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和女友乙在网吧上网时,捡到一张背后写有密码的银行卡。甲持卡去ATM机取款,前两次取出5000元。在准备再次取款时,乙走

题目
多选题
甲和女友乙在网吧上网时,捡到一张背后写有密码的银行卡。甲持卡去ATM机取款,前两次取出5000元。在准备再次取款时,乙走过来说:“注意,别出事”,甲答:“马上就好。”甲又分两次取出6000元,并将该6000元递给乙。乙接过钱后站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小心点。”甲接着又取出7000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真题]
A

甲拾得他人银行卡并在ATM机上使用,根据司法解释,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B

对甲前两次取出5000元的行为,乙不负刑事责任

C

乙接过甲取出的6000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

乙虽未持银行卡取款,也构成犯罪,犯罪数额是1.3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客户ATM无卡取款时,无需携带卡介质,仅须输入()和( )。其中预留密码为客户发起ATM无卡取款交易时自行设置的6位数字密码,取款编号为客户发起ATM无卡取款交易成功后,系统返回的9位数字编号。

A.取款编号和ATM密码

B.预留密码和ATM密码

C.取款编号和预留密码

D.ATM取款密码


正确答案:C

第2题:

甲让好友乙帮其打扫室内卫生。乙在打扫卧室时,从地上拾到一张工商银行的牡丹灵通卡。乙未将此卡交给甲某,并于4日后到某工商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分3次取出2000余元(乙以前陪同甲取款时知道了密码)。甲曾问过乙是否见过此卡,乙称未见过。后甲报案查获乙。乙的行为构成:( ) A.信用卡诈骗罪 B.侵占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


正确答案:D
甲虽然搬家,但因为未退房而继续控制着该房屋,既然如此,该房屋内的一切财物(包括牡丹灵通卡)仍然由甲占有,故乙的行为成立盗窃罪。此外,本来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而行为人误以为是他人的遗忘物而非法占为已有的,或者本来是遗忘物,而行为人以为是他人占有的财物而非法占为已有的,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仅有成立侵占罪的可能性。

第3题:

在ATM取款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键盘

B、不与他人闲聊

C、银行卡被吞要去柜台找工作人员

D、取钱出现问题时要打ATM机旁的服务电话


参考答案:D

第4题:

甲、乙合谋窃取丙的银行卡并平分取出的现金,乙将偷窥到的银行卡密码告诉甲,两人再乘丙醉酒之机将其银行卡窃走。甲持卡到ATM机取钱,乙为其望风,甲发现卡内有7万元,便取出2万元,对乙称卡内只有1万元,分给乙5000元,乙信以为真。一周后,甲独自通过ATM机将卡内剩余5万元取走。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8年仿真模拟题)

A.甲对乙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3万元
B.乙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2万元
C.甲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7万元
D.乙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1万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中的结果归责问题。 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甲、乙共同盗窃了丙的信用卡后,共同使用该卡从机器上取款,而且两人的行为与丙卡内7万元的财产损失结果均有因果性,根据“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93责原则,两人均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都是7万元。只是在两人分赃时,甲骗乙卡内只有1万元,分给乙5000元,甲这一行为对乙不构成诈骗罪。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第5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不当得利之债的有( )。

A.甲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机器因故障多吐出500元
B.甲所订报纸被送报员放入邻居乙的报箱,乙取而弃之
C.甲订购乙公司商品并已付款,在乙公司送货上门时甲妻不知情再次付款
D.甲被乙撞伤,乙支付甲医疗费,同时甲获得了保险公司给付的意外伤害保险金

答案:A,B,C
解析: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财产受损的事实。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包括:(1)一方获得利益:(2)他方受有损失;(3) -方获益和他方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4)获益没有合法根据。选项D中甲被乙撞伤乙支付医疗费是基于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而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则是基于其与甲之间的保险合同,其获益均有合法根据,不是不当得利。

第6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某自动取款机处偷看他人的银行借记卡号和密码,然后伪造一张借记卡并用该卡在取款机上提取了他人卡内现金2万元,其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和盗窃罪,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B.甲在乙家做保姆,某日在给乙家打扫卫生时在地上捡到一张牡丹银行卡,并从自助取款机取5000元。乙问甲是否见过一张牡丹卡,甲谎称从未见过,甲构成盗窃罪

C.甲见乙在自助取款机操作半天还未能取出款,假装热心帮乙操作并乘机记住密码。然后对乙说“取不出”,将乙的卡继续留在机器插口里却将自己随身带的一张作废卡递给乙,乙接卡走了,甲接着操作取走乙卡中的2万元,甲构成盗窃罪

D.乙摔倒包中之物散落一地,其中一张信用卡甩出约3米远,路人甲乘乙不备捡起离开,见卡背面记有密码,就到商场购物花去1万元,甲构成盗窃罪


正确答案:ABCD
考点:盗窃罪、信用卡诈骗罪
讲解:关于A项。甲的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与盗窃罪的牵连犯(手段与目的的牵连),应择一重处罚。故A项正确,当选。
关于BCD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定盗窃罪。故BCD当选。

第7题:

求助一道法律案例

某晚,甲于路边拦住乙,以暴力方式抢得乙的钱包,但钱包中仅有少量现金及一张银行卡,乙逼迫甲讲出银行卡密码,然后放了乙。当晚甲持卡去自动取款机取款,但发现乙所讲的密码是假的,无法取钱。

甲郁闷之余将此事讲给了兄弟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丙向甲打听乙的体貌特征,又跟甲讲反正银行卡取不了钱,不如送给自己,甲遂将卡送予丙。

次日,丙在事发路边守候。乙再次从该路段经过,并被丙拦截。丙以暴力逼迫乙讲出密码,乙不堪毒打,告知密码。丙持卡取钱,该卡尚未挂失,丙从卡上取得一万多元钱。

问丙的行为触犯了哪些罪名,为什么?


我认为是抢劫,暴力劫取财物,只是行为方式特殊 当然,强的是密码,但是这个已经体现了他的“求财”的主观意图,犯罪结果也有财产损失我仍然认为是抢劫,只不过是行为方式比较特殊罢了信用卡诈骗,一般是说用伪造、作废的卡,或者恶意透支的;当然也有冒充持卡人这种行为方式,但是一般适用在比如说捡到卡之类的主观恶性比较小的情况,与案例不太相符合案例中,主观意图是通过伤害来劫财,所以我认为定抢劫应该没有问题


希望能帮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第8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案自动取款机处偷看他人的银行偕记卡号和密码,然后伪造一张借记卡并用该卡在取款机上提取了他人卡内现金2万元,其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和盗窃罪,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B.甲在乙家做保姆,某日在给乙家打扫卫生时在地上捡到一张牡丹银行卡,并从自助取款机取5000元。乙问甲是否见过一张牡丹卡,甲谎称从未见过,甲构成盗窃罪

C.甲见乙在自助取款机操作半天还未能取出款,假装热心帮乙操作并乘机记住密码。然后对乙说“取不出”,将乙的卡继续留在机器插口里却将自己随身带的一张作废卡递给乙,乙接卡走了,甲接着操作取走乙卡中的2万元,甲构成盗窃罪

D.乙摔倒包中之物散落一地,其中一张信用卡甩出约3米远,路人甲乘乙不备捡起离开,见卡背面记有密码,就到商场购物花去1万元,甲构成盗窃罪


正确答案:ABCD
62.答案:A、B、C、D 考点:盗窃罪、信用卡诈骗罪讲解:关于A项。甲的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与盗窃罪的牵连犯(手段与目的的牵连),应择一重处罚。故A项正确;当选。关于BCD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定盗窃罪。故BCD当选。

第9题:

甲、乙、丙三人共谋犯罪。一天,三人拦截了一辆出租车,并对出租车司机丁使用暴力强行抢走其随身携带的少量现金和一张银行借记卡。甲、乙、丙逼迫丁说出密码之后带丁去附近的自动取款机上取钱。取钱时发现密码不对又对丁进行殴打,之后丁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伤害说出了正确的密码,甲、乙、丙三人取出现金5000元。
本案中应该如何对甲、乙、丙三人的行为定性?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抢劫罪既遂的认定。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致使他人不能反抗,从而 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 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之一的,均属于抢劫既遂。
本案中,甲、乙、丙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手段迫使丁无法反抗,强行抢走 丁的现金和银行借记卡,在三人取得现金和银行借记卡时,他们的行为就巳经构成了 抢劫罪既遂。对于抢劫罪的认定,是没有数额的限制的。
本案中,甲、乙、丙三人实施了冒用丁的银行借记卡并从卡内取出5000元现金的行为,由于银行借记卡属于信用卡,所以,甲、乙、丙三人的行为构成了信用卡诈骗罪,但是,由于冒用信用卡的行为是甲、乙、丙三人在抢劫了丁的信用卡之后进行的,实质上是抢劫信用卡后的使用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因此,不再单独定信用卡诈骗罪。

第10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曱在某自动取款机处偷看他人的银行借记卡号和密码,然后伪造一张借记卡并用该卡在取款机上提取了他人卡内现金2万元,其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和盗窃罪, 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罚
B.甲在乙家做保姆,某日在给乙家打扫卫生时在地上捡到一张牡丹银行卡,并从自助取款机取5000元。乙问曱是否见过一张牡丹卡,甲谎称从未见过,曱构成盗窃罪
C.甲见乙在自助取款机操作半天还未能取出款,假装热心帮乙操作并乘机记住密码。然后对乙说“取不出”,将乙的卡继续留在机器插口里却将自己随身带的一张作废卡递给乙,乙接卡走了,甲接着操作取走乙卡中的2万元,甲构成盗窃罪
D.乙摔倒,包中之物散落一地,其中一张信用卡甩出约3米远,路人甲趁乙不备捡起离开,见卡背面记有密码,就到商场购物花去1万元,曱构成盗窃罪


答案:A,B,C,D
解析:
A、B、C、D
考点:盗窃罪、信用卡诈鷗罪
讲解:关于A项。甲的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与盗窃罪的牵连犯(手段与目的的牵连),应择一重处罚。故A项正确,当选。
关于BCD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定盗窃罪。故BCD当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