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关于环境质量监测计划说法错误的是()

题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关于环境质量监测计划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一般在项目厂界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如有)外侧设置1~2个监测点。
B.各监测因子的环境质量每年至少监测不利季节一次,监测时段参照6.3.1执行。
C.新建19 km的城市快速路应在道路沿线设置至少1个路边交通自动连续监测点,监测项目包括道路交通源排放的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
D.筛选按5.3.2要求计算的项目排放污染物Pi≥1%的基本污染物作为环境质量监测因子。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C,D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可以模拟复杂化学反应的模型包括()

A.CALPUFF
B.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
C.AUSTAL2000
D.ADMS

答案:B
解析: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包括()

A.SO2
B.NOx
C.TSP
D.PM2.5

答案:A,D
解析:
根据HJ2.2-2018中6.4.1.1原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第3题:

(2019年)位于北方地区的某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监测时段应根据监测因子的污染特征,选择()进行现状监测。

A. 取暖期
B. 停暖期
C. 冬季
D. 夏季

答案:C
解析:

第4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主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大气环境》,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必耍时可做1 期监测
B.应在冬季进行1 期监测
C.应在夏季进行一期监测
D.应在不利季节进行一期监测

答案:A
解析:

第5题:

(2019年)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

A.基本信息底图
B.项目基本信息图
C.达标评价结果表
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答案:A,B,D
解析:
见原文8.9。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补充监测数据现状评价内容,分别对各监测点位不同污染物的()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A. 短期浓度
B. 长期浓度
C. 季平均浓度
D. 年平均浓度

答案:A
解析:
补充监测数据的现状评价内容,分别对各监测点位不同污染物的短期浓度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计算其超标倍数和超标率。

第7题: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最少为( )个。
A. 6 B. 5 C. 4 D. 3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要求。答案显然。

第8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

A.基本信息底图
B.项目基本信息图
C.达标评价结果表
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答案:A,B,D
解析: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属于第三阶段工作程序的内容包括()

A.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B.制定环境监测计划
C.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D.总量控制指标核算

答案:B,C
解析: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二级评价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应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的有()。

A. 污染源监测计划
B. 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C. 替代源的削减方案
D. 区域污染源的削减方案

答案:A
解析:
二级评价项目按HJ 819的要求,提出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的污染源监测计划。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