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0岁。以急性白血病入院治疗2个月。今患儿皮肤出血点、瘀斑增多,静脉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实验室检查:血小板30×

题目
单选题
患儿,女,10岁。以急性白血病入院治疗2个月。今患儿皮肤出血点、瘀斑增多,静脉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实验室检查:血小板30×10/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1.0g/L,FDP增多,3P试验阳性。次日,患儿突然出现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四肢湿冷,意识模糊,血压60/45mmHg。根据临床表现应警惕该患儿可能出现()
A

溶血

B

贫血

C

颅内高压

D

脑栓塞

E

休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6岁,两周前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近日出现畏寒、发热,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并有大片瘀斑,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18×10/L,出血时间延长。对此患儿采取静脉输血治疗的目的是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贫血
C.供给血小板
D.输入抗体、补体
E.增加白蛋白

答案:C
解析:
静脉输血的适应证有: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时输注浓缩红细胞、血浆、白蛋白、严重感染输入新鲜血以补充抗体和补体、凝血功能障碍输注相关血液成分,可排除E。本题患者血小板减少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输血主要是补充供给血小板,因此C是正确答案,A、B、D错。解题关键:根据题意得知患者血小板减少,,输血目的就是补充血小板。

第2题:

患儿,女,2岁,因全身瘀点、瘀斑2天入院,查体:体温36.2℃,面部、躯干和四肢见较多出血点和瘀斑,肝脾未及。血常规:Hb122g/L,白细胞6.8×10/L,中性0.35,淋巴0.60,血小板62×10/L。护士在观察患儿病情时,尤应注意的是

A.有无鼻出血
B.有无血便
C.有无血尿
D.有无颅内出血
E.皮肤瘀点、瘀斑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患者血小板低且伴有皮肤出血症状,高热、失眠、情绪波动等均可增加患者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的危险,且颅内出血最为严重,危及生命。

第3题:

某患儿1岁,出生后常出现全身皮肤瘀点、瘀斑现象,近一个月来多次发生鼻出血,双亲为近亲婚配,家系中无类似出血情况。实验室检查发现,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正常,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降低,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Ⅱ b显著降低,基因诊断证实糖蛋白Ⅱ b(GPIb)基因错义突变。试简要解释以下问题。 (1)患儿 血小板计数正常,为什么出血时间会延长? (2)患儿出血时间延长,为什么凝血时间正常? (3)患儿为什么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降低?


答案:(1)生理性止血的第二个过程是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其中血小板的聚集是形成血小板止血栓重要的步骤。这一过程需要纤维蛋白原、Ca2+和血小板膜上GPⅡb/Ⅲa的参与。在未受刺激的静息血小板膜上的GPⅡb/Ⅲa并不能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在致聚剂的激活下,GPⅡb/Ⅲa分子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暴露,在Ca2+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可与之结合,从而连接相邻的血小板,充当聚集的桥梁,使血小板聚集成团。该患儿经基因诊断证实糖蛋白Ⅱb(GPⅡb)基因错义突变,GPⅡb蛋白显著降低,因而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不能及时形成血小板止血栓,造成出血时间延长。(2)血液凝固主要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从而形成血凝块。患儿的血小板计数正常,因此不影响血液的凝固,所以凝血时间正常。(3)ADP和凝血酶是生理性致聚剂,可引起血小板聚集。正常情况下,在致聚剂的激活下,血小板膜上的GPⅡb/Ⅲa分子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暴露,在Ca2+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可与之结合,从而连接相邻的血小板,充当聚集的桥梁,使血小板聚集成团。该患儿因糖蛋白Ⅱb(GPⅡb)基因错义突变而使GPⅡb显著降低,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所以该患儿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降低。

第4题:

患者女,28岁。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一年余,此次因巩固化疗再次入院。既往有输血史。经化疗后,病人出现鼻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月经不止。Hb70g/L,WBC1.8×109/L,PLT8×109/L,骨髓穿刺检查为骨髓抑制。给予止血和连续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治疗3天,出血不见好转,血小板不升。 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HLA抗体
  • B、HPA抗体
  • C、红细胞抗体
  • D、药物性抗体
  • E、HLA+HPA抗体

正确答案:A

第5题:

患者男性,36岁,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入院治疗。今日主管护士发现患者皮肤出血点和瘀斑增多,静脉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立即通知医生,并抽血送实验室急查,结果回报:血小板30×10/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1.0g/L,FDP增多,3P试验阳性。

为了控制病情,可立即采用的处理方法不包括
A.血浆置换
B.补充凝血因子
C.补充血小板
D.给予氨甲苯酸
E.给予低分子肝素

答案:A
解析:

第6题:

患儿,女,3岁。因全身瘀点、瘀斑2天入院,查体:体温36.2℃,面部、躯干和四肢见较多出血点和瘀斑,肝脾未及。血常规:Hb 122g/L。白细胞6.8×109/L,中性0.35,淋巴0.60,血小板62×109/L。护士在观察患儿病情时,尤应注意的是

A.有无血便
B.有无鼻出血
C.有无血尿
D.有无颅内出血
E.皮肤瘀点、瘀斑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患者血小板低且伴有皮肤出血症状,高热、失眠、情绪波动等均可增加患者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的危险,且颅内出血最为严重,危及生命。

第7题:

患儿,男性,8岁。两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近日出现畏寒、发热,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并有大片瘀斑,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18×10/L,出血时间延长。对此患儿采取静脉输血治疗的目的是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贫血
C.供给血小板
D.输入抗体、补体
E.增加白蛋白

答案:C
解析:

第8题:

男性,15 岁。因拔牙后出血不止 2 小时来院急诊,查体皮肤无出血点和瘀斑,拔牙处牙龈渗血不止,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最可能出现的异常是()

A 血管壁缺陷

B 血小板数量减少

C 血小板功能异常

D 凝血功能障碍

E 缺铁性贫血


【答案】D

第9题:

患儿,女,10岁。以急性白血病入院治疗2个月。今患儿皮肤出血点、瘀斑增多,静脉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实验室检查:血小板30×109/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1.0g/L,FDP增多,3P试验阳性。 患儿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血小板减少
  • B、缺乏凝血因子
  • C、纤维蛋白合成障碍
  • D、血管壁损伤
  • E、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正确答案:E

第10题:

患者女,28岁。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一年余,此次因巩固化疗再次入院。既往有输血史。经化疗后,病人出现鼻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月经不止。Hb70g/L,WBC1.8×109/L,PLT8×109/L,骨髓穿刺检查为骨髓抑制。给予止血和连续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治疗3天,出血不见好转,血小板不升。 目前最好的治疗是()

  • A、加大血小板输注量
  • B、单采血小板
  • C、去白单采血小板
  • D、HLA和血小板配型相合的血小板
  • E、紫外线照射血小板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