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5岁,反复胸痛2年,伴烧心、反酸,胃镜见食管下段多发性黏膜糜烂和溃疡。则对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应是()

题目
单选题
男,45岁,反复胸痛2年,伴烧心、反酸,胃镜见食管下段多发性黏膜糜烂和溃疡。则对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应是()
A

抗酸药+促动力药

B

H2受体拮抗药+促动力药

C

质子泵抑制药+促动力药

D

内镜治疗

E

手术治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3)男,48岁。反酸、烧心5个月。胃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伴溃疡形成,最佳的治疗药物是

A、铝碳酸镁

B、枸橼酸铋钾

C、雷尼替丁

D、奥美拉唑

E、硫糖铝


参考答案:D

第2题:

男,56岁。反酸、烧心5年。胃镜检查:食管下段黏膜多发条形破损,相互融合。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慢性胃炎 b.慢性食管炎 c.胃食管反流病 d.消化性溃疡


答案:C
解析:
本例胃镜提示食管下段黏膜多发条形破损,相互融合,表明有反流 性食管炎(不能诊断为慢性食管炎)。加上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反酸和烧心”,可诊断为胃食 管反流病。②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首选抑酸效果最好的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③胃食管反流病的 治疗,应避免进食降低食管下括约肌(LES)压的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咖啡等,应戒烟及禁酒。

第3题:

男,65岁。反复反酸、烧心、上腹胀4年,加重1个月。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见3条纵行黏膜破损,相互融合。目前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 )

A.硫糖铝

B.西咪替丁

C.铝碳酸镁

D.奥美拉唑

E.梅橼酸铋钾


正确答案:D

第4题:

男性,40岁,常在餐后反酸伴烧心胸骨后痛2年,行内镜检查,见食管下段黏膜充血,斑片状小糜烂,病理可见固有层内中性粒细胞浸润。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食管裂孔疝
  • B、反流性食管炎
  • C、慢性胃炎
  • D、食管癌
  • E、胃溃疡

正确答案:B

第5题:

男性,40岁,常在餐后反酸伴烧心胸骨后痛2年,行内镜检查,见食管下段黏膜充血,斑片状小糜烂,病理可见固有层内中性粒细胞浸润。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溃疡
B.慢性胃炎
C.食管裂孔疝
D.食管癌
E.反流性食管炎

答案:E
解析:

第6题:

男,56岁。反酸、烧心5年。胃镜检查:食管下段黏膜多发条形破损,相互融合。该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奥美拉唑

B.法莫替丁

C.硫糖铝

D.枸橼酸铋钾

E.铝碳酸镁


正确答案:A
患者反酸、烧心提示胃溃疡。奥美拉唑,别名洛赛克,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

第7题:

A.反流性食管炎
B.Borret食管
C.咽易感症
D.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E.食管裂孔疝

女性,56岁,胸痛伴反酸烧心,胃镜示食道下段黏膜糜烂,齿状线呈岛状上移,黏膜呈橘红色,活检可见肠上皮化

答案:B
解析:

第8题:

女,58岁,胸痛伴反酸、烧心,胃镜示食管下段黏膜糜烂,齿状线呈岛状上移,黏膜呈橘红色,活检可见肠上皮化生

A.食管炎

B.食管裂孔疝

C.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D.Barrett食管

E.咽易感症


参考答案:D

第9题:

A.反流性食管炎
B.食管裂孔疝
C.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D.Barrett食管
E.咽易感症

女性,56岁,胸痛伴反酸烧心,胃镜示食管下段黏膜糜烂,齿状线呈岛状上移,黏膜呈橘红色,活检可见肠上皮化生

答案:D
解析:
1.咽易感症常有咽部异物感表现,且与情绪应激有关,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2.食管裂孔疝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及反胃,且常与体位有关,内镜下示EG线距门齿38cm以内。
4.Barrett食管是以柱状上皮代替正常的鳞状上皮形成的食管溃疡。

第10题:

男,48岁。反酸、烧心5个月。胃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伴溃疡形成,最佳的治疗药物是()

  • A、铝碳酸镁
  • B、枸橼酸铋钾
  • C、雷尼替丁
  • D、奥美拉唑
  • E、硫糖铝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