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可采取的刑事处罚措施是()。

题目
单选题
对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可采取的刑事处罚措施是()。
A

处以10年有期徒刑

B

单处1万元罚金

C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以无期徒刑,并处20万元罚金

D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刑事责任:()

A.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B.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

C.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D.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既扰乱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又给储户公众存款带来较大风险,造成人民群众财产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3题:

对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判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以下哪项不是相应处罚措施?()

A.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B.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C.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D.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答案:C

第4题: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哪些情形,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Ⅰ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Ⅱ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
Ⅲ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
Ⅳ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

A.Ⅰ、Ⅱ
B.Ⅱ、Ⅲ、Ⅳ
C.Ⅰ、Ⅲ、Ⅳ
D.Ⅲ、Ⅳ

答案:B
解析: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5题: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 )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 )人以上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20;100
B.30;150
C.40;200
D.50;250

答案:B
解析: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以下下列形式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6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金融机构为了逃避金融秩序的监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7题:

《刑法》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试分析: (1)“非法吸收”的含义。 (2)“变相吸收”的含义。 (3)如何区分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答案:
解析:
(1)“非法吸收”包括两种情形:其一,行为人不具有吸收存款的主体资格,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其二,行为人本身具有吸收存款的主体资格,但其所采用的吸收存款的方法是违法的。 (2)“变相吸收”是指行为人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而通过其他形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 (3)二者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集资诈骗罪具有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资金的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承诺还本付息。

第8题:

《刑法》中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上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属于

A.假定条件       B.行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三者皆不是

 


根据假定条件  行为模式   法律后果 的区分,本题选择A.

第9题:

(2017年)下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中,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

A.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B.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C.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20人以上的
D.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00人以上的

答案:B
解析: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A项错误),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B项正确)。(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C项错误),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D项错误)。(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故正确答案为B项。

第10题: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是( )。

A.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B.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00人以上的
C.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D.造成社会影响的

答案:C
解析: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②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③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