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职业匹配理论的提出者是()。
第1题:
A.伍德
B.蒂德曼
C.帕森斯
D.弗朗塞拉
第2题:
心理辅导史上第一个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是霍兰的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匹配理论。
第3题:
人职匹配理论主要包括()。
A.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B.特性—因素匹配理论
C.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匹配理论
D.供求理论
E.期望理论
第4题:
所谓人格特征——职业因素匹配理论,指的是依据人格特征及能力特点等条件,寻找具有与之对应因素的种类的职业选择与指导的理论,也称“特征——因素匹配理论”。该理论是由()创立的。
第5题:
按照霍兰德人格——职业匹配理论,企业型人格,人格特征是自信、进取、精力充沛、盛气凌人,适合从事法官、房产经纪、公关关系专家、小企业主。
第6题:
心理辅导史上第一个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是霍兰的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匹配理论。
A对
B错
第7题:
1959年,霍兰德提出以学说为基础的职业指导理论,理想的职业选择是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协调和匹配。
第8题:
霍兰德人格——工作匹配理论认为,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流动的倾向性,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
第9题:
弗兰克·帕森斯的特性—因素理论,该理论是基于人(特性)与职业(因素)之间不匹配的矛盾的解决而建立的,因此该理论又称为()。
第10题:
美国波斯顿大学的教授弗兰克·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把职业与人的匹配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