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3岁。反复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1年。查血象: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0×10/L,血小板19×10/L。初步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题目
患者,女性,23岁。反复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1年。查血象: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0×10/L,血小板19×10/L。初步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药物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铁剂
C.止血药
D.血管扩张药
E.免疫抑制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23岁。1年来反复出现两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查血象: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0×1012/L,血小板19×109/L。初步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应首选()。

A、抗生素

B、抗疟药

C、免疫抑制剂

D、糖皮质激素

E、非甾体抗炎药


答案:D

第2题:

患者,女性,30岁。1年多来反复发生双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0×1012/L,血小板50×109/L。既往身体健康。初步诊断“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时应首选

A.糖皮质激素

B.脾切除

C.血浆置换

D.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E.静脉输注血小板悬液


正确答案:A

第3题:

患者女性,24岁,月经量多,下肢反复性出现瘀斑一年,肝脾未触及。红细胞2.97×10/L;血红蛋白88g/L,白细胞4.1×10/L,血小板42×10/L,网织红细胞1.6%。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红系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骨髓铁染色细胞内外铁均阳性。酸化血清溶血实验阴性。 该患者首先应考虑诊断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PNH

D.急性白血病

E.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正确答案:E

第4题:

患者女性,35岁,1年多来反复发生双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血常规示:HB90g/L,RBC3.0×1012/L,PLT50×109/L。初步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者罹患该病的主要原因是

A.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C.凝血因子缺乏
D.小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E.凝血和纤溶失衡

答案:A
解析:

第5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0岁。1年多来反复发生双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0*1012/L,血小板50*109/L。既往身体健康。初步诊断“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时应首选
A:糖皮质激素
B:脾切除
C:血浆置换
D: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E:静脉输注血小板悬液

答案:A
解析:

第6题:

患者女,23岁。1年来反复出现两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查血象: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0×1012/L,血小板19×109/L。初步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目前患者首优护理诊断或合作性问题是()

A.知识缺乏

B.有受伤的危险

C.有感染的危险

D.组织完整性受损

E.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正确答案:E

第7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0岁。1年多来反复发生双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0*1012/L,血小板50*109/L。既往身体健康。初步诊断“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与目前病情不符的护理诊断或合作性问题是
A:组织完整性受损
B:有受伤的危险
C:有感染的危险
D:知识缺乏
E: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答案:E
解析:

第8题:

根据下列内容,回答题。

患者女性,35岁,1年多来反复发生双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血常规示:HB90g/L,RBC3.0×1012/L,PLT50×109/L。初步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者罹患该病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材料

A.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C.凝血因子缺乏

D.小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E.凝血和纤溶失衡


正确答案:A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9题:

患者,女,30岁。1年多来反复发生双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计数3.0×1012/L,血小板计数50×109/L。既往身体健康。初步诊断为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时应首选

A.糖皮质激素
B.脾切除
C.血浆置换
D.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E.静脉输注血小板悬液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患者女性,35岁,1年多来反复发生双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血常规示:HB90g/L,RBC3.0×1012/L,PLT50×109/L。初步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该患者的护理诊断不包括

A.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B.有受伤的危险
C.有感染的危险
D.知识缺乏
E.组织完整性受损

答案:E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