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把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多少称为发热。()。

题目
单选题
临床上常把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多少称为发热。()。
A

0.2℃

B

0.5℃

C

1.0℃

D

1.5℃

E

2.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有关发热概念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体温超过正常值0.5℃

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

C、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D、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的体温升高

E、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体温升高


正确答案:D

第2题:

下列有关发热概念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体温超过正常值0.5℃

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

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

D、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

E、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所致


参考答案:D

第3题:

有关发热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所致

B.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

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

D.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

E.体温超过正常值0.5℃


正确答案:D

第4题:

临床上所说的发热通常是指动物所测得的实际体温比正常值高()

  • A、0.5℃
  • B、1.0℃
  • C、1.5℃
  • D、2.0℃
  • E、3.0℃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下列有关发热概念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体温超过正常值0.5℃
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
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
D.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
E.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所致

答案:D
解析: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热是由外源性或内源性的物质刺激机体产生和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内生致热原),后者间接或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将体温上调;致热性细胞因子同时还作用于其他靶细胞,产生一系列内分泌、免疫和生理功能的改变以及头昏、乏力、厌食、恶心等症状。1.外致热原 (1)细菌 G+菌 全菌体及其代谢产物 G-菌 全菌体、肽聚糖和内毒素 分枝菌 全菌体及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2)病毒 全病毒体和其所含的血细胞凝集素 (3)真菌 全菌体及菌体内所含的荚膜多糖和蛋白质 (4)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 溶血素和细胞毒因子 回归热螺旋体 代谢裂解产物 梅毒螺旋体 外毒素 (5)疟原虫 裂殖子和代谢产物  2.体内产物(1)抗原抗体复合物 (2)类固醇 (3)内生致热原: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1)体温调节中枢。  (2)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血脑屏障、下丘脑终板血管器、肝迷走神经。  (3)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4)中枢发热介质:正调节介质与负调节介质。

第6题:

有关发热本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超过正常值0.5℃

B、临床上常见的病理过程

C、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

D、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

E、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引起


参考答案:D

第7题:

临床上所说的发热通常是指动物所测得的实际体温比正常值高()。

A.O.5℃

B.1.0℃

C.1.5℃

D.2.0℃

E.3.0℃


参考答案A

第8题:

下列有关发热叙述错误的是

A.由体温调节中枢定点上移引起的体温升高

B.凡能刺激机体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的物质都称为发热激活物

C.多数发热性疾病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引起的

D.发热可分为三个时相: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E.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正确答案:E
凡能刺激机体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的物质都称为发热激活物;发热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定点上移引起的体温升高,可分为三个时相: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多数发热性疾病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引起的。不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第9题:

临床上常把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多少称为发热。()。

  • A、0.2℃
  • B、0.5℃
  • C、1.0℃
  • D、1.5℃
  • E、2.0℃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在临床上常把38℃~39℃体温称为()

  • A、低热
  • B、中等热
  • C、高热
  • D、过高热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