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企业甲在境外进行了股权投资,相关投资结构及持股比例为:   境内居民企业甲持有境外A国企业乙50%股权,境外A国企业乙持有境外B国企业丙30%股权。   当年经营及分配状况如下:   (1)B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2%。   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800万元,丙企业将部分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2)A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   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该应纳税所得总额已包含投资收益还原计算的间接税款)1000万元,其中来自丙企业的投资收益

题目
我国居民企业甲在境外进行了股权投资,相关投资结构及持股比例为:
  境内居民企业甲持有境外A国企业乙50%股权,境外A国企业乙持有境外B国企业丙30%股权。
  当年经营及分配状况如下:
  (1)B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2%。
  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800万元,丙企业将部分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2)A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
  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该应纳税所得总额已包含投资收益还原计算的间接税款)1000万元,其中来自丙企业的投资收益100万元,按照12%的税率缴纳B国预提所得税12万元;
  乙企业在A国享受税收抵免后实际缴纳的税款180万元,乙企业将全部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3)居民企业甲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其来自境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400万元。
  问题1:判断企业乙分回企业甲的投资收益能否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并说明理由。
问题2:判断企业丙分给企业甲的投资收益能否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并说明理由。
问题3:计算企业乙所纳税额属于由企业甲负担的税额。
问题4:计算企业甲取得来源于企业乙投资收益的抵免限额。
问题5:计算企业甲取得源于企业乙投资收益的实际抵免限额。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企业乙可以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因为企业甲对企业乙的持股比例为50%,达到了20%的要求。
2.企业丙不能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因为企业甲对于企业丙的持股比例为15%(50%×30%),未达到20%的要求。
3.由企业甲负担的税额=(180+12+0)×404÷808=96(万元)。
  实际缴纳的税款180万元;缴纳B国预提所得税12万元,丙不能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
  企业乙的税后利润为:1000-180-12=808(万元)
  企业甲对企业乙的持股比例为50%,故分得404万元;
4.企业甲应纳税总额=(2400+404+96)×25%=(2400+500)×25%=725(万元);
  抵免限额=725×500÷2900=125(万元)。
5.可抵免境外税额=96+404×10%=136.4(万元);136.4>125,实际抵免额为125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某居民公司(母公司),在甲国设立一个分公司,构成所在国的常设机构,需自主申报缴纳甲国所得税;在乙国设立一个全资子公司。某年母公司核算的甲国分公司税后营业利润95万元,甲国企业所得税率20%、预提所得税率5%;取得乙国公司分回的利润360万元,乙国公司的当年利润缴纳乙国企业所得税200万元,当年税后利润的50%用于分配,乙国预提所得税率10%。
  要求:计算母公司来源于甲、乙两国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


答案:
解析:
(1)还原来自甲国的税前所得
  甲国预提所得税前所得=95÷(1-5%)=100(万元);
  来源于甲国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100÷(1-20%)=125(万元)。
  (2)还原来自乙国的税前所得
  乙国预提所得税前所得=360÷(1-10%)=400(万元);
  乙国所得间接负担的企业所得税=200×50%=100(万元);
  来源于乙国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400+100=500(万元)。

第2题:

我国居民企业A在境外进行了投资,相关投资架构及持股比例如下图:



2018年经营及利润分配情况如下:
(1)乙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C企业税前应纳税所得额为800万元,假定税后利润为800万元,税后利润按投资比例全额分配。
(2)甲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2%,B企业来自于甲国的应纳税所得额为700万元,将税后利润的一半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3)居民企业A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来自境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万元。
已知:甲国境外所得的税收抵免政策同我国一致。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居民企业A应缴纳的境内企业所得税为( )万元。

A.287
B.322.8
C.368.75
D.300

答案:D
解析:
居民企业A取得境外B企业的投资收益=860×50%×50%=215(万元)
直接负担的税额(应缴纳预提所得税)=215×12%=25.8(万元)
间接负担的税额=(700×30%+30+100)×50%×50%=85(万元)
可抵免境外税额=直接负担的税额+间接负担的税额=25.8+85=110.8(万元)
抵免限额=(215+85)×25%=75(万元)
可抵免境外税额大于抵免限额,实际可以抵免75万元。
居民企业A取得来自B企业的投资收益在我国无需补税。
居民企业A应纳税额=1200×25%+75-75=300(万元)

第3题:

甲公司为中国居民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拥有境外A国乙公司60%的表决权股份。2018年,甲公司取得来自中国境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万元,乙公司当年在A国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0万元,适用20%的所得税税率,乙公司决定从税后利润中拿出150万元按投资比例进行分配,甲公司可分得90万元。另外,A国对非居民企业来自该国的股息所得征收10%的预提所得税。上述税款已按规定缴纳至A国,不考虑其他事项,则甲公司2018年应向中国缴纳企业所得税额( )万元。

A.250
B.253.38
C.275
D.256.25

答案:A
解析:
境内所得应纳企业所得税=1000×25%=250(万元)
境外所得抵免限额=90÷(1-20%)×25%=28.13(万元)
境外所得实际已纳税额=90÷(1-20%)×20%+90×10%=31.5(万元)
实际抵免税额为28.13万元,境外所得无需补税。
甲公司2018年应向中国缴纳企业所得税额250万元。

第4题:

(2019年)我国某居民企业在甲国设立一家分公司,在乙国设立一家持股80%的子公司,2018年该企业申报的利润总额4000万元,相关涉税资料如下。
  (1)甲国分公司按我国税法确认的销售收入300万元,销售成本500万元。
  (2)收到乙国子公司投资收益1900万元,子公司已在乙国缴纳企业所得税1000万元,子公司当年税后利润全部分配,乙国预提所得税率5%。(注:该居民企业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无纳税调整金额,境外已纳税额选择分国不分项抵免方式)。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该居民企业来源于子公司投资收益的可抵免税额是( )万元。

A.800
B.500
C.1100
D.900

答案:D
解析:
可抵免税额=1900÷(1-5%)×5%+1000×80%=900(万元)

第5题:

(2019年)我国某居民企业在甲国设立一家分公司,在乙国设立一家持股80%的子公司,2018年该企业申报的利润总额4000万元,相关涉税资料如下。
  (1)甲国分公司按我国税法确认的销售收入300万元,销售成本500万元。
  (2)收到乙国子公司投资收益1900万元,子公司已在乙国缴纳企业所得税1000万元,子公司当年税后利润全部分配,乙国预提所得税率5%。(注:该居民企业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无纳税调整金额,境外已纳税额选择分国不分项抵免方式)。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该居民企业子公司境外所得税的抵免税额是( )万元。
 

A.450
B.425
C.700
D.650

答案:C
解析:
抵免限额=2800×25%=700(万元),可抵免税额900万元,实际抵免税额为700万元。

第6题:

境内居民企业甲公司在A国设立了一个100%控股的子公司乙公司,乙公司持有B国的丙公司30%的股权,假设丙公司应纳税所得总额和税前利润均为1250万元,适用税率20%,无投资收益和缴纳预提所得税项目。当年丙公司在B国缴纳企业所得税为250万元,丙公司将当年税后利润1000万元全部分配,则丙公司已纳税额应由乙公司负担的税额为( )万元。

A.115
B.145
C.100
D.75

答案:D
解析:
本层企业所纳税额属于由一家上一层企业负担的税额=(本层企业就利润和投资收益所实际缴纳的税额+符合规定的由本层企业间接负担的税额)×本层企业向一家上一层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本层企业所得税后利润额=(250+0+0)×(300÷1000)=75(万元)

第7题:

我国居民企业甲在境外进行了投资,相关投资架构及持股比例如下图:

18年经营及分配状况如下:
(1)B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2%,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800万元,丙企业将部分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2)A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该应纳税所得总额已包含投资收益还原计算的间接税款)1000万元。其中来自丙企业的投资收益100万元,按照12%的税率缴纳B国预提所得税12万元,乙企业在A国享受税收抵免后实际缴纳税款180万元,乙企业将全部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3)居民企业甲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其来自境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4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企业甲取得来源于企业乙投资收益的实际抵免额为( )万元。

A.96
B.101
C.125
D.136.4


答案:C
解析:
境外所得税总额=96+808×50%×10%=136.4(万元)
则企业甲取得来源于企业乙投资收益的实际抵免额为125万元。

第8题:

我国居民企业A在境外进行了投资,相关投资架构及持股比例如下图:



2018年经营及利润分配情况如下:
(1)乙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C企业税前应纳税所得额为800万元,假定税后利润为800万元,税后利润按投资比例全额分配。
(2)甲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2%,B企业来自于甲国的应纳税所得额为700万元,将税后利润的一半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3)居民企业A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来自境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万元。
已知:甲国境外所得的税收抵免政策同我国一致。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符合居民企业A分回的投资收益适用间接抵免持股条件的企业是( )。

A.仅B企业
B.仅C企业
C.B企业和C企业都符合
D.B企业和C企业都不符合

答案:C
解析:
企业B和企业C分回的投资收益都符合居民企业A间接抵免的持股条件。企业B作为居民企业A持股的第一层外国企业,直接持股比例为50%,达到20%以上的要求。企业C作为居民企业A持股的第二层外国企业,第一层外国企业B持有企业C50%的股权,在20%以上,并且居民企业A对企业C的持股比例为25%(50%×50%),达到20%以上的要求。

第9题:

中国居民企业丙在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丙企业核算的2018年度境内外所得如下:
(1)境内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万元;
(2)在甲国设有一不具备独立法人地位的分公司,2018年度,该分公司实现税前所得200万元,分公司适用3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但因处在甲国税收减半优惠期而向甲国政府实际缴纳所得税30万元,当年分公司所得未分回我国;
(3)在乙国设有一全资子公司,2018年度从该子公司分回税后所得323万元,乙国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乙国预提所得税的税率为5%。
(其他相关资料:甲国、乙国和我国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规定一致;我国与甲国和乙国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中有饶让条款;丙企业选择不分国不分项抵免方法)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丙企业来自乙国子公司的所得被扣缴的预提所得税为( )万元。

A.20
B.17
C.60
D.10

答案:B
解析:
丙企业来自乙国子公司的所得被扣缴的预提所得税=323÷(1-5%)×5%=17(万元)。

第10题:

我国居民企业甲在境外进行了投资,相关投资架构及持股比例如下图:

18年经营及分配状况如下:
(1)B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2%,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800万元,丙企业将部分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2)A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该应纳税所得总额已包含投资收益还原计算的间接税款)1000万元。其中来自丙企业的投资收益100万元,按照12%的税率缴纳B国预提所得税12万元,乙企业在A国享受税收抵免后实际缴纳税款180万元,乙企业将全部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3)居民企业甲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其来自境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4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企业甲取得来源于企业乙投资收益的抵免限额为( )万元。

A.96
B.101
C.125
D.136.4

答案:C
解析:
企业甲取得的境外所得总额=808×50%+96=500(万元)
企业甲取得的境内外所得总额=500+2400=2900(万元)
企业甲总应纳税额=2900×25%=725(万元)
抵免限额=725×500÷2900=125(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