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态及影响汞迁移转化的因素。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态及影响汞迁移转化的因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成有离子吸附和共价吸附的汞、可溶性汞(HgCl2)、难溶性汞(HgHPO4、HgCO3及HgS)。影响汞迁移转化的因素主要有:
⑴吸附剂的种类:土壤中的腐殖质胶体和无机胶体对汞有很强的吸附力。pH等于7时,无机胶体对汞的吸附量最大;有机胶体在pH值较较低时,能达到最大的吸附量。非离子态汞也可被胶体吸附;当溶液中有氯离子存在时,可显著减弱对二价汞离子的吸附;
⑵氧化还原状况
⑶植物对汞的吸收和累积:土壤中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离子交换与植物的根蛋白进行结合,发生凝固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镉的特性、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影响因素及镉污染土壤的治理。


正确答案: 镉(Cd)主要来源于Cd矿、Cd冶炼厂;地壳中Cd含量一般为0.18 mg/kg; 土壤背景值大致在0.01-0.7 mg/kg;我国未污染土壤Cd含量一般低于1 mg/kg;Cd有水溶态(离子态和络合态)和难溶态(CrS),前者可被植物吸收,后者植物难以吸收。
C.d在土壤中主要参与溶解-沉淀和吸附-解吸两个过程,土壤的一些理化性质会影响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具体表现为:
(1)酸碱度:土壤偏酸,Cd2+浓度高,易于迁移,对植物及人体产生毒害;土壤偏碱, Cd2+易沉淀,作物难以吸收。
(2)氧化还原电位:好气条件(旱田),Cd易变为溶解态,植物吸收多;嫌气条件(水田),Cd与S形成沉淀,作物难以吸收。
(3)土壤质地和胶体:土壤有机胶体,特别是腐殖质对Cd的吸附能力强,其不易被作物吸收;粘质土壤对Cd的吸附络合能力也强,Cd不易移动,毒性降低。
(4)土壤碳酸盐含量:不含或少含CaCO3的土壤,随CaCO3含量增加,交换态Cd量亦增加,但当CaCO3含量超过4.3%时,对Cd转化影响减弱。对镉污染土壤的治理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制定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立法管理
(2)严格控制污灌水和农用污泥等肥料中Cd的含量,凡超过标准的禁止排入农田
(3)净化被镉污染的土壤常用方法之一是“客土法”,即用其他地方的净土改善污染区的土质。但这一方法有很大局限性,难以大范围推广。而利用叶芽南芥对受到轻度污染的农田和水池等进行净化,所需成本是旧办法的一半。
(4)污染较轻的地块,可采用施用石灰肥料以及磷酸肥料,使土壤中Cd转化为难溶态。

第2题:

简述污泥或土壤中汞的前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我现在使用的方法:土样风干,磨粉,使用100ml具塞比色管称取0.2-0.5克,加入1:1王水5ml过夜,第二天开盖沸水浴两小时,其间晃动两次,注意不要蒸干。而后使用0.02%重铬酸钾(3%盐酸溶液)定容至25ml,加盖摇匀后测定上层清液。注意样品要尽早测定,时间不能耽搁。我一般回收率是80-102%之间。

第3题:

影响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重要因素是()

  • A、PH值
  • B、EH
  • C、BOD
  • D、COD

正确答案:A

第4题:

试述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一.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
(1)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对进入土壤的重金属脱具有明显的固定作用。
(2)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与金属离子的性质及胶体的种类有关。
二.土壤的pH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1)土壤的酸碱条件与重金属的溶解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决定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影响其迁移能力。
(2)一般情况下随土壤pH值的升高土壤中溶解性重金属的含量减少,反之pH值下降时土壤中重金属就溶解出来,这就是酸性土壤作物受害的原因。
(3)土壤pH越低,H+越多,被土壤胶体吸附的重金属离子被解吸的就越多。
三.土壤中重金属的配合作用
(1)土壤中重金属可与各种无机配体或有机配体发生配位作用。
(2)重金属的这种羟基配位和氯配位的作用,可提高难溶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同时减弱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影响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3)腐殖酸中富里酸-重金属配合物易溶于水,能够有效地阻止了重金属难溶盐的沉淀。
四.土壤氧化还原条件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1)重金属元素按其性质可大致分为氧化难溶性(氧化固定)元素和还原难溶性(还原固定)元素。铁锰等属于氧化难溶性元素;镉、铜、锌、铬属还原难溶性元素。
(2)在高氧化环境中,Eh较高,如V、Cr等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重金属常呈氧化态,形成可溶性钒酸盐、铬酸盐等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而铁、锰相反,形成高价难溶性沉淀,迁移能力很低。

第5题:

简述汞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中辅酶的作用。


正确答案: 微生物参与汞形态转化的主要途径是汞的甲基化作用。
辅酶为甲基钴氨素,此辅酶把负甲基离子传递给汞离子形成甲基汞,本身变为水合钴氨素,后者由于其中的钴被辅酶FADH2还原,并失去水而转变为五个氮配位的一价钴氨素,最后,辅酶甲基四叶氢酸将正甲基离子转于五配位钴氨素,并从其一价钴上取得二个电子,以负甲基离子与之络合,完成甲基钴氨素的再生,使汞的甲基化能够顺利进行。

第6题:

以下是影响土壤中化学物质迁移转化的因素,除了()

  • A、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
  • B、土壤颗粒的大小
  • C、土壤的pH值’
  • D、土壤的氧化还原状态
  • E、土壤中无机物的含量

正确答案:E

第7题:

在汞的多种形态中,毒性最大的是()。

  • A、有机汞
  • B、二甲汞
  • C、金属汞
  • D、一价汞

正确答案:A

第8题:

简述水田土壤氮素形态转化的特点及调节措施。


正确答案:水田土壤可分为氧化层和还原层,在氧化层铵态氮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而硝态氮在还原层会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N2O、N2等气体。
调节措施:将氮肥深施,采取合理的水分管理。

第9题:

试述无机汞在土壤中甲基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1)无机汞的形态;
(2)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3)温度和营养物;
(4)沉积层中富汞层的位置;
(5)pH 值对甲基化的影响。

第10题:

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截获,质流,扩散。氮主要以质流为主,磷和钾以扩散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浓度高时根系接触到的养分数量多,截获多;浓度梯度大,扩散到根表的养分多;水分多是水流数度快,浓度高单位容积中养分数量多,质流携带的养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