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小学德育应遵循的德育原则。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我国小学德育应遵循的德育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中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①导向性原则:
②疏导原则: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④德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⑤因材施教原则

第2题:

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是( )。

A.小学德育目标

B.小学德育的内容

C.小学德育的原则

D.小学德育的方法


正确答案:A
小学德育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

第3题:

我国普通学校应遵循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

 


我国普通学校在德育工作中主要遵循八条德育原则,它们分别是:
  (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4题:

简述我国小学德育应遵循的德育原则。


正确答案: (1)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5题:

简述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


答案:
解析: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第6题: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我闭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小学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
(2)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调节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凶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第7题:

简述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知行统一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8)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8题:

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正确答案: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9题:

我国中小学德育应贯彻哪些主要原则?


答案:
解析:
(1)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或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1分)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或因材施教原则,或有的放矢原则)(1分)
(3)知行统一的原则;(或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分)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或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1分)
(5)正面教育启发诱导的原则;(或疏导原则)(1分)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或长善救失原则)(1分)
(7)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分)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分)

第10题:

简述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总目标。


正确答案: 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总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