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诗画一律”论的提出者是
A:郭熙
B:赵孟頫
C:苏轼
D:王羲之
第2题:
韩拙和郭熙的“三远“相比有何创新?
与此前郭熙所著《林泉高致》相比,韩拙的《山水纯全集》显然受《林泉高致》影响较大,论述的角度也大体相同。该书的理论价值在于作者更注重对笔法、墨法和山水景致布局问题的探讨,对习练山水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书中继郭熙的“三远“法之后又提出另外”三远“,后人合成”六远“,完善了山水画的审美意境,不失为一种贡献。他说:”郭氏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上、背后有淡山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
第3题:
A、郭熙
B、宗炳
C、沈括
第4题:
宋代画家郭熙的“三远法”,是指导山水盆景创作的根本法则。
第5题:
第6题:
论郭熙的山水画论观点?
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以东)人。《林泉高致》又名《林泉高致集》在《林泉高致》中,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家及山水画创作必须注意的几个重要理论,其中包括自身修养,艺术观察,透视表现等方面,首先郭熙论述了画家修身养性,锤炼内心的必要性,认为绘画首先要养心,做到胸贮静气,然后才能下笔有得。
1、他强调远望与近视的观察方法,对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的山水画创作中“气质俱盛”的审美标准作了新的发挥,他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要做到“气质俱盛”,则必须远望与近看结合。
2、郭熙提出了山水观察中的推移法,要求着眼于全局,深入观察,其中“山行步步移”,“山形面面看”等主张,成了中国山水画审美的经典理论。
3、郭熙认为画家对山的观察不仅要着眼于方位、角度、距离,还要分不同的季节,不同时令,使对山的感受置于时间的、空间的、立体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之下,从而更接近生活,更充分的表现生活。
第7题:
第8题:
A、郭思
B、郭熙
C、范宽
D、刘道醇
第9题:
宋代画家郭熙的“三远法”,是指导山水盆景创作的根本法则。
A对
B错
第10题:
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将山之景观归纳为“三远”,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