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肝硬化产生腹水的机制。

题目
问答题
试述肝硬化产生腹水的机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肝静脉回流受阻,以致肝淋.巴生成增多,过多淋巴经肝表面和肝门溢至腹腔,形成腹水。
(2)门静脉高压造成所属毛细血管血压升高,肠壁及肠系膜水肿,继而水肿液漏入腹腔内。
(3)大量腹水形成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导致继发性钠水潴留,加重腹水形成。
(4)肝硬化时,肝功能障碍导致清蛋白合成减少,发生低蛋白血症,也能促进腹水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肝硬化患者腹水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腹水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300mmH2O时,腹腔内脏血管内静水压增高,致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②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23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③淋巴液生成过多:肝静脉流出道受阻时,肝淋巴液生成过多,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可渗出至腹腔;④其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和抗利尿激素增多致水、钠重吸收增加,使水钠潴留,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使肾血流量降低、排钠和排尿减少。

第2题:

试述肝硬化产生腹水的机制。


正确答案:1肝静脉回流受阻,以致肝淋巴生成增多,从肝表面和肝门溢.2门静脉高压造成肠壁及肠系膜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大量液体漏入腹腔;3大量腹水形成后,循环血量减少导致继发性水、钠潴留,加重腹水形成;4肝功能障碍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导致低蛋白血症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促进腹水形成。

第3题:

简述门脉性肝硬化晚期腹水形成的机制。


正确答案:门脉性肝硬化晚期出现腹水是由于:(1)门静脉系统淤血,引起肠及肠系膜的毛细血管内压升高,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水分和血浆蛋白漏出;(2)肝细胞受损,合成白蛋白减少,以及消化不良引起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3)肝功能降低,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的灭活作用减弱,其血中水平升高而致水钠潴留;(4)小叶下静脉受压和中央静脉的管腔闭塞,使肝窦内压升高,淋巴液生成增多,部分可经肝表面漏入腹腔。

第4题:

试述肝硬化腹水浓缩回输的方法及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方法:放出腹水5000毫升,经超滤或透析浓缩成500毫升后,回输至病人静脉内,从而减轻水钠潴留,并可提高血浆清蛋白浓度,增加有效血容量,改善肾血液循环,以减轻腹水。不良反应:发热、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第5题:

肝硬化腹水产生的机制为

A、脾功能亢进

B、血浆清蛋白增多

C、门静脉压力增高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参考答案:C

第6题:

肝硬化腹水产生的机制不包括

A:脾功能亢进

B:肾小球滤过减少

C:血清白蛋白减少

D:门静脉内压增高

E:醛固酮分泌增多


正确答案:A
解析: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因素①门静脉压力增高②低清蛋白血症③肝淋巴液生产过多④抗利尿激素生成过多和肾脏因素。

第7题:

肝硬化腹水产生的机制为( )。


正确答案:C

第8题:

肝硬化腹水产生的机制为

A、脾功能亢进

B、血浆清蛋白增多

C、门静脉压力增高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肾小球滤过增加


参考答案:C

第9题:

肝硬化腹水产生的机制为

A、脾功能亢进

B、血浆蛋白增多

C、门静脉压力增高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肾小球滤过增加


参考答案:C

第10题:

简述肝硬化腹水的机制。


正确答案: (1)肝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肝淋巴液生成增多。
(2)门静脉高压造成所属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
(3)大量腹水时有效循环血量和肾血流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激肽-缓激肽系统活性降低,心钠素活性降低,前列腺素A、E分泌减少,导致继发性钠水潴留。
(4)肝功能障碍,白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5)肝脏对舒血管活性物质灭活能力降低,5-羟色胺增多,门静脉高压时腹腔内脏血管大量淤血,有效血容量减少,肾脏灌注量也随之降低,钠水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