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学学科教学要以()为本。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查看答案
问题: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
问题:高中化学课程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A、高等教育B、基础教育C、学校教育D、科学教育
问题: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A、1:2:3B、6:3:2C、3:1:1D、1:1:1
问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1世纪,化学科学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B、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C、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是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问题:[教学设计题]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事实-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氯气与硫氧化性强弱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
问题:既能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又能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是()。A、学生自我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C、书面测验D、学生互评
问题: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1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2
问题:现有三组混合溶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醇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三种混合溶液,采用的正确分离方法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问题: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A、观察力B、想象力C、思维力D、判断力
问题: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氧气与金属钠反应,氧气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4NAB、常温下,92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NAC、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16g氧气,则转移电子数为2NAD、100mL18.4mol·L-1的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数小于0.92NA
问题:某教师不顾学校条件,擅自决定使用电化教学,这违反了电化教学的()。A、动机原则B、目的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效果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问题:WWHW模型的内容不包括()。A、知识是什么B、知识的价值是什么C、知识是如何产生的D、知识要达到的目标什么
问题:甲、乙、丙、丁4种物质均为只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分子中均含有18个电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气体甲的水溶液在常温下的pH<7,则甲一定为HClB、若乙的摩尔质量与O2相同,则乙一定为N2H4C、若3.0g丙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丙一定为甲烷的同系物D、若丁为四原子分子.则丁一定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问题:掌上实验室由手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整合而成,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掌上实验室特点的是()。A、便宜B、便携C、准确D、实时
问题:高中化学课程由()构成。A、知识模块和技能模块B、基础模块和研究模块C、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D、知识模块和情感模块
问题: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C、答卷费时,速度慢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问题:一般来说,喜欢化学并且对理论和抽象的东西感兴趣的学生,其认知风格大多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
问题:在进行下列实验时,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错误的是()。A、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B、进行蒸馏操作时,先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沸石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液体中下部加热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问题: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A、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B、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C、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D、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