试管用热水还是冷水?为什么? 生:用高于65℃的热水,因为苯酚能与高于65℃的热水互溶。 (实验4)将苯酚晶体分别加入到苯和煤油中,并与实验2作比较。 【小结】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65℃时与水任意比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中。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试评价此教学片段的导入。 (2)试说明实验教学的意义。
问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1世纪,化学科学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B、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C、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是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问题: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氧气与金属钠反应,氧气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4NAB、常温下,92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NAC、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16g氧气,则转移电子数为2NAD、100mL18.4mol·L-1的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数小于0.92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