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基本观点是:
(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
(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
(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斯普朗格、李特等。
  (2)认为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促进人格的生成与生命的唤醒。
  (3 )既然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所以既不能采用赫尔巴特的纯粹的概念思辨,也不能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统计来进行,而必须采用文化科学的方法,亦即“理解”与“唤醒”的方法进行。  
  (4)所谓理解就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包括一个人对自我的理解)的交流过程。”在理解的过程中达到陶
  冶自己的人格与灵魂,唤醒人的精神与生命活力。

第2题:

“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观 点的观点。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答案:D
解析: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第3题:

试述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几种观点。


正确答案: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与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它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批判,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他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前苏联的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第4题:

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A
解析: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张包括: (l)教育就是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 (2)教育即生活。 (3)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劳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4)学校可以说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5)教学过程应特别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6)师生关系应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第5题:

请简要叙述制度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制度教育学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有:
(1)教育学研究应该首先研究教育制度,阐明制度对于教育情境中的个体行为的影响;
(2)教育中的官僚主义、师生与行政人员间的隔离主要是由教育制度造成的;
(3)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变迁,为实现这个目的,学校教育要帮助教育者与学习者把学校中“给定的”看成是“建立中的稍度”;
(4)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分析那些显在的制度,如教育组织的制度、学生生活制度等,而且还要分析那些隐性的制度,如学校的建筑、技术手段的运用等。
制度教育学关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重视教育外部环境特别是制度问题对教育的影响,促进了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但由于制度教育学过分依赖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制度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很大的片面性。

第6题:

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因此,教育研究应采取理解与锯释的方法。这是学派的观点(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制度教育学


正确答案:B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

第7题:

教育即生活,是学生个体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课程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这是哪一教育学派的基本观点?(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制度教育学

答案:C
解析:
第17题、第18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只有理解了各个流派的主要观点,才能选出正确答案。文化教育学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实验教育学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则较为重视儿童经验的获得;制度教育学重视教育外部环境特别是制度问题对教育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则是把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第8题: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杜威

第9题:

试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并谈一下你对它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克伯屈等。
实用主义教育学认为:
(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教育要与当前的生活紧密相连;
(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表明教育不是从外在方面让学生学习与他们生活无关的一些知识,而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
(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非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
(5)教学过程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等等。从其基本观点可以看出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但其也有不足之处,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10题:

“教育即生活”,“教育是儿童经验的不断增长”,“学校即社会”是()的基本观点。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C
解析:
“教育即生活”,“教育是儿童经验的不断增长”,“学校即社会”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实用主义教育学以实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实用主义教育学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第二,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教育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第三,教育是生活。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其原因在于学校就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在社会成长的过程。第四,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第五,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第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的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因此,本题应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