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4岁,1周前出现发热、食欲减退、腹胀等不适,自服"退热剂",无明显效果。查体:T39.8℃,P76次/分,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34岁,1周前出现发热、食欲减退、腹胀等不适,自服"退热剂",无明显效果。查体:T39.8℃,P76次/分,胸部可见3个2mm左右的皮疹,压之褪色,诊断为伤寒。此时病人不会出现的是()
A

肝肿大

B

意识障碍

C

听力减退

D

中毒性肝炎

E

再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50岁。患者于7天前出现发热、头痛、鼻塞。自服板蓝根颗粒剂等治疗,效果不明显。现患者仍发热,微恶风,汗少,鼻塞,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查体:T 36.2℃,P 76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清。舌红少苔,脉细数。辅助检查:白细胞10.2×10/L,中性粒细胞0.79。胸部X线片示未见异常。【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请与过敏性鼻炎相鉴别。


参考答案:一、西医诊断依据(1)发热伴头痛、鼻塞7天。(2)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清。(3)白细胞10.2×10/L,中性粒细胞0.79。二、西医鉴别诊断(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异常气味亦可引起发作,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消失。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本病还须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等鉴别。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1.中医辨证依据 阴虚内热故见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2.病因病机分析 素体阴虚,复感外邪,肺失宣降,营卫失和。四、入院诊断1.西医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中医疾病诊断 感冒。3.中医辨证诊断 阴虚感冒。五、中医治疗1.中医治法 滋阴解表。2.所选方剂名称 葳蕤汤加减。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玉竹20g、葱白15g、豆豉15g、桔梗15g、薄荷1Og、白薇1Og、大枣8g、甘草6g、竹叶1Og、天花粉10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1.一般治疗 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对症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银翘解毒片等。3.抗菌药物治疗 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等。4.抗病毒药物治疗 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

第2题:

患者,男,50岁。
患者于7天前出现发热、头痛、鼻塞。自服板蓝根颗粒剂等治疗,效果不明显。现患者仍发热,微恶风,汗少,鼻塞,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
查体:T36.2℃,P7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清。舌红少苔,脉细数。
辅助检查:白细胞10.2×10/L,中性粒细胞0.79。胸部X线片示未见异常。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过敏性鼻炎相鉴别。


答案:
解析: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发热伴头痛、鼻塞7天。
(2)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清。
(3)白细胞10.2×10/L,中性粒细胞0.79。
二、西医鉴别诊断
(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异常气味亦可引起发作,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消失。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本病还须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等鉴别。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 阴虚内热故见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 素体阴虚,复感外邪,肺失宣降,营卫失和。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中医疾病诊断 感冒。
3.中医辨证诊断 阴虚感冒。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 滋阴解表。
2.所选方剂名称 加减葳蕤汤。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玉竹20g、葱白15g、豆豉15g、桔梗15g、薄荷10g、白薇10g、大枣8g、甘草6g、竹叶10g、天花粉10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一般治疗 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对症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银翘解毒片等。
3.抗菌药物治疗 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等。
4.抗病毒药物治疗 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

第3题:

男性,29岁。发热7天,食欲减退、乏力、腹泻腹胀。起病后曾先后自服退热药、氨苄西林及喹诺酮类药物,发热仍不退。体检:腹部胀气,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血白细胞2.6×109/L.临床上高度怀疑伤寒,为进一步确诊,应检查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粪便培养

D.尿培养

E.肥达反应


正确答案:B
B

第4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50岁。患者于7天前出现发热、头痛、鼻塞。自服板蓝根颗粒剂等治疗,效果不明显。现患者仍发热,微恶风,汗少,鼻塞,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查体:T36.2℃,P7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清。舌红少苔,脉细数。辅助检查: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0.79。胸部X线片示未见异常。【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请与过敏性鼻炎相鉴别。


正确答案: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发热伴头痛、鼻塞7天。
(2)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清。
(3)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0.79。
二、西医鉴别诊断
(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异常气味亦可引起发作,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消失。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本病还须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等鉴别。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阴虚内热故见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素体阴虚,复感外邪,肺失宣降,营卫失和。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中医疾病诊断感冒。
3.中医辨证诊断阴虚感冒。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滋阴解表。
2.所选方剂名称葳蕤汤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玉竹20g、葱白15g、豆豉15g、桔梗15g、薄荷1Og、白薇1Og、大枣8g、甘草6g、竹叶1Og、天花粉10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一般治疗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对症治疗对乙酰氨基酚、银翘解毒片等。
3.抗菌药物治疗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等。
4.抗病毒药物治疗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

第5题:

患者男,30岁。6天前出现发热、食欲减退、腹胀,查体:T39.5℃,P75次/分,胸部可见3个皮疹,压之褪色,诊断为伤寒。为减轻患者的腹胀,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停食产气类食物
B.肛管排气
C.补钾
D.松节油腹部热敷
E.给予新斯的明

答案:E
解析:
新斯的明能兴奋胃肠平滑肌,易诱发或加重肠出血或肠穿孔。

第6题:

37岁妇女,孕34周,出现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腹胀、低热等不适,同时出现 尿色深黄,查体发现巩膜黄染,血ALT 140U,总胆红素2mg/dl,血压140/ 90mmHg,胎头浅定.,胎心140次/分。
以下哪项处理不适当
A.积极保肝治疗
B.积极治疗妊高征
C.积极控制病情后考虑终止妊娠
D.产时用宫缩剂,防止产后出血
E.产后鼓励母乳喂养


答案:E
解析: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处理原则是加强营养,积极保肝,注意 预防感染和产后出血。为预防母婴传播不宜母乳喂养

第7题:

患者,男性,34岁,1周前出现发热、食欲减退、腹胀等不适,自服退热剂,无明显效果。查:T39.8℃,P76次/分,胸部可见3个2mm左右的皮疹,压之褪色,诊断为伤寒。该患者的病变部位常见于

A.升结肠
B.横结肠
C.降结肠
D.乙状结肠
E.回肠

答案:E
解析:
伤寒的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其中以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及孤立淋巴滤泡病变最具特征性,形成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小溃疡,因此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第8题:

患者,男性,30岁,6天前出现发热、食欲减退、腹胀,查:T39.5℃,P75次/分,胸部可见3个皮疹,压之褪色,诊断为伤寒。为减轻病人的腹胀,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停食产气类食物

B、肛管排气

C、补钾

D、松节油腹部热敷

E、给予新斯的明


参考答案:E

第9题:

患者,男性,34岁,1周前出现发热、食欲减退、腹胀,查:T39.8℃,P76次/分,胸部可见3个2mm左右的皮疹,压之褪色,诊断为伤寒。为减轻病人的腹胀,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停食牛奶及糖类食物
  • B、补充钾盐
  • C、经肛管排气
  • D、松节油腹部热敷
  • E、给予新斯的明,以促进肠蠕动

正确答案:E

第10题:

患者,男性,32岁,持续发热9天,伴腹胀,便秘,不欲饮食。查体:心率68次/分,腹软,肝肋下2cm,白细胞正常,嗜酸性粒细胞为零,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下列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A、高热可用大剂量退热剂
  • B、因发热可进冷食
  • C、腹胀时仍可饮用牛奶
  • D、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热退后一周
  • E、如有便秘可用导泻药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