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强化练习言语1 常新雨 (全部讲义 本节课笔记)(2021国考笔试大班1期)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出自下面哪位的作品:()

A.荀子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参考答案:D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是()提出的观点。

A.老子

B.管仲

C.孔子

D.孟子


参考答案:D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的“斯语”指“多闻博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孔子的许多教诲,寓意都很深刻,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等等,都不失为人之道。然而孔子这些优秀的思想历来都是统治者规范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规范和伦理道德的强有力工具。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孔子优秀思想为统治者所利用
B.孔子优秀思想为统治者所倡导
C.统治者对孔子优秀思想的继承
D.统治者对孔子优秀思想的赞美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孔子的许多教诲,寓意都很深刻”,然后用“诸如”进行举例论证,接着通过转折词“然而”强调重点,指出孔子的优秀思想是统治者规范国家政治制度的强有力工具。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是主旨句,点明孔子的优秀思想会为统治者所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下列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物不得其平则鸣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出自《论语·里仁》,《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作品,所以此句出自孔子。
因此,选择D选项。


强化练习-言语 1 (全部讲义+本节课笔记) 主讲教师:常新雨 授课时间:2020.04.11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第一篇 言语理解与表达 强化练习题(国考版)(上册.indd 12020-03-19 14:40:18 强化练习题(国考版)(上册.indd 22020-03-19 14:40:18 3 强化练习题(一) 强化练习题(一) 1.(2018 辽宁)孔子的许多教诲,寓意都很深刻,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生而知之者, 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等等,都 不失为人之道。然而孔子这些优秀的思想历来都是统治者规范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 规范和伦理道德的强有力工具。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孔子优秀思想为统治者所利用 B. 孔子优秀思想为统治者所倡导 C. 统治者对孔子优秀思想的继承 D. 统治者对孔子优秀思想的赞美 2.(2019 联考)大数据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 是高精度对未来进行预测的手段。 数据是记录人类行为的工具。靠大数据技术对未来做一个预测和参考是人类发展的成 果。但是,人际的沟通和交流不该因为大数据技术而遭弃,而过于依赖大数据的预测 和推理,放弃人际沟通过程,必然产生人际沟通的弱化,进而影响到人的自由意志。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 大数据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 B. 大数据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C. 大数据不应弱化人际沟通 D. 大数据影响人的自由意志 3.(2017 江苏)大多数桥梁是向公众开放的。尽管一些桥梁要收取通行费,但是 对于绝大多数车辆来说并不禁止通行。然而,多数网络系统对公众却是不开放的。原 因显而易见这些网络系统是用来储存和处理个人通信、财务数据、医疗记录和商 业秘密等敏感信息的,这些信息都跟个人和机构密切相关。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 大多数桥梁向公众开放的事实依据 B. 桥梁和网络在开放程度方面的差别 C. 网络系统的存储功能及其基本特点 强化练习题(国考版)(上册.indd 32020-03-19 14:40:19 4 第一篇 言语理解与表达 D. 多数网络系统对公众关闭的合理性 4.(2016 河南)中国是个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96% 的地区有可利用的 太阳能资源,绿色、节能的太阳能热水器深受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一项对 24 个省市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状况的调查,却显示出不容乐观的结果,40.87% 的太阳 能热水器一到冬天就无法使用,66.62% 的消费者希望太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改善性能, 在冬天更好用。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B. 太阳能热水器因绿色节能而受到青睐 C. 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前景欠佳 D.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状况不容乐观 5.(2018 联考)说到海洋酸化的影响,每年渔业价值约 2.2 亿美元的珍宝蟹,可 能会受到自身食物源减少的冲击,未来 50 年将面临强烈的低迷。但翼足类、桡足类、 易受酸化伤害的带贝壳的微小海洋生物,可能会经历轻微的下降,因为它们十分丰富, 足以抵消大部分影响。同时,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较少受海洋酸化的影响。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认为: A. 珍宝蟹的市场前景黯淡 B. 微小海洋生物的发展是乐观的 C. 海洋酸化影响海洋生物发展 D. 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影响不大 6.(2015 国考)西方现代文论认为,一部作品产生后就是独立的文本,和作者无 关。然而这个原则却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很多是朝廷的官员 或预备官员,至少是读书人,是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言行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文 学承载着移风易俗的责任,因此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如汉代 的扬雄写过赞美王莽的文章,因而被宋人看不起; 严嵩的诗写得好,但是后世读的人 少,诗集也少有刊刻怎能让祸国殃民的罪人立言不朽呢!古人虽也说过“孔雀虽 有毒,不能掩文章”的话,但仍坚持“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原则。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符合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A. 文如其人 B. 文以载道 C. 知人论世 D. 诗以言志 7.(2019 辽宁)飞船和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时,总是要进入“黑障” , 这时机身与大气层剧烈摩擦燃烧,通讯信号中断,航天员生理感觉痛苦,因而成为太 强化练习题(国考版)(上册.indd 42020-03-19 14:40:19 5 强化练习题(一) 空任务中最危险的关口。飞船的速度非常快,是第一宇宙速度,这样才能让它在轨道 上运行。它的速度一旦降低,就会下落,如果速度在进入大气层前降到很低,它就会 直线往下掉,这样克服地球引力一直落到可以开伞的高度,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因 此,飞船在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时,不能减缓速度。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恰当的是: A. 飞船在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时,速度不能减缓 B. 飞船速度降低,航天员痛苦感觉增强 C. 飞船速度加快有利于飞行安全 D. 飞船和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时,进入“黑障”是必经之路 8.(2019 河北)新媒体快速崛起,并以其快捷方便、信息海量、不受时间地点限 制、受众门槛低等优势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传统媒体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寻 求转型之路,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不可替代。因此,二者的融合迫在眉睫。媒体融合 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使正能量的传播方式多样 化,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媒体日渐衰落 B.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保持个性 C. 传统媒体要增强活力,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 D. 媒体融合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具有多重优势 9.(2016 四川下) “无限”在“有限”之中, “有限”开垦着“无限” ,这是黑格 尔强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这个思路奠定了哲学“现象学”的基础。 “现象学” 一出来, “无限” “绝对” “完满”等等就不再是抽象、孤立、遥远的,而就在“有 限” “相对”之中; 也并不是离开看“相对” “有限” ,还有一个“绝对” “无限”在。 于是,哲学就不再专门着重去追问“理性”之“绝对” “无限” ,而是追问在“相 对” “有限”的世界,如何体现其无限、完满、绝对的意义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黑格尔现象学诞生的理论背景 B. 意义追问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 C. 黑格尔思想所带来的哲学转向 D.“有、限”与“无限”的丰富内涵 10.(2014 国考)收入分配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的结果,因 此,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 强化练习题(国考版)(上册.indd 52020-03-19 14:40:19 6 第一篇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关制度。收入分配改革,从严格意义而言,并非“均贫富”的改革,而是使社会政治 经济制度更加靠近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改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加平等发展机 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改革。有了起码的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有了可以为社会 成员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 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 B. 收入分配改革的背景 C. 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公正 D. 什么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11.(2017 四川下)近年来,对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代文化的综合比较研究, 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注意。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边境接壤最长的是云南省,所以各国 学者注意的焦点,往往也就集中在云南一隅。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云南的确有很 多文化因素与东南亚的考古发现有相似之处,反映出这两个相邻的地区在古代的关系 异常密切。不过我们在全面审查此种关系的来龙去脉时,却发现东南亚古文化中明显 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某些因素,其发源地或表现得很集中的地区,并不是云南,而是 四川。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古代四川、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密切 B. 各国学者日益关注东南亚古文化研究 C. 古代东南亚文化的发源地可能是四川 D. 东南亚古文化研究需要开启新的视角 12.(2016 山东)现代媒介生态表现出一种“微”特质,碎片化的信息通过社交 网络等链状系统被连接与组合起来。媒体要想生存,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论语·为政》)【注释】①罔:迷惑、糊涂。②殆:疑惑、危险。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
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答案:C
解析:
解析:对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即C项。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是谁的话()

  • A、孔子
  • B、孟子
  • C、老子
  • D、庄子

正确答案:B


梁启超以“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高度评价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下列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言论是()

  • A、讷于言而敏于行
  • B、己不欲,勿施于人
  • C、不学而好思,虽知而不广矣
  •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正确答案:C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孔子对提高自身修养而提出来的。


正确答案:正确


材料1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2  费尔巴哈说:“自然并不让自己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皮去迁就于人的。恰象空气通过我们的口、鼻以及一切毛孔,挤到我们身体内来一般。”          材料3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地程度上发展起来。” 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原理,回答: 材料1坚持的是何种认识路线?


正确答案:材料1中中国古代哲人提出的“生而知之”、“良知”、“良能”的思想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表现形式,坚持的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

更多 “公务员考试强化练习言语1 常新雨 (全部讲义 本节课笔记)(2021国考笔试大班1期)” 相关考题
考题 判断题“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孔子对提高自身修养而提出来的。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孔子认为最上等的是“生而知之者”,最下等的则是()。A 学而知之者B 困而学之C 困而不学D 格物致知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材料 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材料 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材料 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材料 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请回答: 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正确答案: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考题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C、文化具有继承性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正确答案:A

考题 翻译: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正确答案: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

考题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正确答案:错误

考题 孔子认为最上等的是“生而知之者”,最下等的则是()。A、学而知之者B、困而学之C、困而不学D、格物致知正确答案:C

考题 判断题孔子曾指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可见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反动。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材料 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材料 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材料 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材料 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请回答: 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正确答案: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考题 单选题梁启超以“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高度评价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下列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言论是()A 讷于言而敏于行B 己不欲,勿施于人C 不学而好思,虽知而不广矣D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正确答案:D解析:A项孔子是说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强调的是道德标准;是B项内容是孔子关于儒家思想的内容,强调的是做人的原则。D项体现了孔子的严谨治学精神。C项内容则强调学思并重,学思结合,这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所以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