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是某国有企业的一名操作工人,他在3月的工作情况如下:本月制度公休时间为8天,但小王只休息了2天,其他时间均加班,平均每天工作11小时;用制度工作时间中的1天参加了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题目
小王是某国有企业的一名操作工人,他在3月的工作情况如下:本月制度公休时间为8天,但小王只休息了2天,其他时间均加班,平均每天工作11小时;用制度工作时间中的1天参加了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请计算小王在该月的制度工时利用率和工作负荷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关于工作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每月制度工作时间为20.83天
B: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日可以超过3个小时
C: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班
D:劳动者超过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点

答案:B
解析:
工作时间又称法定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和一周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工作时间的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直接规定。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或约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的,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故B项说法错误。

第2题:

某企业职工王鹏,7月份实际上班天数为25天(制度工作时间为22天),其中有10天时间由于业务繁忙,每天工作时间为11个小时。?
请计算7月份该职工的加班比重指标、加班强度指标和平均加班长度指标。


答案:
解析:
计算期加班工时=(25-22)×8+10×(11-8)=54小时?计算期全部实际工时=(25-10)×8+10×11=230小时?
加班比重指标=计算期加班工时/计算期全部实际工作工时=54÷230×100%=23.5%?
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22×8=176小时?
加班强度指标=计算期加班工时/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54÷176×100%=30.7%?
平均加班长度指标=计算期加班工时数/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54÷25=2.16小时/工日?

第3题:

以下关于工作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月制度工作时问为20.83天

B.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日可以超过3个小时

C.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班

D.劳动者超过日制度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点


正确答案:B
B项,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的,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

第4题:

某企业职工李平,今年8月份实际上班天数为25天(制度工作时间为23天),其中有10天由于业务繁忙,每天工作时间为11小时。
请计算该职工8月份的加班比重指标、加班强度指标和平均加班长度指标。(18分)


答案:
解析:
答:(1)加班比重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加班比重指标=计算期加班工时/计算期全部实际工作工时×100%。 本题中,职工李平8月份的加班工时为:(25-23)×8+3×10=46(小时)。(2分)
全部实际工作工时为:23×8+46=230(小时)。(2分)
则该职工8月份的加班比重指标为:46/230×100%=20%。(2分)
(2)加班强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加班强度指标=计算期加班工时/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100。(3分)
本题中,职工李平的加班强度指标为:46/(23×8)×100=25。(3分)
(3)平均加班长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平均加班长度指标(工时/工日)=计算期加班工时/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3分)
本题中,职工李平的平均加班长度指标为:46/23=2(工时/工日)。(3分)

第5题:

日历时间包括( )。

A.制度工作时间和出勤时间
B.非生产时间和制度工作时间
C.制度公休时间和出勤时间
D.制度工作时间和制度公休时间

答案:D
解析:
日历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制度公休时间。

第6题:

某企业职工王鹏。7月实际上班天数25天(制度工作时间为22天),其中10天时间由于业务繁忙,每天工作时间为11个小时。
请计算7月份该职工的加班比重指标、加班强度指标和平均加班长度。


答案:
解析:
计算期加班工时 = ( 25 - 22)* 8 + 10 * (11 – 8 ) = 54小时 计算期全部实际工时 = (25 – 10) * 8 + 10 * 11 = 230小时 加班比重指标 = 计算期加班工时 / 计算期全部实际工作工时 = 54 / 230 * 100% = 23.5%
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 = 22 * 8 = 176小时
加班强度指标 = 计算期加班工时 / 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 = 54 / 176 * 100% = 30.7%
平均加班长度指标 = 计算期加班工时数 / 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 = 54 / 25 = 2.16小时 / 工日

第7题:

(2017年11月)某企业职工李平,今年8月份实际上班天数为25天(制度工作时间为23天),其中有10天由于业务繁忙,每天工作时间为11小时。
请计算该职工8月份的加班比重指标、加班强度指标和平均加班长度指标。(18分)


答案:
解析:
P60—62
(1)加班比重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加班比重指标=计算期加班工时/计算期全部实际工作工时×100%。
本题中,职工李平8月份的加班工时为:(25-23)×8+3×10=46(小时)。(2分)
全部实际工作工时为:23×8+46=230(小时)。(2分)
则该职工8月份的加班比重指标为:46/230×100%=20%。(2分)
(2)加班强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加班强度指标=计算期加班工时/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100。(3分)
本题中,职工李平的加班强度指标为:46/(23×8)×100=25。(3分)
(3)平均加班长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平均加班长度指标(工时/工日)=计算期加班工时/计算期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3分)
本题中,职工李平的平均加班长度指标为:46/23=2(工时/工日)。(3分)

第8题:

以下关于工作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月标准工作时间为20.83天

B.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日可超过3个小时

C.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班

D.劳动者超过日制度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点


正确答案:A
A【解析】结合休息休假制度中的有关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的规定,每月标准工作时间为20、22天.折算为每月167.4小时.故A选项不正确.

第9题:

(2016年11月)小王是某国有企业的一名操作工人,他在3月的工作情况如下:本月制度公休时间为8天,但小王只休息了2天,其他时间均加班,平均每天工作11小时;用制度工作时间中的1天参加了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请计算小王在该月的制度工时利用率和工作负荷率。


答案:
解析:
P60—62
3月份制度工时=(31-8)× 8=184(小时)。(3分)
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31-8-1)×8=(176小时)。(3分)

该题为2016年真题,公式不适用于新教材。

第10题:

以下关于工作时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月制度工作日为20.83天
B. 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日可以超过3个小时
C. 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班
D. 劳动者超过日制度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点

答案:B
解析:
B项,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的,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