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四十年代文学界形势。

题目
问答题
简要分析四十年代文学界形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各种土地政策,其共同之处是()①反映当时主要矛盾;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④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B

第2题:

简要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政府对所得税制度的改革。


正确答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的经济陷于滞胀状态。所得税的高税率抑制了私人的储蓄和投资,以及由于各种各样的税收优惠所造成的税收损失,使政府的税收收入有减少趋势。美国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税制的国家,美国联邦政府主要依靠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筹集财政收入。由于政府税收收入不足,税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美国国内普遍要求改革税制,并对税制改革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1986年l0月,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1986年税制改革方案”,着重对所得税进行改革。美国的税制改革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改革税制已发展为一种潮流。各国政府对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降低所得税税率。
第二,取消或削减投资的税收优惠。
第三,简化税制和税务管理。

第3题:

部分核禁试是在什么时候?()

  • A、四十年代
  • B、五十年代
  • C、六十年代
  • D、七十年代

正确答案:C

第4题:

在“五四”时期,散文格外发达,那么,三四十年代以后,散文的发展情况如何?请作一简要而全面的点评。


正确答案: 1.30年代的散文创作比“五四”时期更繁荣丰盛。
2.在30年代,散文的文体意识大为加强,尤其是杂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小品文也极为繁荣。(1分)
3.40年代尽管饱受战争影响,但散文创作并未减弱。
4.在40年代,散文创作的总量超过了前两个十年的总和,抗战初期,报告文学一枝独秀,尔后杂文又唱主角,其他散文也多姿多彩。

第5题:

简要分析四十年代文学界形势。


正确答案: 在经过了初期的配合战争的文学写作热潮之后,进入40年代后,文学界的情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处于不同文学地域中的作家,虽然面对着时代、民族的共同问题,但是,不同的社会生活、文化精神情景,使他们获得进入生活和艺术的多样的方式。战争结束后,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文学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学界的不同流派,力量,从不同的主张出发,纷纷对战争期间的文学进行总结,并设计未来的走向,一些作家期待着一个从事文学创造的从容环境。各种不同倾向的文学刊物,或复刊,或创办。不过,一些作家所期望的那种多样化的文学图景,其实现却遇到了困难。这是由于战后中国现实政治的急迫情势,也是各种政治力量存在密切关联的文学派别之间冲突加剧有关。文学的发展进程,自动的,或不自由主地被纳入“光明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的政治选择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政治力量都试图以文学服务于它们的政治主张的实现,而文学作家也难以回避对于政治作出选择。

第6题:

企业"战略制胜"起始于()

  • A、四十年代
  • B、五十年代
  • C、六十年代
  • D、七十年代

正确答案:D

第7题:

我国学者着手进行东方文学学科建设是在哪一时期?()

  • A、四十年代初
  • B、四十年代末
  • C、五十年代初
  • D、五十年代末

正确答案:D

第8题:

中国健美运动最早在()。

  • A、三十年代末
  • B、四十年代末
  • C、五十年代末

正确答案:A

第9题:

茅盾创作于四十年代的小说()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有别于茅盾其他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


正确答案:腐蚀

第10题:

在三、四十年代中国剧坛上,夏衍是一位具有朴素、洗练、深沉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剧作家。请简要说明夏衍剧作的契诃夫意味。


正确答案: A.夏衍的创作经历了从历史题材向现实题材转变,从英雄、传奇人物向平凡、普通人物转变的过程。
B.既贴近现实、具有鲜明政治倾向性的特点,又善于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中概括与把握时代本质,注重通过普通的甚至是琐碎的日常生活题材、生活事件来透视时代。
C.在戏剧矛盾的处理上,一般不采用外部冲突激烈的主要情节来结构戏剧,而是将人物安排在特定的环境与戏剧情境之中,采用散文式的结构展现人物,将矛盾冲突引向人物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