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再”字和古代的“再”字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它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题目
问答题
现代的“再”字和古代的“再”字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它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上古序数的表示法和现代有什么不同?“第”字是在什么时代怎样演变为表示序数的词头的?


正确答案: (1)在上古时代,序数和基数是没有分别的,“三月不违仁”的“三月”(基数)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七月、九月”(序数)形式上是相同的。关于月份前不加“第”字,这种说法沿用到了今天,此外,我们还说“二等、三等、二楼、三楼”不说“第二等、第三等、第二楼、第三楼”等,这是保存了上古语法,这种以简单的数词作为序数的用途已经渐渐缩小了。
(2)“第”的发展:
①“第”本作“弟”,是次第的意思,有了次第就有了顺序,有了顺序就有了高低。“子夏,门人之高第也。”“高第”就是排在前几名。“第一”最初的意义应该是排在一位,“第”字用为动词,是排位次的意思。“于是孝文帝乃及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
②但是,“第”字在汉代已经作为序数的词头了,“作为周本纪第四。”在“第”字用为词头的初期,虽有“第一、第二”等,但是后面还不带名词,代名词是汉末以后的事。“公第一人,何下坐?”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演变,因为有了名字在后头,序数的性质就更加确定了。

第2题: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


正确答案:小学

第3题:

关于部首、偏旁、字符三个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偏旁本来都是字,用来构字时,或者表音,或者表义

B.现代字典、词典中,部首都是独立的字,表示该部属字跟它意义有关

C.记号这种现代汉字的构字字符,产生原因是形、音、义的历史演变

D.“彳”,在“往”中是义符,在“微”中是记号


参考答案:ACD

第4题:

上古“莫”字在用法上和在意义上有什么特点?它在后来的发展情况怎样?


正确答案: (1)“莫”字在上古本来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在意义上类似现代汉语“没有人、没有谁、谁也不”又类似“没有什么、什么也不”。如:“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2)在发展过程中,“莫”渐渐与“毋、勿”合流,甚至在口语中将之取代。“莫”字一直沿用至今。

第5题:

现代汉语的“什么”(甚麽)和“怎么”是在什么时代产生的?它的演变情况怎样?


正确答案: (1)“什么”在唐代就产生了,在唐代,“什么”也有写作“是勿”的,但是一般只写作“什么,什没,甚么,甚没,甚末”或者就单写一个“甚”字。
唐:“和尚有什么事?”
元:“我父亲是谁,名唤作甚末?”
(2)现代汉语的“怎么”在唐代只用“争”字来表示。到宋代才用“怎”字,同时产生了“怎么、怎生、怎的”等,“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
“争”的产生时代在第8世纪前后,和“什么”同时,它的来源还不清楚。和“争”差不多的还有个“作么生”,也是表示怎么的意思。“作么生”在唐代禅家语录里很普遍。“狭路相逢时作么生?”

第6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常运用文字,一般情况下不应使用繁体字
  • B、繁体字停止使用的原因是它的结构不好看
  • C、像“上、下、一、儿”这些笔画少的字不是简体字
  • D、有些繁体字和简体字在意义上不完全对等

正确答案:B

第7题:

带“得”字的紧缩句产生在什么时代?它和递系式的“得”字句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1)“得”字构成的紧缩句(结果式的紧缩)和递系式“得”字句同出一源,也产生于唐代,“太子既生之下,感得九龙吐水,沐浴一身。”到了宋代这种紧缩句更为普遍应用了。“禁不得这般愁闷,直瘦得肌肤如削。”
(2)递系式的“得”字句和紧缩式的分别是:前者是描写性质,后者是叙述性质;前者只表示行为的状况,后者表示行为的结果(多用于夸张);前者在第二系里不能用主语,后者在第二部分可以用主语。

第8题:

古人有名亦有字,名与字往往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周瑜,字是?;岳飞,字是?


正确答案: 周瑜字(公瑾),岳飞,字(鹏举)。

第9题:

什么是字体?什么是字式?汉字字形的演变经过哪些主要阶段?在文字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怎样创造文字的?简化汉字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字体是文字的笔画形态;字式是文字的结构方式。
(2)汉字分为刀笔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和毛笔文字(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两类。
①从字体上:
刀笔阶段:从甲骨文到小篆;
毛笔阶段:从隶书到楷书。
②从字式上:
单体字:象形:刻画具体事物的简单轮廓:人、木
指事:用简单的线条表示抽象的概念:一、二、上、下
合体字:会意:用两个以上单体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新的意义:“好、森”
形声:用一个单体字表示意义范畴,另一个单体字表示声音“江、河”
(3)人民的创造有两个方向:第一是类化法,第二是简化法
①类化法通常是按照形声字的原则,把没有形旁的字加上一个形旁,例如“夫容”加成“芙蓉”;有时候是形旁不明显,就再加上一个形旁,如“果”加成“菓”;最容易类化的是双音词,群众觉得双音词是一个整体,形旁应该一致,如“峨眉”加成“峨嵋”,“昏姻”加成“婚姻”;有些字虽然都有形旁,但不一致,也要改成一致的,如“蒲桃”改成“葡萄”;甚至没什么道理的更改,如“凤皇”改为“凤凰”,这都表现了群众对于双音词的整体观念。有些字本来是仂语,当群众感到不再是仂语时,也就写成了“伙伴、傢俱”了。
②简化法是为了书写的便利,要求把字的笔画减少。有些字是由草书楷化而来,如“还、会”等;有的是保留了最特殊的部分,如“声、条、处”等。有些来历不明,如“乱、灵、听”等。
(4)汉字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汉字简化只是汉字改革的第一步。

第10题:

现代的“再”字和古代的“再”字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它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1)区别:上古汉语的“复”等于现代汉语的“再”(复至=再来),而上古汉语的“再”等于现代汉语的“两次”(再来=来两次)
(2)演变过程:
①整个上古时期,“再”字始终只有“两次”的意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种意义一直沿用到唐宋以后,“或一日再赐,一月累封。”
②但至少从唐代开始,“再”字产生了新的意义:如杜甫所用的“再”字表现着一种过渡时期,既有仿古,又有新兴,“再”字由“两次”的意义逐渐转到“第二次”的意义,但不表“第一次”。“不再来”,指不来第二次(来过第二次不能用);不复来,指不又来一次,(可能是来过第三次、第四次了)。唐代的“又一次”还只用“复”不用“再”表示。杜甫诗中就对此作了严格的区分:
“人生不再好”;“边秋阴易夕,不复辨晨光。”
③再后来,“再”字与“复”字混用了,原始意义的“再”是副词性数词(两次),后起意义的“再”和数词不发生很大关系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