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设计一次发酵法生产主食面包的工艺流程及简要的工艺条件;分析面包体积过小的原因及补救办法。

题目
问答题
试设计一次发酵法生产主食面包的工艺流程及简要的工艺条件;分析面包体积过小的原因及补救办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工艺过程及条件:
(1)、原辅料处理
(2)、和面: 10min
(3)、整批发酵: 100min 30℃
(4)、中间醒发: 30min 30 ℃
(5)、最后醒发: 60~70min 38℃ 85%
(6)、烘烤: 5~6min 230℃
(7)、冷却 面包体积过小的原因
补救办法
(1)、酵母不足 干酵母量为1 ~ 1.5%
(2)、酵母失活 注意储存温度、保鲜期
(3)、面筋筋力不足 改用高筋粉
(4)、面粉太新 新面粉需要陈化
(5)、搅拌不足(或过长)
(6)、糖太多 抑制酵母的发酵
(7)、发酵温度不当 以26 ~ 28 ℃为宜
(8)、缺少改良剂 加入改良剂
(9)、盐不足或过多 1.5 ~ 2%
(10)、最后醒发不足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写出快速发酵法面包的制作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调制面团→中间醒发→分割、称量→搓圆→松弛→整形→摆盘→最后醒发→烘烤→冷却→包装

第2题:

面包生产基本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原料预处理→调粉→发酵→整形(分割与称重、滚圆、做型)→醒发→烘烤→冷却→包装(直接发酵法)
原料预处理→面团搅拌→面团发酵→成型→醒发→烘烤→冷却→包装

第3题:

根据面包品种特点和发酵过程常将面包的生产工艺分为()、()和()。


正确答案:一次发酵法;二次发酵法;快速发酵法

第4题:

发酵是面包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艺环节,分别说明快速发酵、普通一次发酵和中种面团法及个发酵法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一次发酵面包是面团经过调制、搅拌、发酵、切块、整形、烘烤而成,一次发酵的面包生产周期短,提高了设备和车间的利用率,具有较好的风味,产品具有咀嚼性,但面包体积小、容易老化,批量生产时工艺控制相对较难。
二次发酵面包是经过种子面团的调制、搅拌、发酵,主面团的调制、主面团发酵,烘烤而成,二次发酵的面包体积大、表皮柔软、组织细腻、疏松多孔、具有浓郁美好的面包特有风味,且不易老化,但生产该种面包的生产周期长、效率低。
快速发酵面包是经过面团调制、搅拌、压片、成卷、搓圆、整形、烘烤等流程,快速发酵面包生产周期短,但面包风味不浓,不疏松多孔,口感较差,风味较差,而且成本高,适于应急情况下的面包生产。

第5题:

今有大量速冻的桔子,试设计其解冻方法以及加工成糖水桔子罐头的工艺流程及简要的工艺条件。


正确答案: (1)采用自然解冻,(-1~5℃),微波解冻,真空解冻等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2)加工流程
原料验收→选果分级→烫桔剥皮→分瓣去络→干紧去囊衣→漂洗→整理→分选→超前享受罐→密封→杀菌冷却→包装→成品
主要工艺条件:
热烫:95~100℃热水烫50~90℃
去囊衣:采用酸碱混合法处理,用稀酸碱和稀碱分别处理并漂洗干净。
排气:采用真空排气法
杀菌:采用巴氏杀菌
冷却:迅速冷却罐中心38~40℃

第6题:

软质面包成品要求面包体积大小适中,如果面包体积过小,则可能的原因是()。

  • A、面粉筋力过大
  • B、烤箱温度低
  • C、油脂含量太少
  • D、搅拌时间过长

正确答案:D

第7题:

硬质面包调制时,为了控制()及面坯体积,硬质面包配方中水分较其他类面包的面坯少。

  • A、面团的发酵
  • B、面团的面筋扩展程度
  • C、面团中的酵母发酵速度
  • D、面团的整体形状

正确答案:B

第8题:

面包发酵体积过小有哪些原因()

  • A、酵母不足
  • B、搅拌不足
  • C、面粉搅拌时间过长
  • D、盐太多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试设计一次发酵法生产主食面包的工艺流程及简要的工艺条件;分析面包体积过小的原因及补救办法。


正确答案: 工艺过程及条件:
(1)、原辅料处理
(2)、和面: 10min
(3)、整批发酵: 100min 30℃
(4)、中间醒发: 30min 30 ℃
(5)、最后醒发: 60~70min 38℃ 85%
(6)、烘烤: 5~6min 230℃
(7)、冷却 面包体积过小的原因
补救办法
(1)、酵母不足 干酵母量为1 ~ 1.5%
(2)、酵母失活 注意储存温度、保鲜期
(3)、面筋筋力不足 改用高筋粉
(4)、面粉太新 新面粉需要陈化
(5)、搅拌不足(或过长)
(6)、糖太多 抑制酵母的发酵
(7)、发酵温度不当 以26 ~ 28 ℃为宜
(8)、缺少改良剂 加入改良剂
(9)、盐不足或过多 1.5 ~ 2%
(10)、最后醒发不足

第10题:

现有大量速冻的猪肉,试设计其解冻方法以及加工成原汁猪肉罐头的工艺流程及简要的工艺条件。


正确答案: (1)采用自然解冻(-1~5℃)微波解冻,真空解冻等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2)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验收→解冻→去毛污→处理(剔骨、去皮、整理、分段)→复验→拌料→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揩罐入库
主要工艺条件:
毛污处理:洗除解冻后猪肉表面的污物,去除残毛、血污肉、槽头(脖颈)、碎肉等。
切块、复验:将整理后的肉按部位切成长宽各位3.5~5cm的小块,每块约重50~70g。
拌料比例:肉块100kg,精盐1.3kg,白胡椒粉0.05kg,分别按比例拌匀后便可搭配装罐。
猪皮胶熬制:取新鲜猪皮(最好是背部猪皮)清洗干净后加水煮沸15min。
猪皮粒制备:取新鲜猪皮,清洗干净后加水煮沸10min(时间不宜煮的过长,否则会影响凝胶能力)。取出在冷水中冷却后去除皮下脂肪及表面污垢,拔净毛根,然后切成5~7cm宽的长条,在-2~-5℃中冻结2h,取出后在孔径为2~3cm的绞肉机上绞碎。
排气密封:真空密封。
杀菌:原汁猪肉需采用高温高压杀菌,杀菌温度为121℃,杀菌时间在90min左右
冷却:迅速冷却至罐中心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