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进程的启动.终止的方式以及如何进行进程的查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进程的启动.终止的方式以及如何进行进程的查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 在Linux系统中,采用 (30) 命令查看进程输出的信息,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果系统启动时最先运行的进程是 (31) ,下列关于进程xinetd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32)


正确答案:B,C,A

第2题:

在Linux系统中,采用( )命令查看进程输出的信息,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果。系统启动时最先运行的进程是( ),下列关于进程xinetd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请作答此空)。

A.xinetd是网络服务的守护进程
B.xinetd是定时服务的守护进程
C.xinetd进程负责配置网络接口
D.xinetd进程进程负责启动网卡

答案:A
解析:
ps命令显示系统正在运行的进程,参数:e列出系统所有的进程,f列出详细清单。显示各列为:★ UID:运行进程的用户★ PID:进程的ID★ PPID:父进程的ID★ C:进程的CPU使用情况(进程使用占CPU时间的百分比)★ STIME:开始时间★ TTY:运行此进程的终端或控制台★ TIME:消耗CPU的时间总量★ CMD:产生进程的命令名称Linux操作系统内核被加载入内存后,开始掌握控制权。接着,它将完成对外围设备的检测,并加载相应的驱动程序,如软驱、硬盘、光驱等。然后,系统内核调度系统的第一个进程,init进程。作为系统的第一个进程,init的进程ID(PID)为1。它将完成系统的初始化工作,并维护系统的各种运行级别,包括系统的初始化、系统结束、单用户运行模式和多用户运行模式。在Linux系统中,大部分的服务进程(daemon)都会设置成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执行。服务进程是指在系统中持续执行的进程。但是,过多进程同时执行必然会占据更多的内存、CPU时间等资源,从而使系统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Linux系统提供了一个超级服务进程:inetd/xinetd。inetd/xinetd总管网络服务,使需要的程序在适当时候执行。当客户端没有请求时,服务进程不执行;只有当接收到客户端的某种服务器请求时,inetd/xinetd根据其提供的信息去启动相应的服务进程提供服务。inetd/xinetd负责监听传输层协议定义的网络端口。当数据包通过网络传送到服务器时,inetd/xinetd根据接收数据包的端口判断是哪个功能的数据包,然后调用相应的服务进程进行处理。  除Red Hat Linux 7使用xinetd来提供这个服务外,大部分版本的Linux系统都使用inetd。

第3题:

网管服务器上启动FTP时提示端口已被占用,可以在进程里查看是否已经启动,结束进程重新启动即可。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4题:

如何手工启动一个进程?如何中止一个后台进程?


正确答案: 手工启动进程又可以分为前台进程和后台进程。
1.前台启动:这是手工启动一个进程的最常用的方式。一般地,用户键入一个命令,例如“ls –l”,就已经启动了一个进程,而且是一个前台的进程。
2.后台启动:如果再命令后面加一个&符号,就从后台启动了一个进程。
对于一个后台进程而言,使用组合键Ctrl+c无效,必须使用kill命令。首先应该使用ps命令来查看该进程对应的pid,假如该进程的pid为345,然后使用kill命令来终止该进程。输入命令:kill 345。
有时候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个进程已经挂起或闲置,但是使用kill命令却杀不掉。这时候就必须发送信号9,强行关闭此进程:kill –s 9 345。但这种“强制”方法很可能会导致打开的文件出现错误或者数据丢失之类的错误,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强制结束的办法。如果连信号9都不响应,就只能重新启动计算机了。

第5题:

在UNIX下如何查看进程()

  • A、pu
  • B、who
  • C、ps
  • D、pk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为何要采取进程自我终止方式?如何实现exit?


本题答案:A.为了及时回收进程所占用的资源,并减少父进程的干预,UNIX系统利用exit来实现进程的自我终止;
B.实现exit,核心应该做的工作是:关闭软中断;
回收资源;写记帐信息;置进程为"僵死状态".

第7题:

Linux系统中,进程调度的方式和策略是什么?对用户进程和核心进程如何调度?
Linux系统的调度方式基本上采用“抢占式优先级”方式。
Linux系统针对不同类别的进程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调度策略,即适合于短实时进程的FIFO,适合于每次运行需要较长时间实时进程的时间片轮转法,适合于交互式的分时进程传统的UNIX调度策略。
Linux系统核心为每个进程计算出一个优先级,高优先级的进程优先得到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当前进程的优先级随时间递减,这样就实现了“负反馈”作用,即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原来级别较低的进程就相对“提升”了级别,从而有机会得到运行。
Linux系统的调度方式基本上采用“抢占式优先级”方式,当进程在用户模式下运行时,不管它是否自愿,核心在一定条件下(如该进程的时间片用完或等待I/O)可以暂时中止其运行,而调度其他进程运行。一旦进程切换到内核模式下运行时,就不受以上限制,而一直运行下去,仅在重新回到用户模式之前才会发生进程调度。

第8题:

T31服务器启动成功的标志是:()。

A.在控制台中,查看菜单下的操作记录中各进程显示为成功即表示启动成功

B.在控制台中,点击各进程的“启动”,即表示启动成功

C.在控制台中,“启动”进程后,看到“转轮”图标转动起来就表示网管启动成功了。

D.在控制台中,查看菜单下的操作记录中各进程显示为成功,而且UMS进程中出现“ALLCPPSERVERSTARTED!!!”,即表示网管正常启动。


参考答案:D

第9题:

我们在学习中经常会查看系统正在进行的进程,查看系统正在进行的进程的命令是()

  • A、ps
  • B、top
  • C、kill
  • D、sp

正确答案:A

第10题:

试简述内核启动init进程的过程。


正确答案: Init进程位于init/main.c,内核启动init进程的过程如下:
(1)打开标准输入,标准输出,标准错误设备。
(2)如果ramdisk_execute_command变量指定了要运行的程序,则启动它。
(3)如果execute_command变量指定了要运行的程序,启动它。
(4)依次尝试执行/sbin/init,/etc/init,/bin/init,/bin/sh。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