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参考答案:实验研究的程序与其他方法大致相同,可分为准备、实施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每阶段还包括若干步骤。(1)实验准备阶段。实验准备阶段实际上已经明确了实验的所有计划和设计,这个阶段的工作是实验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具体包括五个过程:①确定研究课题。通过查阅文献和初步探索,确定研究课题的价值及其可行性;②根据课题确立基本假设,并制定检验假设的实验设计。这需要选择和分析各有关变量,将变量分类并尝试建立因果模型;③根据研究变量引入具体的实验刺激;④完善对因变量的测量方法,使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⑤进行实验刺激和因变量的预实验。(2)实施阶段。实验的实施阶段是操作性质的,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计划进行各项实验活动。具体包括六个环节:①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②在随机原则下组合实验对象,并对他们进行实验必需的指导;③对因变量进行前测;④进行实验刺激;⑤进行实验后测;⑥向实验对象说明实验的真实目的和原因,询问他们的实际感受。(3)资料处理阶段。这是建立结论的阶段。主要任务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在不同组之间进行比较,通过统计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提出理论解释和推论。虽然上述实验程序并不一定在每一项实验中都必须完全具备,各步骤的前后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它基本上勾勒了大多数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2题:

简述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
(1)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在整个实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实验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这一阶段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选择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在概述假设的陈述句中,要清楚地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②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这种指导性理论,启发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对实验研究的方向、范围以及如何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资料作出明确的具体规定。为了使这一理论系统分析更切近客观实际,需要做先期的调查研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以及课题组成员充分的讨论。
③确定实验的自变量。选择被试和形成被试组,决定每组进行什么样的实验处理,并确定操作定义。
④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
⑤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实验的实施阶段。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实验处理),观测由此而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3)教育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实验中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是认识的相对性的具体表现。分析实验结果时要区分什么是实验应该消除的误差,什么是实验应有的结果。只有同时给出实验误差范围的估计,才能获得具有科学价值的结果。同时,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中取得的成果进行推广,扩大使用范围。

第3题:

简述教育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建立假设;
    (2)选取被试并配组;
    (3)实验前测;   
    (4)引进自变量进行实验处理;
    (5)实验后测:
    (6)比较前后测差异:
    (7)验证假设。

第4题:

简述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
(1)题目
题目必须准确、清楚地呈现出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实验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指明所研究的主要变量,使人对研究问题一目了然。
(2)前言
前言是研究报告的正文开头部分。
(3)方法
该部分要阐明实验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便于人们对整个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加以评价鉴定。
(4)结果
简明地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5)讨论
研究者根据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分析思考,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

第5题:

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中,提出研究假设的方法有( )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心理物理法
D.认知研究法

答案:A,B
解析:
实验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研究假设的两种方法:演绎推理法(一般到个别)和归纳推理法(个别到一般)。演绎推理是指先提出假设然后进行验证,而归纳推理是指从一般的事物中去寻找概括性的结论或者假设,所以A、B与假设有关。选项C心理物理法是指研究心理量和物理量的关系,选项C和D都属于实验研究程序的第三个环节实验设计与实施中的研究方法,故排除。

第6题:

简述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


参考答案:1.筹划阶段2.实施阶段3.总结阶段

第7题:

简述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答案:
解析:
实验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询。 (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3)实验设计与实施。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研究结果的讨论。 (6)研究报告的撰写。 【备注】答题时也要进行相应阐述。本题经常出现在考博试卷上,请立志考博的同学注意。

第8题: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正确答案: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①准备阶段②研究设计的发展阶段③搜集资料阶段④整理分析阶段

第9题:

简述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实验程序就是实验的进程,是指在实验各个阶段应做的事。怎样合理地安排实验程序是心理学实验的重要内容。心理学实验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不能把科学研究看成是科学家简单地在奉行某种常规活动。尽管如此,从大量的心理学文献中,我们仍然能够分析出心理学实验通常要遵循的基本程序。这基本程序是:
(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选择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和有经验的研究者一样,学生也可以从不同的来源得到启发,提出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四个方面:实际需要、理论需要、个人经验和前人研究。选择课题还可以通过查阅与评价研究文献,其中应特别注意和思考在已有研究文献中忽略研究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和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某些研究进行必要的重复。
(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进行一项心理实验研究,首先是从解答“为什么”这种问题开始的,为了解答这样的问题,就要通过实验寻求科学的答案。
(3)研究设计与实施。 ①研究设计:实验设计就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主要是用来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 ②选择被试:选择实验被试也是实验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者必须根据实验的目的、研究的问题来选定被试。 ③变量的控制:心理实验是要弄清楚操作变化的条件和某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在与所研究现象有关的种种条件中,有些是我们需要操作的,有些是与我们的实验目的没有关系的。这里所讲的变量控制,包括实验过程刺激变量、被试变量等自变量的控制以及因变量的观察、记录和测定等,还包括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数据整理与分析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研究的目的而定。恰当的实验设计与正确的统计分析是研究在方法学上的基本保障。心理学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大致分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等级资料、描述性资料四类。
(5)研究报告的撰写。 研究报告的撰写是心理学实验研究程序的最终步骤。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题目、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

第10题:

简述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区别。
相关研究是一种特殊的非实验设计,研究者未按照研究的需求操纵自变量或实验处理,也未进行无关变量的控制,而是靠自然的变化或者差异来获取变量,进行事后分析研究,以考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负相关或零相关。实验研究则是随机选择与安排被试,通过操纵实验因子,控制可能干扰实验效果的种种无关变量,从而考察随实验因子操纵而产生的实验效果的因果关系研究。
区别: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实验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相关研究则是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无法获得因果结论。
(2)从对变量的操纵角度来说,实验研究要操纵或控制变量,而相关研究则无需操纵变量。
(3)从研究中变量角色的角度来说,实验研究有自变量、因变量之分,而相关研究无上述之分。
(4)从研究结果的精确性角度来说,实验研究比相关研究更准确,因为实验研究要控制额外变量。
(5)从对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来说,两者所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