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儿童的生活和经验为基础,引导儿童在参与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发展,但不重视创造生活。

题目

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儿童的生活和经验为基础,引导儿童在参与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发展,但不重视创造生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坚持在每日生活各环节中对学前儿童进行反复的长期的教育和训练,并提出具体要求,是学前儿童生活教育的一大特点。()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前儿童认识周围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贴近生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3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学科课程的特点的一项是().

A.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B.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

C.强调训练的价值

D.认为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准备


正确答案:C

第4题: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A.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B.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C.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
D.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

答案:B
解析: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杜威一生出版教育著作30余部,发表教育论文约180篇。杜威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与社会》(1899年).《儿童与课程》(1902年)、《教育中的道德原理》(1909年)、《我们怎样思维》(1910年)、《明日之学校》(1915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经验与教育》(1938年)等,其中以《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在教育方面的理论思考。杜威力倡教育即生活,反对教育为固定的成人生活作准备的观点。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强调的生活是现在的、儿童的生活,要求教育重视儿童现在生活的内在价值,使儿童从目前的生活中得到乐趣,而不仅仅将现在的生活视作为另一种生活作准备的工具与手段。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生活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结合。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要求改革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使学校生活成为社会生活与儿童生活的契合点,从而既合乎社会需要亦合乎儿童需要。与这两种要求相虚,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以克服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分离;同时也抨击“生活预备说”,以克服学校与儿童生活的脱离。

第5题: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的儿童参与原则,鼓励并支持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创造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社会环境,畅通儿童意见表达渠道,重视、吸收儿童意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6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更强调儿童自身生活的积累与体悟,强调儿童自身生活的教育价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7题: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成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成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这段话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


正确答案:C
本文段意在表明“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的理念。“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即生活。故选C项。

第8题:

下列哪个教育理念与作者的理念相吻合? 查看材料

A.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B.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C.让学生学一点他们渴望学的学问,于一点他们渴望干的事情

D.要解放孩子.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正确答案:D
作者的理念是教育要与生活对接。与此相关的只有A、D两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第9题: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针对传统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儿童现实生活经验相割裂的问题,杜威提出的观点有( )

A.从做中学
B.回归教育
C.教育即生活
D.社会即学校

答案:A,C
解析: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此外,杜威还提出“学校即社会”,这是对“教育即生活”的进一步引申。在经验论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从做中学”。

第10题: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相同点是( )。

A.承认教育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B.承认教育对改造生活的重要作用
C.对于生活的理解强调儿童生活
D.对于教育的理解强调学校教育

答案:A,B
解析: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内涵:①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用生活来教育;③教育是为了改进生活。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内涵:①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②学校生活要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吻合;③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吻合。二者的共同之处是承认教育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反对将教育与生活分离;认为生活含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承认教育对改造生活的重要作用。二者的不同之处是理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影响不同,对生活和教育的理解不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