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新中国实行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开始年份是()年。A、1949B、1950C、1952D、1977
查看答案
问题:中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内容则偏重于通用性知识才能的检测,看重现实具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对于()的测试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A、创新思维B、实践能力C、心理素质D、领导艺术
问题:独立型考试管理体制的优点主要有()。A、人事主管机关不受政党或行政首长的干涉控制B、容易延揽专门人才利于人事行政的科学化C、公务员地位得到法律保障安心任事D、公务员待遇与收入丰厚
问题:日本现行大学入学考试类型结构存在的突出缺点是()。A、考试的不准确性增加B、考试费用较高,考生压力增大C、减弱了全国统一考试的考查功能,考试的主观性增强,考试的权威性有所降低D、考试的选拔功能下降
问题:()式的大学考试注重的是社会需要,以社会需要为中心,以共性的要求组织考试,挑选和选拔学生,考生的个人需要和个性置于从属地位。A、“选择”B、“选用”C、“选任”D、“选拔”
问题:英美的考试机构多为()的考试机构这一类型。A、合作经营B、联合经营C、股份经营D、独立经营
问题: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标,一方面是为高等院校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培养较高素质的()。A、知识者B、劳动者C、技术者D、管理者
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能够进入完全中学念书的学生仅占少数,通过Abitür就好比拥有进入()通行证。A、大学的B、中学的C、社会的D、行业的
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当以“()”之社会价值观作为“竞争择优”的精神动力,督导社会个体追求并形成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能力,将个人的发展及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进步作贡献融为一体。A、智力本位B、物力本位C、能力本位D、财力本位
问题:在各国的大学招生与考试改革中,大都围绕()的如何结合而展开的。A、思维与认知B、逻辑与思辩C、知识与能力D、认知与实践
问题:GCSE由()个考试局分别主办,分别由前GCE和CSE的考试局合并而成。A、3B、4C、5D、6
问题:()的考试局从1990年初开始实行考试结束之后把答卷全部寄回考生。爱尔兰教育当局从1998年起把考试后答卷送回学校,考生可返校与教师一起翻阅答卷,然后决定是否申请复核成绩。A、新西兰B、澳大利亚C、美国D、中国台湾
问题:公务员制度对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的规定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为()。A、完善了考试录用制度本身B、督促新录用公务员培养C、直接开始新录用公务员的使用D、督促行政机关认真培训
问题:德国学生进入主干中学学习,一般毕业后可加入或进入()。A、寄宿学校B、基层工作C、全日制职业学校D、贵族学校
问题:二战以后,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进一步重建和完善了公务员制度,1947年日本政府制定(),成为日本公务员制度的统一法规。A、《国家公务员法》B、《文官任用令》C、《常任文官制度法》D、《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
问题:中国的科举制对()等东亚儒学文化圈诸国的主导影响持续了千余年,其辐射力直至19世纪末随着中国这一制度的不断僵化才日趋衰微。A、韩国B、朝鲜C、日本D、越南
问题:清末近代新兴学堂又分为()二种。A、洋式大学堂B、新式大学堂C、洋务学堂D、维新派新式学堂
问题: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发展的现实状况,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现行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在功能上要()。A、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适应中国发展市场经济C、推进政治体制改革D、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求
问题:英国卡拉汉首相1976年10月在牛津的鲁斯坚(Ruskin)学院发表著名演说,阐析合并()两种考试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发了当年对教育的大辩论。A、GCEB、CSEC、GCSED、ACT
问题:为了改变中国现行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采用的单要素分离式测评模式,必须树立多要素整体性测评、择优的观念,以“德、()、体”五大要素来综合设计测评的内容,选择测评的方式方法,建构测评的指标体系,整体性判定个体素质的差异,进行选优汰劣。A、学B、才C、绩D、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