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富于幻想。他们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受生活阅历的局限,想象力与现实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甚至把想象当作现实。如果不考虑这一心理特征,常常会被当作“说谎”、“欺骗”。对此。教师要充分理解。
(2)注意力水平有限。他们只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虽然随着年龄增大,注意力的稳定性和范围也不断发展,但总的来说注意力仍然有限,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3)无意识记忆占主要地位。虽然随着年级的升高,有意记忆明显发展,但整个小学阶段无意识记忆始终占主要地位。
(4)自我意识明确。小学生普遍具有独立个体的意识,十分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但他们的自我意识常常是主观的,不够客观、全面。
(5)形象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只能就事论事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和表面现象。随着学习活动的增多,虽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但总体上以形象思维为主。
(6)情绪、情感相对稳定但比较单纯。与幼儿和青春期学生相比,他的情绪、情感相对稳定,但也比较单纯。
(7)好奇。他们生活阅历少,什么都觉得新鲜,总想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老师要保护这种好奇心,千万不要扼杀这一可贵的心理特点。
(8)爱动。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又强,因此爱动控制自己的能力差,有时甚至丢三落四,顾此失彼,因此教师要充分理解。
(9)喜欢模仿。他们觉得好奇,就要模仿,他们认为值得尊重就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成人也模仿。但小学生的模仿有着很大的盲目性,要加以引导。
(10)好胜心强,不服输。小学生没有什么失败的挫折和体会,常常表现得顽强、不服输。这是一种好的心理特征。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好奇心是激励小学生创造力的心理特点。()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先进生有何心理特点?应采取的教育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先进生的心理特点是: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应采取的教育措施:(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第3题:

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有:(1)儿童多动综合症;(2)学习困难综合症;(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4)儿童厌学症;(5)儿童强迫行为。 :

第4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乐于学习、工作;
(2)情绪乐观、稳定;
(3)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4)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5)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6)智力正常;
(7)人格完整;
(8)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第5题:

简述新闻写作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1)被记者内化了的新闻素材和外化了的新闻作品之间存在着量与质的区别。记者在新闻写作时的内化是指由体外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向智慧、意识方面进行转化的过程。记者在新闻写作时的外化则是指记者将内化了的新闻素材用语言或声音、画面转化为外部形式即新闻作品的过程。
(2)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新闻写作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新闻记者高智力的思维活动,如分析素材、取舍材料、确定报道角度等,思维活动是新闻记者写作新闻时不可缺少的心理过程。有的人从表象上将记者的新闻写作看做是对事实的客观记录,而非创造性劳动,这很容易导致业内人士对记者工作的误解,从而影响报道的质量。
(3)新闻作品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记者“本质力量的书”。记者心理的本质力量寓于其所特有的劳动产品即新闻作品之中,而由记者的劳动所构成的新闻作品是揭示记者心理本质的活书,是“打开了的心理学”。

第6题:

青少年阶段有哪些心理特点?


正确答案:

(1)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
(2)情绪、情感不仅丰富而且复杂,意志趋向成熟;
(3)自我意识发展趋于成熟;
(4)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5)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意义。

第7题:

小学生有哪些意志问题。


正确答案:1优柔寡断2不能克制自己3缺乏毅力4面对挫折.

第8题:

小学生气质辅导的措施有哪些?

A.巧妙地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

B.要善于及时矫正一些极端气质类型

C.善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不足之处

D.注意和防止一些极端气质类型小学生的病态倾向的发展


参考答案:ACD

第9题: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富于幻想。他们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受生活阅历的局限,想象力与现实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甚至把想象当作现实。如果不考虑这一心理特征,常常会被当作“说谎”、“欺骗”。对此。教师要充分理解。
(2)注意力水平有限。他们只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虽然随着年龄增大,注意力的稳定性和范围也不断发展,但总的来说注意力仍然有限,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3)无意识记忆占主要地位。虽然随着年级的升高,有意记忆明显发展,但整个小学阶段无意识记忆始终占主要地位。
(4)自我意识明确。小学生普遍具有独立个体的意识,十分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但他们的自我意识常常是主观的,不够客观、全面。
(5)形象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只能就事论事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和表面现象。随着学习活动的增多,虽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但总体上以形象思维为主。
(6)情绪、情感相对稳定但比较单纯。与幼儿和青春期学生相比,他的情绪、情感相对稳定,但也比较单纯。
(7)好奇。他们生活阅历少,什么都觉得新鲜,总想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老师要保护这种好奇心,千万不要扼杀这一可贵的心理特点。
(8)爱动。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又强,因此爱动控制自己的能力差,有时甚至丢三落四,顾此失彼,因此教师要充分理解。
(9)喜欢模仿。他们觉得好奇,就要模仿,他们认为值得尊重就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成人也模仿。但小学生的模仿有着很大的盲目性,要加以引导。
(10)好胜心强,不服输。小学生没有什么失败的挫折和体会,常常表现得顽强、不服输。这是一种好的心理特征。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

第10题:

疾病初期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否认与侥幸;抱怨与负罪感;恐惧与忧心忡忡;轻视或满足;陌生与孤独感;主导心理需要尊重和安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