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的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题目
针对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的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二元一次方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2)设计一个与二元一次方程有关的例题,并说明你的设计意图。
(3)举例写出几个适合本节课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回顾本书第六章第5节的有关例题、习题,你能通过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获得问题的解答吗?


例如已知一次函数经过的两点,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问题,其实质就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

第2题: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以内;
(2)讲解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3)根据讲解的需要适当板书;
(4)结合例子归纳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及步骤。
答辩题目
1.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些解法?
2.你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
注:图片节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09页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四)小结作业
小结:重点回顾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及步骤。
作业:思考练习题中的两个方程组是否有其他的求解方法。
【板书设计】

第3题:

数学心智技能是顺利完成数学任务心智活动方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初中数学“分式”包括三方面教学任务:分式、分式的运算、分式方程。

针对上述内容,请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分数”在分式教学中的作用。(8分)

(2)设计三道分式方程题。(8分)

(要求:①分式方程能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②三道分式方程题逻辑联系紧密;③三道分式方程题,由易到难,体现教学要求;④说明你的设计意图)

(3)指出解分式方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4分)

(4)分析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并设计一道相应的训练题。(10分)


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数学教学设计内容。

第一:把握题干,将题目涉及相关理论进行完善并完整论述;第二:根据对教材的分析,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片段。

第5题:

初中数学《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上午 湖北省黄石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要有板书,试讲十分钟左右;
(2)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3)学生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
答辩题目
1.本节课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2.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些解法?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篮球比赛规则规定: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在中学生篮球联赛中,某球队赛了12场,共得20分,则该球队赢了几场?输了几场?
提问:对于这样有两个未知数的一道题,我们可以如何列式解决呢?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所以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小组讨论法和讲解法、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在探索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加减消元,代入消元。

第6题:

综合型激励理论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其中表示的是( )

A.任务结果激励
B.任务内在激励
C.任务完成的效价
D.任务完成激励

答案:A
解析:

第7题: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陕西省西安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初中数学《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基本要求:
(1) 要有板书;
(2 )试讲十分钟左右;
(3) 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4) 学生掌握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答辩题目
1.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涉及到了什么数学思想?
2 如何引导学生熟练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答案:
解析:

第8题:

下列各项,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是( )。

A.疾病的治疗方法

B.药品的生产方法

C.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

D.毒品的制造方法

E.二元一次方程的计算方法


正确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核点为可以授子专列权的范围。专利是指专利法保护的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即专利权。本题B项和C项属于专利权的范围。

第9题: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2.这节课设置的互动很多,你认为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在哪里?


答案:
解析:
1.
函数和方程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通过函数图像可以直观地表示方程的解或解集的含义。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一次方程,则可以把解一元一次方程理解为已知一次函数的函数值求对应的自变量的值;用函数的观点看二元一次方程,则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集就是一次函数的图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就是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
2.
本节课我先后设置了递进式提问、练习题、生生相互问答等互动形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要求。递进式提问放在导入环节,帮助学生回顾旧知,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我在黑板上写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也能帮助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概念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练习题放在巩固环节,帮助学生发现事实上再许多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都有一次函数关系。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来加深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理解。生生相互问答放在小结环节,帮助学生在回顾课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方式总结自己的收获。

第10题:

以初中阶段的函数概念为例,阐述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如何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答案:
解析:
数学中有一些重要内容、方法、思想是需要学生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的,如分数、函数、概率、数形结合、逻辑推理、模型思想等。因此,教材在呈现相应的数学内容与思想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积累,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螺旋上升是指在深度、广度等方面都要有实质性的变化,即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要求。
例如,函数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数学概念之一,本标准在三个学段中均安排了与函数关联的内容目标,希望学生能够逐渐加深对函数的理解。因此,教材对函数内容的编排应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分阶段逐渐深化。依据内容标准的要求,教材可以将函数内容的学习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一些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数量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探索其中的变化规律及基本性质,尝试根据变量的对应关系作出预测,获得函数的感性认识。
第二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函数的定义,并研究具体的函数及其性质,了解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借助函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等,使得学生能够在操作层面认识和理解函数。
第三阶段.了解函数与其他相关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例如函数与方程之间、函数与不等式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一般性地了解函数的概念。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