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资料:某市政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钢管支架法施工。支架地基表层为 4.

题目
问答题
背景资料资料:某市政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钢管支架法施工。支架地基表层为 4. 5m厚杂填土,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 0.5m。主墩承台基坑平面尺寸为10m×6m,挖深为 4.5m,采用 9m长 20a槽钢做围护,设一道型钢支撑。土方施工阶段,由于场地内堆置土方、施工便道行车及土方外运行驶造成的扬尘对附近居民产生严重影响,引起大量投诉。箱梁砼浇筑后,支架出现沉降,最大达5cm,造成质量事故。经验算,钢管支架本身的刚度和强度满足要求。问题:针对现场扬尘情况,应采取哪些防尘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背景资料:某市政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钢管 支架法施工。支架地基表层为4. 5m厚杂填土,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0. 5m。
主墩承台基坑平面尺寸为1OmX 6m,挖深为4. 5m,采用9m长20a槽钢做围护,设 一道型钢支撑。
土方施工阶段,由于场地内堆置土方、施工便道行车及土方外运行驶造成的扬尘对附 近居民产生严重影响,引起大量投诉。
箱梁混凝土浇筑后,支架出现沉降,最大达5cm,造成质量事故。经验算,钢管支架 本身的刚度和承载力满足要求。 问题:
1.主墩承台基坑降水宜用何种井点?应采取哪种排列形式?
2.针对现场扬尘情况,应采取哪些防尘措施?
3.支架出现沉降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这种沉降?


答案:
解析:
问题与解析
1.主墩承台基坑降水宜用何种井点?应采取哪种排列形式?
本题的解题依据是《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P104倒数第3?1行和背景资料中给 出的已知条件:主墩承台基坑平面尺寸为1OmX6m,挖深为4. 5m,采用9m长20a槽钢 做围护,设一道型钢支撑。
2.针对现场扬尘情况,应采取哪些防尘措施?
本题的解题依据是《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P268第15行一、扬尘控制和背景资料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土方施工阶段,由于场地内堆置土方、施工便道行车及土方外运行 驶造成的扬尘对附近居民产生严重影响,引起大量投诉。
3.支架出现沉降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这种沉降?
本题的解题依据是《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P43第19?23行和背景资料中给出 的巳知条件:箱梁混凝土浇筑后,支架出现沉降,最大达5cm,造成质量事故。经验算, 钢管支架本身的刚度和强度满足要求。支架地基表层为4. 5m厚杂填土,地下水位位于地 面以下0. 5m。
参考答案
1.主墩承台基坑降水宜用轻型井点,应采取线状排列形式。
2.针对现场扬尘情况,应采取的防尘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挡、密网覆盖、 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车 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3.支架出现沉降的最可能原因是地基下沉和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变形, 应采取立模后预压措施,预压重力相当于以后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

第2题:

某市政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钢管支架法施工。支架地基表层为4. 5m厚杂填土,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0.5m。
主墩承台基坑平面尺寸为10mX6m,挖深为4. 5m,采用9m长[20a型钢做围护,设一道型钢支撑。
土方施工阶段,由于场地内堆置土方、施工便道行车及土方外运行驶造成的扬尘对附近居民产生严重影响,引起大量投诉。
箱梁混凝土浇筑后,支架出现沉降,最大达5cm,造成质量事故。经验算,钢管支架本身的刚度和强度满足要求。
主墩承台基坑降水宜用何种井点,应采取哪种排列形式?
针对现场扬尘情况,应采取哪些防尘措施?
箱梁出现沉降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这种沉降?


答案:
解析:
1.主墩承台基坑降水宜用轻型井点,应采取线状排列形式。
2.针对现场扬尘情况,应采取的防尘措施:洒水、覆盖、地面硬化、围挡、密网覆盖、封闭等。
3.箱梁出现沉降的最可能原因是地基下沉。应采取分段浇筑的措施避免这种沉降。

第3题:

背景资料:某10联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地处山岭重丘区,跨越河谷。第十联箱梁待隧道贯通后采用桩柱梁式支架(第十联支架布置示意图)施工。图中所示的桩柱梁式支架由桩基础、钢管柱、卸落装置、贝雷片、型钢、联结件等组成



【问题】
1、结合图指出型钢、卸落装置、贝雷片分别对应图4-2中的A~H中的哪个编号?说明应根据哪些因素来确定卸落装置的型式?


答案:
解析:
1、(1)C为型钢,B为贝雷片,D为卸落装置;(2)根据结构形式、跨度,承受的荷载大小来确定卸落装置的型式。

第4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一座跨河桥梁,该桥跨河部分总长101.5m,上部结构为30m+41.5m+30m 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为满足河道18m 宽通航要求,跨河中间部分采用贝雷梁——碗扣组合支架形式搭设门洞;其余部分均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见下图),采用筑岛围堰。

项目部制定了相关施工专项方案,并对支架结构进行验算。对原地基进行压实处理后作为支架基础,支架施工前,对支架进行预压,支架搭设时,施工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
①模板、支架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
②支架地基在受载后的沉降变形。
针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取分层、分块浇筑。施工硅酸盐混凝土分块浇筑时,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平行于结构物的长边;在混凝土浇筑完12h 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7d。养护至72h 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
梁体浇筑后进行了预应力的张拉,然后按要求拆除支架。拆除过程中发生支架倒塌,导致工程直接经济损失110 万元。
【问题】
1、写出1、2、3 的名称,并说明支架应验算得内容?
2、除了背景资料考虑的支架预拱度因素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3、支架结构进行验算时,需要考虑哪些荷载?
4、指出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5、根据背景资料,该桥梁需编制哪些专项方案?
6、根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等级划分和报告制度》(交办安检【2016】146 号),背景中支架倒塌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答: 1-可调顶托;2-立杆悬臂端;3-顶层水平钢管。
2.答:支架预拱度还应考虑: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装置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形变;
3.答:计算时应考虑梁体混凝土重量、模板及支架重量、施工荷载(人、料、机等)、风力、雪荷载、保证设备荷载等。
4.答:错误 1: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平行于结构物的长边。
改正: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平行于结构物的短边。
错误 2:在混凝土浇筑完 12h 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 7d;
改正:应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
错误 3:混凝土内部温度 70℃,混凝土表面温度 35 ℃;
改正: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不大于 25 ℃ 。
5.答:门洞支架工程、满堂支架工程、筑岛围堰工程、模板工程、桩基础、打桩船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
6.答:属于一般质量事故。
理由:一般质量事故,是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以上 1000 万元以下,或者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公路项目中桥或大桥主体结构垮塌、中隧道或长隧道结构坍塌,或者小型水运工程主体结构垮塌、报废的事故。而该工程直接经济损失 110 万元,介于 100 万元和~1000 万元之间。

第5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城市一桥梁工程,工程为 3 跨连续箱梁,跨度为 30m+40m+30m,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直径 1.2m,桩长 26m,设计强度 C25。三跨连续箱梁采用支架法现浇,项目部编制了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钻孔过程中遇见地质资料没有描述的地质条件,造成钻孔偏斜,为此施工单位工期延误两天,经济损失两万元。施工单位就此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
事件二:项目部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在成孔后进行检查,发现桩孔垂直度超出规范要求。
事件三: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支架地基进行处理,符合要求后搭设满堂支架,支架搭设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支架进行堆载预压,施工单位为赶工期采用一次性加载预压。
问题:
1.写出工艺流程图中工序 A、B、C 的名称?
2.事件一施工单位能否索赔工期和费用?请说明理由。
3.分析事件二中垂直度偏差的可能原因。
4.写出施工预拱度应考虑的因素。
5.施工单位对现浇梁板应检查哪些项目?
6.改正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根据规范要求,支架预压荷载取值大小及合格标准。


答案:
解析:
1.工序 A:内模安装;工序 B:混凝土养护;工序 C:孔道压浆、封锚。
2.施工单位可以索赔工期和费用;因为地质资料是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单位需对地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由于地质资料不全造成的工期延长和费用损失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3.垂直度偏差的原因:
(1)场地平整度和密实度差,钻机安装不平整或钻进过程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钻孔偏斜。
(2)钻杆弯曲、钻杆接头间隙太大,造成钻孔偏斜。
(3)钻头翼板磨损不一,钻头受力不均,造成偏离钻进方向。
(4)钻进中遇到软硬土层交界面或倾斜岩面时,钻压过高使钻头受力不均,造成偏离钻进方向。
4.1)设计文件规定的结构预拱度。
2)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
3)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
4)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
5.检查项目:轴线偏位、梁板顶面高程、断面尺寸、长度、横坡、平整度。
6.(1)改正:支架预压应按预压单元进行分级加载,且不应小于 3 级。3 级加载依次宜为单元内预压荷载值的 60%、80%、100%。
(2)支架预压荷载不应小于支架承受的混凝土结构恒载与模板重量之和的 1.1 倍。
(3)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应判定支架预压合格:
1)各监测点最初 24h 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 1mm;
2)各监测点最初 72h 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 5mm。

第6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接一座城市跨河桥A标,为上、下行分离的两幅桥,E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跨径为70m+120m+70m。建设中的轻轨交通工程B标高架桥在A标两幅桥梁中间修建,结构形式为现浇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为87.5m+145m+87.5m。三幅桥间距较近,B标高架桥上部结构底高于A标桥面3.5m以上。
A标两幅桥的上部结构采用碗扣式支架施工。由于所跨越河道流量较小,水面窄,项目部施工设计中采用双孔管涵导流,回填河道并压实处理后作为支架基础,待上部结构施工完毕以后挖除,恢复原状。支架施工前,采用1.1倍的施工荷载对支架基础进行预压。支架搭设时,预留拱度考虑承受施工荷载后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
梁模支架卸落时,卸落设备采用木马,并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拆除。
B标晚于A标开工,由于河道疏浚贯通节点工期较早,导致B标上部结构不具备采用支架法施工条件。
问题:
1.支架预留拱度还应考虑哪些变形?
2.支架施工前对支架基础预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该连续梁支架卸落时应如何进行?
4.B标连续梁施工采用何种方法最适合?说明这种施工方法的正确浇筑顺序。


答案:
解析:
1.应考虑内容包括:
(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
(3)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
(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2.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基础的沉陷。
3.应从跨中向两端,对称、均匀进行。
4.B标连续梁适合采用悬臂浇筑法。该方法正确的浇筑顺序为:先边跨,后次边跨、再中跨。

第7题:

背景资料
某市政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钢管支架 法施工。支架地基表层为4.5m厚杂填土,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0.5m。
主墩承台基坑平面尺寸为10m x6m,挖深为4.5m,采用9m长20a槽钢做围护,设一道型 钢支撑。
土方施工阶段,由于场地内堆置土方、施工便道行车及土方外运行驶造成的扬尘对附近居 民产生严重影响,引起大量投诉。箱梁混凝土浇筑后,支架出现沉降,最大达5cm,造成质量事故。经验算,钢管支架本身的刚度和、承载力满足要求。


1-主墩承台基坑降水宜用何种井点?应采取哪种排列形式?
2.针对现场扬尘情况,应采取哪些防尘措施?
3.支架出现沉降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这种沉降?


答案:
解析:
1.主墩承台基坑降水宜用轻型井点,应采取双排线状排列形式。
2.针对现场扬尘情况,应采取的防尘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挡、密网覆盖、封闭 等,防止扬尘产生;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 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3.支架出现沉降的最可能原因是地基下沉和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变形,应采取 立模后预压措施,预压重力相当于以后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

第8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河大桥,桥跨布置为4联,每联3跨,大桥纵断面示意图见下图。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长48~64cm;桥墩采用双柱墩,墩身高度25~30m,桥台为桩柱式桥台,施工设计图中标明箱梁施工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方案。桥位处平均水深5m,该河段不通航,河床地质为粉质沙土。

施工单位无大型施工船只,用于本桥大型临时设施的材料有Φ560mm钢管、工字钢等型钢、贝雷架。
根据地质条件,施工单位采用正循环回转钻孔法施工灌注桩,施工单位设置的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点有:①桩位坐标;②垂直度;③孔径;④A;⑤钢筋笼接头质量;⑥B。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建议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安装方案。通过监理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设计申请,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同意后,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应采用哪些主要大型临时设施?说明理由。
2.写出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点A和B的内容。
3.施工单位提出设计变更申请的理由是否正确?设计变更程序是否完善?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本小题共4分)
应采用的主要大型临时设施有临时栈桥(1分);钻孔桩施工平台(1分)。
因为水位较深,但该河段不通航,且施工单位无大型船只(1分);且施工单位有钢管、型管、贝雷架等材料(1分),所以可搭设栈桥和平台。
2.(本小题共4分)
A是清孔质量(2分);B是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质量(2分)。(A和B可互换)
3.(本小题共6分)
(1)理由正确(1分)。因为施工图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或:满堂支架方案与现场情况不符)(2分);
(2)程序不完善(1分)。因为还缺少监理批准(或:应由监理向施工单位发“设计变更通知单”)(2分)。

第9题:

某公司中标承接新建城市快速路的跨河高架桥工程,该桥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跨径为70m+120m+70m;下部圆柱接桩基,基桩为混凝土灌注桩。
项目部编制了施工方案:上部结构采用支架法施工,碗扣式支架满堂布置,支架最大高度为17.4m。由于届时所跨越河道流量较小,水面窄,采用双孔管涵导流;管涵顶部和两侧回填砂砾并压实处理后作为支架基础。上部结构施工完毕以后挖除砂砾,恢复河道原状。
支架施工前,采用施工荷载对支架基础进行预压;箱梁浇筑过程中,设专人维护支架和模板;考虑了支架搭设时,预留拱度。
问题:
1.策划导流管涵施工方案时,必须注意考虑哪些事项
2.支架专项方案除考虑预留拱度外还应考虑哪些变形
3.指出支架基础预压做法不足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简述上部结构施工流程与浇筑施工要点。


答案:
解析:
 1.策划导流管涵施工方案时,必须注意:河道管涵的断面必须满足施工期间河水最大流量要求;管涵强度必须满足上部荷载要求;管涵长度必须满足支架地基宽度要求。 考点应为临时管涵施工要求,本题属于施工规范与实践应用综合型考题。
河道管涵首先应满足过流断面要求,这是前提;其次是满足在河道管涵顶部作为满堂支架基础的荷载及宽度要求。采用临时涵管导流还有以下技术要求:
(1)宜采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成品管节,管节断面形式分为圆形、椭圆形、卵形、矩形等;
(2)管涵采用无混凝土(或砌体)基础,管体直接设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安装管节时应注意保持完整。管底土层承载力不符合荷载要求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加固;
(3)管涵应保证过流量不小于河道最高流量;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理直顺,与上下游导流河道连接顺畅、稳固;
(4)采用预制管埋设的管涵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有关规定。
2.支架专项方案除考虑预留拱度外,还应考虑支架非弹性变形、支架基础沉陷和结构物本身受力后各种变形。
本题考点为支架法施工桥梁内容,属于施工技术应用型考题。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预留拱度应依据支架受力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基础沉陷和结构物本身受力后各种变形组合进行调整。
支架法连续梁桥施工的内容:
(1)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应采取加强处理或其他措施。
(2)各种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
(3)安装支架时,应根据梁体和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
(4)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
(5)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支架不均匀下沉的措施。
3.背景资料介绍的支架基础预压做法不足之处:采用施工荷载对支架基础进行预压。
正确做法:预压荷载应为上部结构自重与钢管支架、模板重量之和加上施工荷载的1.2倍。
考点应为支架施工技术要求。本题为工程实践型考题。
支架基础预压主要目的:消除地基在施工荷载下的非弹性变形;检验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施工荷载要求;防止由于地基沉降产生梁体混凝土裂缝和调整预拱度。
现行《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有关规定:
地基预压荷载:在计算地基预压荷载时,应将预压区域划分成若干单元,单元划分应根据荷载分布以及支架布置形式确定;每个单元内的地基预压荷载应为此单元内上部结构自重与钢管支架、模板重量之和的1.2倍,预压荷载在每个单元内宜采用均布形式;上部结构截面形式或支架布置变化较大处单元划分宜加密,使单元内实际荷载强度的最大值不超过该单元内荷载强度平均值的20%。
支架预压荷载:在计算支架预压荷载时,应将预压支架上荷载划分成若干单元,单元划分应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分布形式确定;每个单元内的支架预压荷载应为此单元内上部结构自重及未铺设的模板重量之和的1.1倍,预压荷载在每个单元内宜采用均布形式;上部结构截面形式变化较大处单元划分宜加密,使单元内实际荷载强度的最大值不超过该单元内荷载强度平均值的10%。
4.施工基本流程:
模板支架施工→钢筋和预应力筋安装→内模安装→浇筑混凝土→拆除侧模→预应力施工→拆除底、支架。
现浇混凝土施工要点:分跨、分次浇筑;合理设置和处理施工缝。
考点应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要求,属于补全型考题。除参考答案外,可依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第7.5节如下内容进行补充:
(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和施工设计要求。模板内的杂物、积水、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并不得污染钢筋等。
(2)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水平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捣实,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在1.5m以上。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



注:表列规定可根据结构和振动器型号等情况适当调整。
(4)浇筑混凝土时,除少量塑性混凝土可用人工捣实外,应采用振动器振捣。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部件。振捣持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5)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



注:C50以上混凝土和混凝土中掺有促凝剂或缓凝剂时,其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定。
(6)当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间断时间超过上条规定时,应设置施工缝,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施工缝不得呈斜面;先浇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应及时凿除。凿除时的混凝土强度,水冲法应达到0.5MPa;人工凿毛应达到2.5MPa;机械凿毛应达到10MPa;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清除干净,在浇筑后续混凝土前,应铺10~20mm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重要部位及有抗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或石榫;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止水带;施工缝处理后,应待下层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浇筑后续混凝土。

第10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二级公路桥梁,其中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连续箱梁、预应力箱采用单箱双室斜腹板断面的形式,梁高分为2.0m。混凝土箱梁采用C50混凝土,采用纵向、横向预应力体系,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及真空辅助压浆技术。箱梁外伸横梁设置预应力,其它位置横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相对施工方向的共用墩处,箱梁钢束采用内卡式千斤顶张拉。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法现场浇筑:
施工准备→地基处理→支架位置放线→支架搭设→支架校验调整一铺设织横方木→安装支座→安装底模板、侧模板→底模板调平→支架预压→A→绑扎底板、侧板钢筋→B→安装内模板→安装顶板模板、边模板→绑扎顶板钢筋→安装波纹管→自检、报检→混凝上灌筑一混凝土养护→拆除边模和内模板→预应力张拉→压浆、封堵端头→养护→拆除底模板和支架。

钢管支架搭设完成后,采用砂袋静压法对支架进行等载预压(包括梁体荷载及施工荷载),试压的最大加载为设计荷载的1.05倍,预压时砂袋由梁体一侧逐渐向另一侧慢慢堆放,为了赶工期一次性达到设计荷载,卸载后,进行了预拱度估算,施工完毕后,按照纵向从两边向中间,“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进行拆除。拆除的钢管堆码整齐,经检査整修后入库待用。
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成立了领导带班小组及巡査小组进行定期巡査,并针对支架施工编制了安全专项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
【问题】
1.分别列出工艺流程A、B的名称。
2.背景材料中,为什么要进行支架预压?
3.指出支架施工过程中错误之处,并改正。
4.应急救援预案中保障措施有哪些(列出4种即可)?


答案:
解析:
1.A——支架及底模标高调整;B——安装波纹管。
2.消除支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并获取弹性变形参数,或检验支架的安全性。
3.错误一:预压时砂袋由梁体一侧逐渐向另一侧慢慢堆放;
改正:预压时梁体两侧对称平衡加载,预压荷载的分布应模拟需承受的结构荷载及施工荷载。
错误二:为了赶工期一次性达到设计荷载;
改正:预压荷载一般分为三级加载。
错误三:施工完毕后,按照纵向从两边向中间,“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进行拆除;
改正: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在横向应同时一起卸落。
4.(开放式答案)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物资保障、经费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医疗保障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