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皮亚杰提出的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因素。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皮亚杰提出的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因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皮亚杰所提出的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

A.成熟

B.物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教学


正确答案:D
【精析】D在皮亚杰看来,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第2题: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
52.(一)、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内部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即其思维只能前推、不能后退。(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三)影响发展的因素:4个:(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第3题:

简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


正确答案: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第4题:

简述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答案:
解析:
(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平衡。

第5题:

教师资格考试:简述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简述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三、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①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可据此编制新的智力测验;②课程专家应据此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③教师可据此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第6题: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对个体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____和____。


正确答案:
认知能力 社会关系

第7题: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分期理论。?


正确答案:根据认知结构的不同.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动作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2)前运算阶段(2~7岁)。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能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即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来描述外部世界。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和多向思维,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一般需要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撑,不能进行纯符号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朝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

第8题: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答:(1)感知运动阶段(0q岁)。(2分)
(2)前运算阶段(2—7岁)。(1分)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分)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1分)

第9题: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对个体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认知能力和{ }。


答案:社会关系,
解析:
提示:请参考答案,输入的答案要和答案显示,有“,”“《》” ”“ 一模一样才会显示正确。

第10题: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一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