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碱效应(中和效应或双碱效应)

题目
名词解释题
混合碱效应(中和效应或双碱效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以下选项,回答下列各题: A.供电子诱导效应 B.吸电子诱导效应 C.空间效应 D.氢键效应 E.共轭效应 麻黄碱碱性强于去甲麻黄碱,是由于


正确答案:A

第2题:

莨菪碱碱性大于东莨菪碱可解释为

A.场效应

B.共轭效应

C.分子间氢键

D.立体效应

E.诱导效应


正确答案:D
东莨菪碱由于6、7位氧环立体效应和诱导效应的影响,碱性较弱(pKa7.5);莨菪碱无立体效应障碍,碱性较强(pKa9.65)。

第3题:

伪麻黄碱的碱性稍强于麻黄碱的原因是

A.N原子杂化方式

B.空间效应

C.氢键效应

D.诱导效应

E.共轭效应


正确答案:C

第4题:

甲基麻黄碱的碱性弱于麻黄碱是因为

A:吸电子诱导效应
B:吸电子共轭效应
C:供电子诱导效应
D:氢键效应
E:空间效应

答案:E
解析:

第5题:

甲基麻黄碱的碱性弱于麻黄碱其原理是

A.吸电子诱导效应
B.吸电子共轭效应
C.供电子诱导效应
D.氢键效应
E.空间效应

答案:E
解析:
本题考点是生物碱碱性的影响因素。若生物碱氮原子附近取代基存在空间立体障碍,不利于其接受质子,则生物碱的碱性减弱。甲基麻黄碱分子结构中氮原子上较麻黄碱多一个甲基,甲基虽为供电子基,但由于空间位阻作用,其碱性较麻黄碱弱。

第6题:

胡椒碱、秋水仙碱、咖啡因碱性均极弱的主要原因是

A、N原子杂化方式

B、诱导--场效应

C、共轭效应

D、空间效应

E、氢键效应


参考答案:C

第7题:

伪钩藤碱的碱性强于异钩藤碱是因为

A.N原子杂化方式
B.空间效应
C.共轭效应
D.诱导效应
E.氢键效应

答案:E
解析:
当生物碱成盐后,氮原子附近如有羟基、羰基,并处于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分子内氢键时,氮上的质子不易离去,碱性强。
钩藤碱成盐后产生分子内氢键使其更稳定,碱性强于异钩藤碱。

第8题:

东莨菪碱的碱性弱于莨菪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B、共轭效应

C、诱导效应

D、空间效应

E、氢键效应


参考答案:D

第9题:

莨菪碱碱性大于东莨菪碱可解释为

A:场效应
B:共轭效应
C:分子间氢键
D:立体效应
E:诱导效应

答案:D
解析:
东莨菪碱由于6、7位氧环立体效应和诱导效应的影响,碱性较弱(pKa7.5);莨菪碱无立体效应障碍,碱性较强(pKa9.65)。

第10题:

论述混合碱效应。


正确答案: 在二元碱硅玻璃中,当玻璃中碱金属氧化物的总含量不变,用一种碱金属氧化物逐步取代另一种时,玻璃的性质不是呈直线变化,而是出现明显的极值。这一效应叫做混合碱效应,例如碱离子的扩散系数,当玻璃含有两种碱离子A和B时,不论A还是B的自扩散系数都要降低,其数值随着两种离子相对克分子浓度而改变。
这个最低点m在(1一x)Na20·xCs20.5SiQ玻璃的许多与扩散有关的性能上得到反映,例如玻璃的热膨胀系数,电导率和介电损耗等在m的附近为最低,化学稳定性在m点为最高。其它一些与扩散无关的性能,如折射率、密度、硬度等则不出现极值,仍与化学成分成直线关系。
混合碱效应已在生产实际得到应用,可以在仅仅调整碱离子种类而不变动其他成分的条件下,改变或提高玻璃的性能。例如温度计玻璃就是采用单碱成分以防止由于混合碱效应而增大零点下降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