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幼儿亲社会行为。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幼儿亲社会行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发展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特点
①亲社会倾向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就可以看到,如对他人的困境表示或做出哭泣反应。关于早期分享的研究发现,将玩具出示或递给不同的成人(母亲、父亲或陌生人)在1岁半的儿童中是很常见的行为。并且这种分享活动不要求鼓励、引导和奖赏。1岁半左右的孩子,不仅接近有困难的人,而且提供特定的帮助。
②幼儿的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如:4~5岁时分享观念增强,表现为不会均分到会均分。5~6岁时分享水平提高,表现为慷慨行为的增多。在幼儿的同伴交往中,这种现象也很明显。
(2)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①移情。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内在因素,指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机。其作用表现在:第一,移情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导致亲社会行为;第二,移情可以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
影响幼儿移情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第一,家庭教育因素,早期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移情能力形成至关重要;第二,同伴交往,同伴交往中的认知冲突对孩子移情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第一,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一方面是榜样的作用,父母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第二,同伴相互作用,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社会生活环境。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儿童具体生活环境来起作用,因为孩子是生活在具体的家庭和同伴环境中。亲社会行为受社会文化以及电视媒介等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幼儿个性的形成,表现为()。

A.自我的发展

B.侵犯行为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性别角色的发展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攻击性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性别行为

D.人际关系


参考答案:B

第3题:

亲社会行为的促进有哪些方法()

A、增加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B、提供亲社会行为的榜样

C、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D、提供亲社会行为的强化


参考答案:A,B,C

第4题:

试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1)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分两个阶段:
①亲社会行为的萌芽阶段(2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已表现出初步的分享、援助等行为。
②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分享行为有所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各性差异。
(2)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生活环境,如社会文化、电视媒介等。
②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如家庭、同伴相互作用等。
③移情。

第5题:

帮助幼儿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亲社会行为最多的幼儿来自未开化社会,而西方社会幼儿亲社会行为得分较低。()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在幼儿亲社会行为中,最为常见的是()。

A、合作行为

B、分享行为

C、助人行为

D、安慰行为


参考答案:A

第8题:

幼儿下面的()行为是亲社会

A、攻击

B、嘲讽

C、漫骂

D、援助


参考答案:D

第9题:

幼儿亲社会行为中发展频率最多的是()。

A.抚慰行为
B.合作行为
C.分享行为
D.谦让行为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2010年幼儿园和小学出现的弑杀儿童的案件属于什么攻击行为()

  • A、反社会的攻击行为
  • B、社会认可的攻击行为
  • C、亲社会的攻击行为
  • D、无意识行为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