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有何特点?
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既具有一般中小学生的普遍共性,又因成长环境的特殊性而表现出其独特的一面。
共性方面:和大多数初中生一样,在农村初中生身上同样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例如:他们认同责任感,但缺乏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有较高的社会公德价值取向,却不能良好地遵守社会公德习惯;有较好的集体价值观,但在行动上重实惠、讲实利;认同诚信的价值理念,但却考试作弊、弄虚作假。这种知行脱节是初中生品德心理所共有的动荡性以及伦理道德不成熟性的具体表现。
独特性方面:农村学生也有着独特的品德心理特点,其对生活伦理的高度认同就是一个典型方面。农村传统的伦理观念将婚姻、家庭看得十分重要,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的青少年将自觉恪守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大多数农村学生认为离婚时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同时,也由于生活环境的艰苦,广大农村学生甚至具备某些城市学生所不及的鲜明而优秀的道德品质。在道德情境应对策略上,农村学生的应对策略相比城市和私立学校的学生更为积极,他们会选择自主设法解决问题或是需求社会支持来面对新的道德应激。
略
第3题:
简述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第4题:
中小学生在明知道德规范与准则的情况下却故意发生违反道德规范与准则的行为,称之为()。
A品德不良
B问题行为
C过失行为
D犯罪行为
第5题: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1)心理发展不平衡。
(2)道德发展不成熟。
略
第6题:
第7题:
简述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学校德育的错位与学生道德观念的混乱。
(2)亲子关系的疏远与子女道德情感的变异。
(3)榜样形象的弱化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失范。
略
第8题:
第9题:
中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改变需要经历一个转化的过程,我国现行的教育心理学中,将这一过程划分为醒悟、转变与()三个阶段。
A自新
B自觉
C稳定
D巩固
第10题:
请说出中小学生品德主要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