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六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的28名学生的测验成绩为87.5,s=10。问该校学生计算能力成绩与全地区相比,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

题目
某地区六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的28名学生的测验成绩为87.5,s=10。问该校学生计算能力成绩与全地区相比,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

A.差异显著
B.该校学生计算能力高于全区
C.差异不显著
D.该校学生计算能力低于全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资料,回答第 76~85 题。

某学校进行一次英语测验,为了解学生的考试情况,随机重复抽选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得到如表7—1所示的资料。

根据学校规定,成绩达到80分以上为优秀,试以95.45%(t=2)的可靠性估计该校学生英语考试的平均成绩的范围及优秀率的范围。

第 76 题 本题计算平均数应采用的公式为( )。


正确答案:AC

第2题:

某校举行了“环保知识竞赛”,为了解本次竞赛成绩情况,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



(1)求a、b、c的值及随机抽取一考生其成绩不低于70分的概率;
(2)按成绩分层抽样抽取20人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并从中指派2名学生担任负责人,



答案:
解析:
解:(1)c=1.00-0.05-0.20-0.30-0.10=0.35,



n=5+b+35+30+10=100. 由频率分布表可得成绩不低于70分的概率为:
P=0.35+0.30+0.10=0.75.
答:a=100,b=20,c=0.35,随机抽取-考生,其成绩不低于70分的概率是0.75.
(2)由题(1)可知,成绩低于70分的概率为0.25.
∴按成绩分层抽样的抽取20人时,“成绩低于70分”的应抽取5人.

第3题:

某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分为0.5,则这名小学生的成绩 ( )

B.低于平均分

A.高于平均分

C.等于平均分

D.没法确定


正确答案:A

第4题:

已知某市高三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28名高三学生,其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为87.5分,标准差为10分,该校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全市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关系是()

A.差异显著
B.该校学生的数学成绩高于全市
C.差异不显著
D.该校学生的数学成绩低于全市

答案:C
解析:
推断统计;假设检验。 题目为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其中,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应进行f检验。

第5题:

设某次考试的学生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从中随机地抽取36位考生的成绩,算得平均成绩为66.5分,标准差为15分,问在显著性水平为0.05下,是否可以认为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平均成绩为70分?并给出检验过程.
  附表:t分布表


答案:
解析:
【详解】设该次考试的考生成绩为X,则X~N(μ,σ^2).把从X中抽取的容量为n的样本均值记为,样本标准差记为S.本题就是要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检验假设H0:μ=70;H1:μ≠70.
由于σ^2未知,故用t检验,选用检验统计量.T=现在μ0=70,n=36.
拒绝域为
,算得

所以接受假设H0:μ=70,即在显著水平0.05下,可以认为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平均成绩为70分.

第6题:

某校高三年级学生共1000人参加考试,将1000份试卷编好号码后。从中随机抽取30份计算平均成绩,此种抽样方法为(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正确答案:A

第7题:

某教学管理数据库中,学生、课程关系模式分别为:S(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电话),关系S的主键为学号;C(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关系C的主键为课程号。假设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学生选择;一旦学生选择某门课程必定有该课程的成绩。由于学生与课程之间的‘选课”联系类型为(),所以对该联系()。
查询“软件工程”课程的平均成绩、最高成绩与最低成绩之间差值的SQL语句如下:
SELECT AVG(成绩)AS平均成绩,(62)
FROM C,SC
WHERE C.课程名=’软件工程’AND C.课程号=SC.课程号;

A.差值AS MAX(成绩)-MIN(成绩)
B.MAX(成绩)-MIN(成绩)AS差值
C.差值IN MAX(成绩)-MIN(成绩)
D.MAX(成绩)-MIN(成绩)IN差值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关系数据库及SQL基础知识。
根据题意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学生选择”,故学生“选课”的联系类型为n:m。
学生“选课”的联系类型为n:m,故需要构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且关系模式应有学生关系模式的码“学生号”和课程荠系模式的码‘课程号”,以及联系的属性“成绩”构成。故“选课”关系模式为:SC(学生号,课程号,成绩)。
SQL提供可为关系和属性重新命名的机制,这是通过使用具有“Old-name as new-name”形式的as子句来实现的。As子句既可出现在select子句,也可出现在from子句中。

第8题:

在Access的"学生"表中有"学号"、"姓名"、"性别"和"入学成绩"字段。有以下SELECT语句:SELECT性别,avg(入学成绩)FROM学生GROUP BY性别

A.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入学成绩的平均值

B.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入学成绩的平均值

C.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性别和入学成绩的平均值

D.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性别和入学成绩的平均值


正确答案:D
解析:按性别字段创建分组总计统计查询,并显示性别和入学成绩平均值两列。

第9题:

测得某校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平均75分)和物理成绩(平均80分),若要比较两者的离中趋势,应计算()

A.方差
B.标准差
C.四分位差
D.差异系数

答案:D
解析:
描述统计;差异量数。 又称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差等,它是一种相对差异量,用cv表示,为标准差 对平均数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cv=专×100%。常用于两种情况:①同一团体不同观测 值离散程度的比较;②对于水平相差较大,但进行的是同一种观测的各种团体,进行观测值离散程度的比较。本题属于第一种情况。正确答案为D。

第10题:

某校高三年级学生共l000人参加考试,将1000份试卷编好号码后,从中随机抽取30份计算平均成绩,此种抽样方法为(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简单随机抽样分为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和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本题中所说的即是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