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和第二类准地转运动出现的条件是什么?各有何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第一类和第二类准地转运动出现的条件是什么?各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第一类准地转运动出现的条件是,这类运动的水平尺度小于地球半径,相当于天气尺度运动。其铅直速度量级远比由连续方程分析出来的要小;水平散度比涡度小一个量级以上,运动具有显著的涡旋性质;运动的水平尺度、铅直尺度和静力稳定度是相互依赖的,层结是高度稳定的。
第二类准地转运动出现的条件是或,其水平尺度与地球半径相当,这类准地转运动指的是中纬度行星尺度运动,其铅直速度的量级仅与水平速度尺度成正比,与水平尺度无关;水平散度与涡度的量级相同;涡度方程中散度与项基本相平衡,运动具有准定常性;静力稳定度与水平速度尺度无关。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已出现的交换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
电路交换基于同步时分复接,其要点是面向连接。
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一种交换方式。它利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交换。基于异步时分复接。
ATM即异步传送模式,ATM基于异步时分复接。其要点是面向连接且分组长度固定(信元)。

第2题:

地球大气运动是准地转运动。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金属机床上有哪些运动?各有何作用和特点?


参考答案:表面成行运动、辅助运动、金属切削加工。表面成行运动作用决定了加工表面的形状、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刀具的结构。它可分为机床的主运动和机床的进给运动主运动的特点是速度较高及消耗的动力较多。进给运动的特点是速度较低及消耗的动力较少。辅助运动的作用是实现机床的各种辅助动作。金属切削加工是用切削工具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相应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第4题:

什么是第一类传热及第二类传热恶化?两类传热恶化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类传热恶化,在热负荷q较高、含汽率x较小或过冷沸腾的核态沸腾区,由核态沸腾的工况因水不能进入壁面而转变为膜态沸腾的传热恶化,此时,管壁得不到液体的冷却,放热系数显著下降,壁温突然飞升很高,通常用临界热负荷作为第一类传热恶化发生时的特征参数。
第二类传热恶化,在热负荷q较低、含汽率x较高的液滴环状流阶段的后期,由于管子四周贴壁处的液膜已经很薄,液膜因蒸发或中心气流的卷吸撕破,使液膜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该处的壁面就直接与蒸汽接触而得不到液体得冷却,也使放热系数明显下降,壁温随之升高,但壁温的增值比第一类恶化要小,其升温速度也较慢,通常用发生传热恶化时的含汽率作为第二类传热恶化的特征参数。

第5题:

第二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一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第一运动区和第一感觉区各有何功能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运动区:中央前回及旁中央小叶前部(4区);
1)交叉支配:即躯干、四肢一侧的肌肉受对侧运动区管理,头面部肌肉多为双侧运动区管理(但眼裂以下表情肌及舌肌受对侧运动区管理);
2)功能定位精细:即躯干、四肢呈倒立性分布,头面部本身为正立位分布;
3)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和复杂程度有关;
4)刺激运动区的某一点所引起的运动比较单纯;
第二运动区: 居中央前回与脑岛之间(即第二感觉区的位置;用较强的电刺激也可引起双侧向运动)。

第7题:

准地转运动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准地转运动分类的依据是运动的水平尺度和地球半径相比较的关系。若地转运动的水平尺度小于地球半径,则为第一类准地转运动;若准地转运动的水平尺度与地球半径相当,则为第二类准地转运动。

第8题:

轴承的作用是什么?分几类?各有何特点?
轴承在机器中是支承轴及轴上回转零件的部件,根据支承表面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的主要特点是工作可靠,平稳,无噪音,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同时由于液体润滑,可以减少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
滚动轴承具有轴向尺寸小,维护简单,同类型可以完全互换等优点,但也有径向尺寸较轴向尺寸大,承受冲击振动能力较差等缺点。

第9题:

γ照相机的准直器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1.针孔型:为一种圆锥型单孔准直器。其特点是成像大小与受检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近成像大。孔径小,分辨率好,其分辨率一般优于多道平行孔准直器。主要用于检查甲状腺。
2.高能多道平行孔型:一般有1000~4000孔,为提高分辨率其准直道较长(80毫米),适用于能量〉150KeVrγ射线。
3.低能多道平行孔型:一般有4000~42000孔,为提高灵敏度其准直道较短(20毫米),适用于能量〈150KeV的γ射线。
4.发散型:其准直道呈辐射状排列,一般为1200孔,有负焦点。适用于能量〈410KeV的γ射线。特点是可扩大视野10-20%左右,多用于肺显像。
5.聚集型:,聚集型准直器有正焦点,可提高探测小器官(甲状腺)或局部病变的灵敏度及分辨率。

第10题:

常用的推杆运动规律各有何特点?各适用于何种场合?什么是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 


正确答案:所谓推杆的运动规律是指推杆在运动时,其位移s、速度v和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又因凸轮一般为等速运动,即其转角δ与时间t成正比,所以推杆的运动规律更常表示为推杆的运动参数随凸轮转角δ变化的规律。
推杆常用运动规律主要有如下三类:
1)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推杆等速运动,故这种运动规律又称为等速运动规律。适用于低速。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适用于低速。
3)简谐运动规律。适用于低速。 
选择推杆运动规律,首先须满足机器的工作要求,其次还应凸轮机构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此外,还应使所设计的凸轮便于加工,等等。
刚性冲击:由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突变为无穷大,致使机械产生的强烈冲击。
柔性冲击:从动件在某瞬时加速度发生有限大值的突变时所引起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