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公司)为上市公司,2019年与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19年1

题目
问答题
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公司)为上市公司,2019年与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19年1月1日,长江公司向A公司定向发行5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市价为4元)作为对价,取得A公司拥有的甲公司20%的股权,能够对甲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为进行本次投资,长江公司发生相关税费100万元,为定向发行股票,长江公司支付了证券商佣金、手续费200万元。2019年1月1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等)。长江公司在投资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2300万元。  (2)2019年,甲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实现净利润2400万元;长江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上确认了投资收益100万元。  (3)长江公司为了开展产品多元化,与M公司共同出资设立N公司,双方约定,N公司的生产经营、财务政策必须由投资双方共同决定。长江公司与M公司各持有N公司50%的股权。长江公司于2019年12月31日,以银行存款980万元和固定资产(厂房)投资,该固定资产原价为3000万元,累计折旧为1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20万元,相关产权转移手续于2019年12月31日办理完毕。  长江公司2019年于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长期股权投资4000万元,确认资产处置损益(固定资产处置利得)1000万元。  (4)2019年10月9日,长江公司与大海公司签订《股权及应收债权转让协议》。根据该协议规定,长江公司将持有B公司的股权及应收债权分别以8000万元和3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大海公司。长江公司所转让股权的账面价值为10000万元,占B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60%;所转让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长江公司和大海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按有关法规要求,该股权转让价格须报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2019年10月,长江公司和大海公司的临时股东大会均表决通过了该股权及债权转让协议,且长江公司将股权转让价格按程序上报给了国家有关部门。至2019年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长江公司该股权转让价格尚未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审定,应收债权转让手续也未办理完毕,但已从大海公司收到相当于该股权及应收债权转让对价总额80%的价款。长江公司于2019年12月31日转销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和应收债权,分别确认了股权转让损失2000万元和应收债权转让损失200万元。  要求:  (1)根据资料(1),分析、判断长江公司确定的对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2)根据资料(1)和(2),分析、判断长江公司对甲公司应采用何种后续计量方法,并指出长江公司对甲公司确认投资收益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3)根据资料(3),分析、判断长江公司对持有的N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根据资料(4),分析、判断长江公司在2019年确认与大海公司之间股权及应收债权转让交易形成的转让损失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一家上市公司,2014年至2015年对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于2014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20%的股份,购买价款为1 300万元,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200万元,并自取得投资之日起派一名董事参与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取得投资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包含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增值1 000万元,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2)乙公司于2014年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200万元。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及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假定甲、乙公司间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

(3)2015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现金1 000万元为对价购入乙公司10%的股权,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180万元,至此甲公司共计持有乙公司30%的股权,仍然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取得投资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

要求:(1)根据资料(1),编制2014年1月1日取得乙公司20%股权的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1)(2),计算2014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编制2014年权益法后续计量的相关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3),计算2015年1月1日再次对乙公司投资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取得乙公司20%的股权的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500贷:银行存款1500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1500万元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600万元(8000×20%),该差额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00贷:营业外收入100(2)2014年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2000-1000/10=19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600+1900×20%+200×20%=2020(万元)权益法后续计量的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900×20%)380——其他综合收益40贷:投资收益380其他综合收益40(3)再次购买乙公司10%的股权,支付对价公允价值1180万元,大于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000万元(10000×10%),产生正商誉180万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由于第一次投资确认了负商誉(营业外收入)100万元,两次综合考虑形成正商誉,因此也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原面价值。原股权的账面价值=1500+100+380+40=2020(万元)。所以增资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180+2020=3200(万元)。相关分录为:借:长期骰权投资——投资成本11800.贷:银行存款1180

第2题:

长江股份公司拟收购某上市公司的部分股份,根据有关规定,如无相反证据,下列选项中属于长江股份公司收购中一致行动人的是( )。

A.与长江公司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甲公司

B.与长江公司签订了中外合营意向书的日资企业

C.为长江公司提供贷款的乙银行

D.为长江公司收购方案出具修改意见的丙会计师事务所


正确答案:A

第3题:

长江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为进行企业的转型发生了如下交易:

2011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235万元和一台专门生产A产品的B机器设备与乙公司持有的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交换。B设备的原价为50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0万元,无减值准备,当日的公允价值为4500万元。乙公司持有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5000万元(其中成本3000万元,损益调整150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500万元),无减值准备,能够对丙公司产生重大影响,拥有丙公司持股比例的40%,当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同),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乙公司持有的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当日的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

2011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60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

(1)长江公司和乙公司、丙公司在此之前均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3)长江公司换入丙公司的股权后,能够对丙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并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4)不考虑内部交易等因素的影响;

(5)长江公司和乙公司对换入的资产均不改变持有意图。

要求:(1)判断2011年1月1日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说明理由;分别做出长江公司和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2)做出长江公司在2011年12月31日的会计处理。(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判断201111日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说明理由;分别做出长江公司和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235/235+4500×117)×100%=427%,小于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长江公司:

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35+4500×(1+17%=5500(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3000

累计折旧2000

贷:固定资产5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5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3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1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65

银行存款235

应享有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0000×40%=4000(万元),小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因此不需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乙公司:

换入机器设备的入账价值=5500-235-4500×17%=4500(万元)

借:银行存款235

固定资产4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65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000

——损益调整1500

——其他权益变动500

投资收益5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0

贷:投资收益500

2)做出长江公司在20111231日的会计处理

2011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长江公司应享有的份额=2000×40%=8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800

贷:投资收益800

丙公司分配的500万元的现金股利,长期公司应享有的金额=500×40%=200(万元)

借:应收股利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00

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0万元,长江公司按照其持股比例,应享有的份额=600×40%=24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24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40

第4题:

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公司”)为上市公司,2×17年与股权投资有关资料如下:
(1)2×17年1月1日,长江公司向A公司定向发行2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10元)作为对价,取得A公司拥有的甲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取得对甲公司的控制权。在本次并购前,A公司与长江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两个公司。
为进行本次并购,长江公司发生评估费、审计费以及律师费100万元,为定向发行股票,长江公司支付了券商佣金、手续费200万元。
2×17年1月1日,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甲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24000万元,经评估后甲公司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为25000万元。合并日,甲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系一批存货产生,至本期末甲公司未出售该批存货。
长江公司在合并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20000万元。
(2)2×17年度甲公司发生亏损3000万元,长江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投资损失2400万元。
(3)长江公司于2×17年7月1日以2540万元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系上市公司)100万股股票,支付价款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40万元,另外支付相关税金和手续费2万元。购入股票后,长江公司拥有乙公司1%有表决权股份,对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不具有重大影响。长江公司拟短期持有以获利,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确定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502万元。
要求:
(1)根据资料(1),分析、判断长江公司并购甲公司属于何种合并类型,并说明理由。
(2)根据资料(1),分析、判断长江公司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3)根据资料(1)、(2),分析、判断长江公司对甲公司的股权投资应采用何种后续计量方法,并指出长江公司对甲公司确认投资损失的处理是否正确。
(4)根据资料(3),分析、判断长江公司对持有的乙公司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长江公司并购甲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理由:在本次并购前,A公司与长江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两个公司。
(2)长江公司确认的对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不正确。
理由:因本次并购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享有的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正确的处理,应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24000×80%+0=19200(万元);长江公司发生的评估费、审计费以及律师费100万元,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为定向发行股票,长江公司支付券商佣金、手续费200万元应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因甲公司为长江公司的子公司,长江公司对甲公司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长江公司确认投资损失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成本法下投资方不需要根据被投资方实现的净损益确认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
(4)长江公司对持有的乙公司股权投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长江公司对乙公司投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拟短期持有,应将该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500万元(2540-40)。

第5题:

长江公司和大海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长江公司2008年和2009年有关资料如下:

(1)长江公司2008年1月2日以一组资产交换甲公司持有大海公司25%的股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能够对大海公司施加重大影响。该组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库存商品、一台设备、一项无形资产和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该组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有关资料如下:

项 目 公允价值(万元) 账面价值(万元) 银行存款 200 200 库存商品 2000 1500 固定资产 3000 2000(原价2500,累计折旧500) 无形资产 1100 800(原价l000,累计摊销2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700 600(取得时成本400,公允价值变动200) 合计 7000 5100(2)2008年1月2日,大海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0万元,假定大海公司除一项固定资产外,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

(3)2008年度大海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2008年9月5日,大海公司向长江公司销售一件商品,售价为500万元,成本为320万元,长江公司购人后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投入行政管理部门使用。该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J日,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

(4)2008年大海公司因自用房地产改为投资性房地产使资本公积增加400万元。

(5)2008年分派现金股利500万元。

(6)2009年度大海公司实现净利润2800万元。

(7)2009年大海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1000万元。

假定:

(1)权益法核算时应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2)长江公司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与计税价格相等。

(3)长江公司和甲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要求:

(1)编制长江公司2008年1月1日取得大海公司25%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2)编制长江公司2008年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

(3)编制长江公司2009年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

(4)计算长江公司2009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答案】 一
(1)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
累计折旧 500
  贷:固定资产   2500
借:长期股权投资-大海公司(成本) 7340
累计摊销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固定资产清理 2000
无形资产 l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主营业务收入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营业外收入 1300(1000+300)
投资收益 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0
  贷:库存商品 15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贷:投资收益 200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7340万元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7500万元(30000×25%),其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大海公司(成本) 160
  贷:营业外收入 160
(2)
2008年12月31日,内部购销形成的固定资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净利润=[(500-320)-(500—320)÷5×3/12]×(1-25%)=128.25(万元)。2008年因大海公司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影响的净利润=(600-400)÷5×(1—25%)=30(万元)。长江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2000-128.25-30)×25%=460.44(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大海公司(损益调整)460.44
  贷:投资收益460.44
借:应收股利 125(500×25%)
  贷:长期股权投资-大海公司(损益调整) 125
借:银行存款 125
  贷:应收股利 125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大海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75[400×(1-25%)×25%]
  贷: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 75
(3)
2009年12月31日,内部购销形成的固定资产已实现净利润=(500-320)÷5×(1-25%)=27(万元)
2009年因大海公司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影响的净利润=(600-400)÷5×(1-25%)=30(万元)
长江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2800+27—30)×25%=699.2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大海公司(损益调整) 699.25
  贷:投资收益 699.25
借:应收股利 250(1000×25%)
  贷:长期股权投资一大海公司(损益调整) 250
借:银行存款 250
  贷:应收股利 250
(4)
2009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7340+160+460.44—125+75+699.25—250=8359.69(万元)。

第6题:

大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海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照净利润的5%。提任意盈余公积。大海公司2007年至2009年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1)2007年度

①2007年1月1日,大海公司以3 800万元的价格协议购买长江公司法人股1 500万股,股权转让过户手续于当日完成。购买长江公司股份后,大海公司持有长江公司10%的股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假定不考虑购买发生的相关税费。

2007年1月1日长江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39 000万元。

②2007年3月10日,大海公司收到长江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150万元、股票股利300万股。

长江公司2006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每10股发放2股股票股利。

③2007年6月30日,大海公司以1 037.17万元的价格购买长江公司发行的面值总额为1 000万元的公司债券(不考虑购买发生的相关税费),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别计提利息,债券的半年实际利率为3%。

该债券系长江公司2007年6月30日发行、期限为2年的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为15 000万元,票面半年利率为4%,每年1月1日和7月1日付息两次。

④2007年度长江公司实现净利润4 800万元。

(2)2008年度

①2008年1月1日,大海公司收到债券利息。

②2008年3月1日,大海公司收到长江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300万元。

③2008年5月31日,大海公司与长江公司第一大股东X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规定,大海公司以每股2.5元的价格购买X公司持有的长江公司股票4 500万股。大海公司于6月20日向X公司支付股权转让价款11 250万元。股权转让过户手续于7月2日办妥。假定不考虑购买时发生的相关税费。2008年7月2日长江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4 000万元。大海公司对长江公司追加投资后能够对长江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④2008年7月1日收到债券利息。

⑤2008年度长江公司实现净利润7 300万元,其中1月至6月实现净利润3 300万元,

7月至12月实现净利润4 000万元。

(3)2009年度

①2009年1月1日收到债券利息。

②2009年1月10日将上述债券出售,收到款项1 012万元。

③2009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200万元(已扣除所得税的影响)。

④2009年度长江公司实现净利润6 00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较小。

(2)除上述交易之外,大海公司与长江公司之间未发生其他交易。

(3)长江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及上述资料中涉及股东权益变动的交易和事项外,未发生影响股东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和事项。

要求:

(1)编制大海公司2007年对长江公司股权投资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2007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编制大海公司2008年对长江公司股权投资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2008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3)编制大海公司2009年对长江公司股权投资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2009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
(1)2007年度:
2007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长江公司 3 800
  贷:银行存款 3 800
2007年3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150
  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江公司 l50
2007年6月30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1 000
         ——利息调整 37.17
  贷:银行存款 1 037.17
2007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40(1 000X4%)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8.88
    投资收益 31.12(1 037.17X3%)
2007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 800—150=3 650(万元)
(2)2008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40
  贷:应收利息 40
2008年3月1日
累计分配的现金股利=150+300=450(万元)
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4 800×10%=480(万元)
所以应该>中减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金额=450—480—150=—180(万元)
因为之前只是冲减了成本为150万元,所以本期应恢复投资成本l50万元。
借:银行存款 300
  长期股权投资——长江公司 150
  贷:投资收益450
2008年6月20日
借:预付账款 11 250
  贷:银行存款 11 250
2008年6月30日
借:应收利息40(1 000×4%)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15
    投资收益 30.85 [(1 037.17—8.88)×3%]
2008年7月1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2008年7月2曰追加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对原持股比例10%的部分,在初始投资时,根据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10%计算应享有的份额为39 000×10%=3 900(万元),大于投入的款项3 800万元,所以应调整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长江公司(成本) 100
  贷:盈余公积 1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5
  2007年1月1日原投资时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39 000万元,2008年7月2日追加投资时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44 000万元,期问净利润增加8 100万元(4 800+3 300),分配股利减少4 500万元(150/10%+300/10%),由此可以得知由于所有者权益中其他权益变动对可辨认净资产的影响额为增加1 4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长江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14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40
借:长期股权投资——长江公司(损益调整)810
  贷:盈余公积 121.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88.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82.5
  盈余公积 67.5
  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江公司(成本) 150
          ——长江公司(损益调整) 300
对于追加投资部分: 
追加投资时被投资单位股本总额=15 000+300/10%=18 000(万元)
追加投资部分持股比例=4 500/18 000=25%
  2008年7月2日按照追加投资比例计算应享有长江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44 000×25%=11 000(万元),小于投入的资本,差额部分250万元体现为商誉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和原持股10%部分产生的营业外收入100万元应综合考虑。
借:长期股权投资——长江公司(成本) 11 150
  盈余公积 1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5
  贷:预付账款 11 250
2008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40(1 000×4%)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43
    投资收益 30.57[(1 037.17—8.88—9.15)×3%]
借:长期股权投资——长江公司(损益调整) 1 400(4 000×35%)
  贷:投资收益 1 400
2008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 650+150+100+140+810—150—300+11 150+1 400=16 950(万元)
(3)2009年度
2009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2009年1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1 012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1 000
           ——利息调整 9.71
  投资收益 2.29
2009年12月3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长江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70(200×3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0
2009年按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长江公司(损益调整) 2 100(6 000×35%)
  贷:投资收益 2 100
2009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6 950+70+2 100=19 120(万元)

第7题:

长江公司和黄海公司均为增值税-般纳税企业,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1)长江公司为适应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经与黄海公司协商,将长江公司2009年初购入的生产用设备以及库存商品,与黄海公司的固定资产(办公楼)、股权投资、原材料交换。2009年7月1日办理完毕相关手续。

长江公司换出资料:①固定资产(设备)原价为750万元,已提折旧为50万元,公允价值为900万元;②库存商品的成本为900万元,公允价值1 00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为1 90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合计为2 223万元。

黄海公司换出资料:①固定资产(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900万元,已提折1H为400万元,公允价值为550万元;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对A公司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 000;

[其中成本为1 05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贷方)50万元],公允价值为1 250万元;③原材料成本为450万元,公允价值为50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为2 30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合计为2 385万元。

2009年7月1日长江公司换人的办公楼发生相关税费5万元,换人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相关税费2.5万元。长江公司向黄海公司另支付补价162万元。不考虑黄海公司的任何税费。

假定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

(2)长江公司换入的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并于2009年7月1日出租W公司,租期为2年,年租金为200万元,每半年支付-次。长江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

(3)长江公司换人对A公司的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2009年7月1日取得A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A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09年7月1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 500万元。假定长江公司取得该投资时,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仅有-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等,除此以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该无形资产原值为150万元,已计提摊销50万元,A公司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按照直线法摊销;长江公司预计该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200万元,长江公司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0,按照直线法摊销。

(4)黄海公司换入资产的用途不变,仍然作为固定资产和库存商品。

(5)2009年10月3日长江公司与8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长江公司应付B公司的货款为3 000万元(含增值税),由于长江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尚未支付货款。债务重组协议为:以上述非货币资产交换取得的原材料和持有C公司的-项股权投资清偿。原材料的公允价值为550万元。该股权投资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成本”为1 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350万元(借方余额),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 500万元。假定2009年11月1日原材料、股权使用权划转手续办理完毕。

(6)A公司2009年实现的净利润为400万元(假定利润均衡实现)。2009年8月,A公司将其成本为80万元的商品以1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长江公司,长江企业取得商品作为存货,至2009年资产负债表日,长江企业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

(7)2009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换入的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其公允价值为450万元。要求:

(1)计算2009年7月1日长江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并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2009年7月1日黄海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并编制会计分录;

(3)计算并编制长江公司2009年7月1日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4)编制2009年11月1日长江公司债务重组的会计分录;

(5)编制2009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对A公司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09年12月31日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第8题:

长江公司以500万元取得甲公司20%.的股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如长江公司能够对甲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则长江公司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 )万元。

A.480

B.500

C.2 400

D.2 500


正确答案:B
解析: 长江公司能够对甲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企业对该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由于初始投资成本500万元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400×20%.=480(万元),所以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其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500
贷:银行存款等                           500

第9题:

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长江公司2009 -2011年与投资有关的资料如下:
(1) 2009年9月10日,长江公司与甲企业签订股权置换协议,长江公司用一栋办公楼换人甲企业持有的A企业25%的股权。该股权置换协议于2009年12月1日分别经长江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和甲企业股东大会批准;股权过户和办公楼产权过户手续于2010年1月1日办理完毕。 当日长江公司换出的办公楼账面原值为4 600万元,已提折旧1 20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50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长江公司取得上述股权后,对A企业有重大影响。
2010年1月1日,A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1 000万元。
(2) 2010年5月15日,A企业宣告不发放股利。2010年度,A企业实现净利润3 460万元。假设长江公司与A企业之间没有内部交易。
(3) 2011年11月,A企业由于相关业务,增加资本公积1 600万元;2011年度,A企业实现净利润4 560万元。
(4)长江公司在取得股权时A企业有一项固定资产,其账面价值为3 600万元,公允价值为4 080万元,该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A企业除该项固定资产外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等相关税
费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要求:
1.指出长江公司对A企业投资成立的日期,并对其2010年的投资业务作出账务处理。
2.对长江公司2011年的投资业务作出账务处理。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解析:
1.
长江公司对A企业投资成立的日期为2010年1月1日;
该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900
累计折旧 12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0
贷:固定资产 4 600
借: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成本) 3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 900
营业外收入 1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3 000万元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 750万元(11 000 x25% ),确认为商誉,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调整后的净利润=3 460 - (4 080 -3 600) +8 =3 400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损益调整) 850
贷:投资收益(3 400 x25%) 850
2011年年末确认权益和收益调整后的净利润=4 560 -60 =4 500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损益调整) 1125
贷:投资收益(4 500 x25%) 1 125
借: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其他权益变动) 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 600 x25%) 400

第10题:

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公司”)为上市公司,2×15年发生如下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业务:
(1)2×15年1月1日,长江公司向A公司定向发行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5元)作为对价,取得A公司拥有的甲公司60%的股权。在此之前,A公司与长江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长江公司另以银行存款支付评估费、审计费以及律师费50万元;为发行股票,长江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证券商佣金、手续费100万元。
2×15年1月1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同,相关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长江公司于当日取得控制权。
2×15年3月10日,甲公司股东大会做出决议,宣告分配现金股利300万元。2×15年3月20日,长江公司收到该现金股利。
2×15年度甲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其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期末公允价值增加了200万元。期末经减值测试,长江公司对甲公司的股权投资未发生减值。
(2)2×15年7月1日,长江公司从乙公司的原股东处购入乙公司100万股股票,享有其有表决权股份的51%,能够控制其生产经营决策,长江公司与乙公司在此之前不具有关联方关系。取得时共支付价款540万元,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40万元,另外支付相关税费2万元。
2×15年7月14日,长江公司收到购买价款中包含的现金股利40万元。
2×15年度,由于乙公司的经营业绩滑坡,期末长江公司对该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其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分析、判断长江公司并购甲公司属于何种合并类型,并说明理由。
(2)根据上述资料,编制长江公司在2×15年度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解析:
(1)长江公司合并甲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理由:长江公司与A公司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方关系,本次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最终控制。
(2)资料(1)
2×15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1000×5)
 贷:股本                1000(1000×1)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0
借:管理费用                   50
 贷:银行存款                   5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2×15年3月10日:
借:应收股利             180(300×60%)
 贷:投资收益                   180
2×15年3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应收股利                   180
长江公司对甲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因此甲公司实现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变动时,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资料(2)
2×15年7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
  管理费用                    2
  应收股利                 40
 贷:银行存款                   542
2×15年7月14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股利                   40
2×15年12月31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500-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0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