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g绿豆可以生出近10kg豆芽菜,在此过程中,各物质含量的变化

题目

1kg绿豆可以生出近10kg豆芽菜,在此过程中,各物质含量的变化是()。

  • A、有机物减少,水分增多
  • B、有机物增多,水分增多
  • C、有机物增多,水分减少
  • D、有机物减少,水分减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在各血管内的变化示意图如图2。如果I代表组织细胞问的毛细血管,Ⅲ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尿素
B.氧气
C.葡萄糖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2)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故本题选择B选项。

第2题:

生石灰中CnO含量为86.4%,SiO含量为3.7%,钢渣中CnO含量为45.7%,SiO含量为13.2%,1kg钢渣可以替代多少生石灰?


正确答案: 钢渣的有效CnO=45.7-13.2×1.8=21.94(%)
生石灰的有效CnO=86.4-3.7×1.8=79.7(%)
1kg钢渣可以替代的生石灰量=21.94/79.74=0.28(kg)
替代0.28kg。

第3题:

浓香型白酒在贮存过程中,醇类物质有三种变化趋势,甲醇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正丙醇变化不大,其他高级醇在贮存过程中含量提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用绿豆发豆芽,1KG绿豆长出4KG绿豆芽,这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

  •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变
  • D、先减少后增加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作物理变化。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按搬运重量分类,中型机器人的抓重在()范围之内。 

  • A、1kg以下
  • B、1~10kg
  • C、10kg~30kg
  • D、30kg~1吨

正确答案:C

第7题:

A、B、C、D四种物质,A可以生出B,B可以生出A,B在沸水中转化为C,C在空气中氧化成D,D有臭鸡蛋的味道。请问:A、B、C、D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A是鸡,B是鸡蛋,C是熟鸡蛋,然后鸡蛋在O2中氧化.最后D是臭鸡蛋。

第8题:

烘箱干燥法测定水分的含量,要求样品符合的条件有()。

A、水分是唯一的挥发物质

B、水分的排除很完全

C、食品中其它组分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重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D、含有易挥发的物质

E、水分含量少于0.5g/100g的样品


答案:ABC

第9题: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仅是物质的外形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称作化学变化。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碳二加氢反应器中,乙烯损失对进料各参数最为敏感的是()。

  • A、进料温度变化
  • B、进料中CO含量变化
  • C、进料中乙炔含量变化
  • D、进料中乙烯含量变化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