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职业、年龄、收入等基本信息
交易的可疑特征
客户的历史交易情况
关联客户基本信息和交易情况
第1题:
按照《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对通过交易检测标准筛选出的交易进行人工分析,确认可疑交易的,应当在可疑交易报告李有忠完整记录对客户身份特征、交易特征或行为特征的分析过程。()
第2题:
A、身份背景
B、评级信息
C、风险事件
D、历史案例
第3题:
A.重新识别、调查客户身份,包括客户的职业、年龄、收入等信息
B.采取合理措施核实客户实际控制人或交易实际受益人,了解法人客户的股权或控制权结构
C.调查分析客户交易背景、交易目的及其合理性,包括客户经营状况和收入来源、关联客户基本信息和交易情况、开户或交易动机等
D.对客户全部交易情况进行详细审查,判断客户交易与其业务、风险状况、资金来源等是否相符
第4题:
金融机构应当对通过交易监测标准筛选出的交易进行人工分析、识别,并记录分析过程;不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的,应当记录分析排除的合理理由;确认为可疑交易的,应当在可疑交易报告理由中完整记录对客户身份特征、交易特征或行为特征的分析过程。
第5题:
A.重新识别、调查客户身份,包括客户的职业、年龄、收入等信息
B.采取合理措施核实客户实际控制人或交易实际受益人,了解法人客户的股权或控制权结构
C.调查分析客户交易背景、交易目的及其合理性,包括客户经营状况和收入来源、关联客户基本信息和交易情况、开户或交易动机等
D.整体分析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对客户全部开户及交易情况进行详细审查,判断客户交易与客户及其业务、风险状况、资金来源等是否相符
E.涉嫌利用他人账户实施犯罪活动的,与账户所有人核实交易情况
第6题:
金融机构应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等反洗钱义务。
A、大额交易报告
B、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
C、可疑交易报告
第7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8题:
A、重新识别客户身份,包括:证件、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收入;若客户为企业主,同时互联网核查其企业经营状态,并互联网检索是否涉及负面报道;
B、调查交易目的及其合理性;
C、核查历史交易记录,包括:投保、保全、理赔记录,涉及产品类型、交易金额、业务类型、保单状态、续费情况等;
D、整体分析判断:客户交易与客户及其业务、风险状况、资金来源等是否相符,综合评估是否涉及洗钱风险
第9题:
对可疑类客户采取哪些风险控制措施
A.与可疑类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应当采取标准型尽职调查措施识别客户身份,并按照本机构特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办理
B.在可疑类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应当全面了解客户的信息,加强监控其日常各项交易情况和操作行为
C.对于可疑类客户,以后应当对其身份信息以及资金交易状况进行审核,审核频率应高于关注类客户,并根据结果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
D.可疑类客户及其金融交易活动如在风险等级评定周期内再出现可疑交易,应持续进行报告
第10题:
下列哪些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要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