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跨文化谈判的内容和过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跨文化谈判的内容和过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内容:(1)建立合资公司;
(2)达成进出口协议;
(3)公司之间的跨国合并、收购和兼并;
(4)建立跨国战略联盟;
(5)转让特许经营权及经营许可权;
(6)引进技术、设备和专利转让;
(7)境外融资、代理公司境外上市;
(8)商业劳动争议与仲裁;
(9)劳工争议与调解。
过程:(1)规划;
(2)建立关系;
(3)交换与谈判相关的信息;
(4)说服;
(5)让步与达成协议。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怎样进行跨文化谈判?
(1)要有更充分的准备。
(2)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3)避免沟通中的障碍和误解。
(4)制定灵活的谈判战略和策略。

第2题:

简述谈判过程。


正确答案:谈判过程的简化模型,它表明谈判由五个阶段组成,即准备和计划;界定基本规则;阐述和辩论;讨价和辩论;讨价还价和解决问题;结束与实施。

第3题:

简述在具体谈判过程中选择谈判策略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
解析:
(1)坚持客观性标准。 1)注意协商方案、观点、意见,相关数据资料判断的公平性。
2)注重情理。谈判双方往往都认为自己的标准、要求是恰当和公平的,而认为对方的标准、要求不正确。这就要求谈判者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注意倾听对方的理由,并从中吸取合理的部分。
3)排除主观判断的恒定性。主观判断的恒定性是指在不改变本方观点的条件下,无条件地要求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这种做法必然导致双方竭力维护各自的观点,甚至将谈判引向破裂。即使达成协议,成本也非常巨大,从而影响双方的长期协作关系。
(2)坚持长期共同利益取向。一般地讲,谈判者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研究对方的利益:
1)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上探求构成对方观点的理由,即了解对方最迫切的需求,不要以自己为中心推断对方的意图。
2)研究对方利益的多重性。
3)要注意谈判对方的其他利益,工资、成本、赢利是谈判双方关注的焦点,但绝不是双方关注的全部内容。劳动条件与生产经营的其他方面都是谈判双方的基本要求,忽视这些要求常常使谈判以失败而告终。
(3)注意对事不对人。
1)人际关系的因素对谈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①一方面,在谈判顺利的情况下,双方能够建立起一种比以往更为相互理解、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工作关系;②另一方面,谈判的挫折又会导致感情上的不愉快、沮丧,以往存在的矛盾在重新提起时会加深谈判双方的误解和偏见,影响协商谈判的进程。
2)在对事不对人方面须注意:①协商谈判的让步、妥协与人际关系的改善无关,不宜在谈判中通过做出让步来换取双方关系的改善;②不要将人与事并行争论,避免将谈判内容与双方关系相混淆,造成混乱局面;③谈判正式开始之前或休会之时,创造条件,寻找更多的机会与对方交换意见,进行双向沟通,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4)协商谈判策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一致性。特别要注意:
1)要树立全局观念,考虑劳动权、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协同整体利益。
2)要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观念。
3)要正确处理激励与效率的相互关系。
4)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谈判人员应以企业长期效益最大化为谈判的最终目的。

第4题:

简述跨文化管理概念和兴起时间?


正确答案: 1、概念:跨文化管理又称交叉文化管理,即在全球化经营中,对东道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手段,强化跨文化沟通,克服跨文化冲突,并在融合双方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组织文化。
2、兴起时间:规范的跨文化管理研究及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知识体系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西方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5题:

跨文化谈判


正确答案: 不同文化思维形式、感情方式及行为方式,跨越国界的分属于不同国家的商务活动主体,为实现各自的目的而在相互之间进行的磋商过程。

第6题:

简述跨文化谈判与国内谈判的共性特征。


正确答案: 为特定目的与特定对手磋商;谈判的基本模式一致;国内、国际市场经营活动的协调。

第7题:

简述谈判者在谈判过程中制造僵局的目的。


正确答案: (1)改变已有的谈判形势。这往往是处于不利地位的谈判者利用僵局的动机。由于谈判中力量对比的差异,谈判实力较弱的一方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会处于不利地位,没有力量与对方抗衡,从而控制和影响谈判空间。为了提高自己的讨价还价地位,便采用制造僵局威胁对方,并来拖延谈判时间,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2)争取有利的谈判条件。这是那些处于平等地位的谈判者利用僵局的动机。有些谈判要求,仅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是无法达到的,为了取得更有利的谈判条件,谈判者便谋求以制造僵局的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使对方在僵局的压力下不断降低期望值,从而获取对己方更有利的谈判条件。

第8题:

简述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和内容。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1.课堂与课外结合。例如:学习了课堂文化知识之后可以去看电影,戏剧,参观,聚会等方式使课堂教学与课外结合;
2.知识与应用结合。例如:储备了知识之后使学习者在生活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大多体现在交际文化之中。
1.问候和打招呼。例如:中国人喜欢用“吃了吗?”来打招呼,“上班去?”明知故问的方式表示关心,还经常用问家庭,身体,工作,学习等代替问候,这些都没有邀请或者打听隐私的意思;
2.打听。例如:中国人除了打听行情,营业时间,路径等,还喜欢打听对方的工资,子女,婚姻等情况,这是中国人的一种热情和关切的表示而不是真的想打听别人的隐私,外国学习者如果没有这些意识会觉得尴尬和窘迫,特别不理解;
3.答谢。例如:除国际共有的“不客气”“不谢之外”,中国还有“小事一桩,不值一提”“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这是我应该做的,不必谢我”等方式,外国学习者可能会很纳闷,会认为这么重要的事怎么是小事呢?原来你不是真的想我,只有你的工作而已等,但这些只是中国人的谦逊而已。如果外国学习者没有这些意识就会百思不得其解;
4.请客送礼。例如:中国人请客明明是一桌好菜却说“菜不好,请多包涵”这也是重哦那个国人的一种自谦和一种过度热情的表现,如果外国学习者没有这些意识就会理解错意思;
5.借口暗示。例如:访客到时,主人觉得时间太晚了会说“天快黑了,在这吃完饭吧,我马上就去做饭”暗示谈话可以结束了,你可以回家了,如果真的留下吃饭反而会闹笑话;
6.拒绝中国人拒绝不喜欢直接说“不行”“你该走了”等绝对的词语,而说一些“我在考虑考虑”“天快黑了,不耽误你回家把”等中性的词;
7.批评。西方人喜欢直截了当的批评人,而中国人则比较含蓄。例如:利用“你可不可以……”“希望……”或者先赞扬和肯定别人的优点,然后用“但是……”转到缺点上去等方法拒绝。

第9题:

简述跨文化谈判的内容和过程。


正确答案: 内容:(1)建立合资公司;
(2)达成进出口协议;
(3)公司之间的跨国合并、收购和兼并;
(4)建立跨国战略联盟;
(5)转让特许经营权及经营许可权;
(6)引进技术、设备和专利转让;
(7)境外融资、代理公司境外上市;
(8)商业劳动争议与仲裁;
(9)劳工争议与调解。
过程:(1)规划;
(2)建立关系;
(3)交换与谈判相关的信息;
(4)说服;
(5)让步与达成协议。

第10题:

简述跨文化团队的类型和特征。


正确答案: (1)象征性文化团队。只有一名或两名成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其他成员全部来自相同文化背景;
(2)双文化团队。分别来自两种文化背景,且人数相当,合资企业的合资双方股权接近;
(3)多文化团队。团队成员来自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文化背,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