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口的某类农产品数量激增,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类农产品数量最多,导致我国同类农产品的生产遭受实质损害。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题目
单选题
我国进口的某类农产品数量激增,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类农产品数量最多,导致我国同类农产品的生产遭受实质损害。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

我国启动保障措施调查,应以国内有关生产者申请为前提

B

我国只能对已经进口的甲国农产品采取保障措施

C

甲国企业如果进行价格承诺,则我国不得采取保障措施

D

我国如果采取保障措施,最长期限不超过10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上一年相比,2005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有所上升,进口额有所下降

B.2004年前三季度的任何月份,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均低于20亿美元

C.2004-2005年,每年的2月份的农产品的出口额均低于当年农产品的平均月出口额

D.2004-2005年,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正确答案:C
 2005年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均比上一年有所上升,A错;2004年前三季度的任何月份,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均低于20亿美元,B项错误;C是正确的;D明显错误。

第2题:

农产量供给量的来源有( )。

A.国内当年生产的可供出售的农产品数量

B.当地社会农产品储存量

C.农产品进口量

D.农产品出口量

答案:A,B,C
解析:
农产量供给量的来源有国内当年生产的可供出售的农产品数量、当地社会农产品储存量、农产品进口量。

第3题: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满足下列哪些条件,商务部才可决定采取保障措施?

A.进口产品数量增加

B.进口产品数量增加是出口方倾销或补贴的结果

C.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D.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国内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威胁


正确答案:CD

第4题:

所谓的农产品品质,实质上指的是农产品质量。其中()是农产品的物质基础和核心,()是农产品的外在客观要求。


正确答案:营养品质;商业品质

第5题:

多国进口到中国的某种新闻纸数量激增,导致中国同类新闻纸的生产企业遭受实质损害,经查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新闻纸的数量最多。依我国相关立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遭受实质损害的中国企业可向有关部门申请保障措施的调查
B.中国有关部门可仅对甲国的新闻纸采取保障措施,因为来自该国的该种新闻纸最多
C.如采取保障措施,措施针对的新闻纸范围应当与调查范围相一致
D.如甲国企业同意进行价格承诺,则可避免被中国采取保障措施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保障措施。A对,本题针对的是数量激增,属于采取保障措施的情形。B错,依《保障措施条例》第22条,“保障措施应当针对正在进口的产品实施,不区分产品来源国(地区)”,即保障措施不区分来源。C对,依《保障措施条例》第22条和第29条,保障措施的调查针对所有来源的进口产品,其适用范围应与调查范围保持一致。D错,保障措施中没有价格承诺。

第6题:

出口到中国的某种电子产品数量激增,导致中国相关的生产企业遭到实质损害,据商务部调查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设备数量最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任何一个受到影响的国内生产者可向中国商务部提出启动保障措施调查主要产业

B.中国有关部门可仅对已经进口的甲国材料实施保障措施正在

C.如果甲国企业进行价格承诺,则可避免被中国采取保障措施不可

D.采取保障措施的范围应与调查的范围一致


参考答案:D

第7题:

应我国相关企业的申请,商务部对来自甲国的钢材进行了保障措施调查,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障措施调查的启动即可应相关主体的申请,也可以由商务部主动发起
B.保障措施针对的数量增加包括绝对增加和相对增加
C.如果相关进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则不应再适用保障措施
D.启动保障措施的条件是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实质损害威胁

答案:A,B
解析:
选项A正确。根据我国《保障措施条例》的规定,保障措施调查的发起方式也有两种:依申请或者商务部主动发起。选项B正确。根据我国《保障措施条例》的规定,实施保障措施的条件之一为数量增加,这种增加既包括绝对增加也包括相对增加。选项C错误。《保障措施条例》中并没有关于承诺的任何规定。选项D错误。《保障措施条例》中关于损害的规定与反倾销和反补贴中的损害都不相同,必须达到“严重”的程度才可以。

第8题:

进口到中国的某种化工材料数量激增,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化工材料数量最多,导致中国同类材料的生产企业遭受实质损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中国有关部门启动保障措施调查,应以国内有关生产者申请为条件 

B.中国有关部门可仅对已经进口的甲国材料采取保障措施 

C.如甲国企业同意进行价格承诺,则可避免被中国采取保障措施 

D.如采取保障措施,措施针对的材料范围应当与调查范围相一致 


D

  【考点】反倾销措施

  【解析】选项A错误。《反倾销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在特殊情形下,商务部没有收到反倾销调查的书面申请,但有充分证据认为存在倾销和损害以及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可以决定立案调查。选项B错误。《保障措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保障措施应当针对正在进口的产品实施,不区分产品来源国(地区)。选项C错误。保障措施中不存在价格承诺问题,只有反倾销与反补贴中存在价格承诺。选项D正确。决定采取保障措施的,其范围应当为经调查确定存在倾销威胁的进口产品

 

第9题:

我国有机农产品执行的标准丰要是()的标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机农产品标准
  • B、出国标准
  • C、进口国标准
  • D、欧美标准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

  • A、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 B、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
  • C、生产经营者有供应能力
  • D、农民生产农产品的数量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