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生产发酵酸奶时,发酵不良可能产生的原因

题目
问答题
分析生产发酵酸奶时,发酵不良可能产生的原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酸奶发酵剂按其制备过程分类,可将其分为()、()、中间发酵剂和()。


正确答案:乳酸菌纯培养物;母发酵剂;生产发酵剂

第2题:

发酵乳就是酸奶。()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生产发酵酸奶时,常采用的发酵温度和时间是。()

A.发酵温度41—43℃,发酵时间3—4小时

B.发酵温度15—20℃,发酵时间1—2天

C.发酵温度63℃,发酵时间30分钟

D.发酵温度4℃,发酵时间7—10天


正确答案:A

第4题:

酸奶生产时常用发酵温度为()℃左右

  • A、35
  • B、45
  • C、55

正确答案:B

第5题:

有关发酵酸奶的营养特点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乳酸菌的繁殖提高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含量
  • B、酪蛋白等在乳酸作用下凝固,产生细小均匀的乳状凝块,易于消化吸收
  • C、乳糖不耐受症的人群不宜饮用发酵酸奶
  • D、发酵酸奶营养价值优于牛乳

正确答案:C

第6题:

酸奶发酵常用的为什么是复配菌种?酸奶的发酵分哪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酸乳的复配菌种是指在酸乳发酵时一般都保证两种以上的发酵剂加入牛乳中,一是因为任何一方占优势都会导致产香不足,风味劣变。二是避免噬菌体污染时造成发酵缓慢、凝固不完全,两种以上菌种混合使用可以减少噬菌体危害。
酸乳的发酵分两个阶段既接种和发酵阶段、冷却后熟阶段:
(1)接种与发酵:经预处理并冷却至45℃左右的牛乳,泵送至可以保温的缓冲罐中,同时将发酵剂按活力和比例用泵打入发酵罐中,与乳充分混合。将接种后的乳经灌装后放入发酵室,培养温度为42~45℃,时间为2~3小时,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对每个托盘上的发酵乳要认真观察,必要时要取样检查,当PH值达到4.5~4.7时,即可终止发酵,并马上冷却。
(2)冷却后熟:为了控制产品的一定酸度,发酵终了的冷却十分重要。正常的冷却速度是在发酵终了时,1~1.5小时内将温度降至10~15℃以内。凝固型酸乳在出发酵室时必须注意轻拿轻放不得振动,否则破坏了蛋白质的凝乳结构而乳清析出。冷藏后熟的温度应控制在4℃。

第7题:

酸奶发酵剂按其制备过程分类,可将其分为()

  • A、混合发酵剂
  • B、单一发酵剂
  • C、乳酸菌纯培养物
  • D、母发酵剂
  • E、生产发酵剂

正确答案:C,D,E

第8题:

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 )。

A、培养微生物菌体

B、生产微生物代谢产品

C、用于食用醋的生产

D、发酵乳制品

E、酸奶


参考答案:ABCDE

第9题:

在某菌种发酵生产中,最近发现发酵过程中糖氮的消耗减慢了,发酵周期延长了,产品得率下降,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并进一步验证和提出解决的办法。


正确答案: 经分析很可能发生了菌种衰退。验证方法:1、显微镜镜检,观察菌种形态上有无发生变异,2、平板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3、摇瓶培养,测定相关生理指标。换过菌种或进行菌种复壮,看上述现象是否消失。要解决好菌种衰退问题要做到:(1)做好菌种的保藏工作A、使菌种在保藏中处于休眠状态,孢子、芽孢。低温、干燥、缺氧、营养缺乏、代谢活动下降。B、要纯粹,要作无菌检查C、新鲜的斜面,生长要丰满,取幼龄菌接种D、接种量要适当,斜面生长不过密E、保藏培养基,C源比例少,营养贫乏一些,否则产酸,产生代谢产物,引起变异。保藏培养基不加或少加葡萄糖,活化用0.1%葡萄糖F、尽量减少传代次数G、培养条件中,营养、温度、水分要合适,稳定。活化使用培养基要与保藏使用培养基基本相同(2)定期进行菌种选育工作通过自然选育和诱变育种的方法,选育遗传性能稳定的高产菌株。

第10题:

下列乳品生产过程中进行酒精发酵发酵的产品有()。

  • A、干酪
  • B、酸奶
  • C、马乳酒
  • D、开菲尔
  • E、乳清酒

正确答案: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