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是指()

题目
单选题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是指()
A

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不良贷款应提准备×100%

B

贷款实际计提准备/全部贷款应提准备×100%

C

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不良贷款总额×100%

D

贷款实际计提准备/各项贷款总额×1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关于监测信用风险的主要指标和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Ⅰ.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Ⅱ.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Ⅲ.逾期贷款率=逾期贷款余额/贷款总余额100%
Ⅳ.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

A.Ⅰ.Ⅱ
B.Ⅱ.Ⅲ.Ⅳ
C.Ⅰ.Ⅱ.Ⅲ.Ⅳ
D.Ⅰ.Ⅱ.Ⅲ

答案:D
解析: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第2题: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一般应达到()。

A:100%
B:80%
C:15%
D:8%

答案:A
解析: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一般不低于100%。

第3题: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一般应达到()

A.100%

B.80%

C.15%

D.8%


正确答案:A
答案:A

第4题:

因为贷款损失准备缺口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所以计算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时不应扣除贷款损失准备缺口。()


答案:错
解析: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应建立在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等各项损失准备的基础之上,以抵御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据此,贷款损失准备缺口也应从资本中扣除。

第5题:

财务公司监控指标包括( )。

A.资本充足率
B.不良资产率
C.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D.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E.短期股权投资比例

答案:A,B,C,D
解析:
财务公司监控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流动性比例、短期证券投资比例、长期股权投资比例、拆入资金比例和担保比例、自有固定资产与资本总额的比例等10项指标。

第6题:

下列监测信用风险指标的计算方法中。正确的是()。
Ⅰ.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Ⅱ.预期损失率=预期损失/资产风险暴露×100%
Ⅲ.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Ⅳ.逾期贷款率=逾期贷款余额/贷款总余额×100%

A.Ⅰ、Ⅲ、Ⅳ
B.Ⅰ、Ⅱ、Ⅳ
C.Ⅱ、Ⅲ、Ⅳ
D.Ⅰ、Ⅱ、Ⅲ、Ⅳ

答案:C
解析:
Ⅰ项,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第7题:

下列风险监测指标中,()=(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A.预期损失率
B.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C.正常贷款迁徙率
D.不良资产/贷款率

答案:B
解析: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贷款实际计提准备指商业银行根据贷款预计损失而实际计提的准备,该指标能够反映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状况。

第8题:

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监管资本需要扣除的是()。

A.贷款损失准备缺口
B.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C.一般风险准备
D.实收资本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査监管资本的构成。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监管资本中需要扣除一些项目,称为扣除项。扣除项包括商誉、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贷款损失准备缺口、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确定受益类的养老金资产净额、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对资产负债表中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套期形成的现金流储备和商业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其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未实现损益。

第9题:

根据《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为( )。

A.拨备覆盖率
B.不良贷款率
C.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D.贷款拨备率

答案:D
解析:
贷款拨备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

第10题:

风险抵补类指标中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

  • A、成本收入比
  • B、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 C、贷款准备充足率
  • D、资本利润率
  • E、资本充足率

正确答案: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