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6岁。2年来间断出现活动时胸闷,休息后可缓解,近4个月无胸闷发作。查体:BP120/80mmHg.心率72次/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56岁。2年来间断出现活动时胸闷,休息后可缓解,近4个月无胸闷发作。查体:BP120/80mmHg.心率72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B

动态心电图

C

放射性核素静态心肌显像

D

胸部X线片

E

超声心动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60岁,2年来劳动强度大时自感心悸、胸闷,休息或减轻活动强度后可缓解。检查BP120/80mmHg,HR80/min,整齐,心界不大,无杂音。本次为初诊,按序首先检查

A.胸部X线

B.超声心动图

C.常规心电图

D.动态心电图

E.负荷心电图


正确答案:C

第2题:

男,56岁,2年来间断出现活动时胸闷,休息时可缓解,近4个月无胸闷发作,查体:BP130/85mmHg,心率72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放射性核素静态心肌造影

B.动态心电图

C.超声心动图

D.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E.胸部X线片


正确答案:D

第3题:

病历摘要女性,43岁。心悸、胸闷、头晕1周、加重3小时。患者1周前开始出现劳累时心悸、胸闷、头晕、休息后则能缓解。发作时自扪脉搏不整齐。未引起重视。3小时前因劳累感心悸、胸闷、头晕加剧。休息不能缓解,伴有气急、出汗而来门诊就诊。患病以来睡眠佳。日常活动正常,大小便正常。15岁时曾患风湿性关节炎,否认有高血压病史。无多食、易饥、消瘦史。无烟酒嗜好,无遗传病家族史。查体:T36℃,P103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二尖瓣病容,皮肤未见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大。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124次/分。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总分22分)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10分)(一)初步诊断(5分)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0.5分)2.二尖瓣狭窄瓣关闭不全(2分)3.心房颤动(2分)4.心功能Ⅰ级(NYHA分级)(0.5分)(二)主要诊断依据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瓣关闭不全(1)中年女性,有风湿性关节炎史(1分)(2)诱因:劳累(1分)(3)心尖部可闻及双期杂音(1分)2.心房颤动(1)症状:心悸、胸闷、头晕(0.5分)(2)心率124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一,脉搏短促(1分)3.心功能Ⅰ级(NYHA分级)日常活动不受限制(0.5分)二、鉴别诊断(4分)1.先天性心脏病(1分)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分)3.心肌病(1分)4.冠心病(1分)三、进一步检查(4分)1.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1分)2.超声心动图(1分)3.胸部X线片及心肌核素检查(1分)4.血沉、抗链“O”,凝血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检查(1分)四、治疗原则(4分)1.一般治疗:休息、吸氧(0.5分)2.抗凝治疗(1分)3.恢复窦性节律,必要时行电复律术(1分)4.控制心室率(1分)5.对症治疗,必要时瓣膜置换术(0.5分)

第4题:

患者,女,78岁,主诉间断胸闷2天,胸闷和活动无明显关系,休息时也可出现,每次持续20~40分钟,可自行缓解,心电图提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史2年,适宜选用的抗血小板药为

A.阿司匹林
B.氯吡格雷
C.比伐卢定
D.普拉格雷
E.低分子肝素

答案:B
解析:
该患者有消化性溃疡史禁用阿司匹林,由于普拉格雷出血风险高禁用于75岁以上老年人,所以本题应选择氯吡格雷。CE为抗凝药物,并非抗血小板药。

第5题:

患者男,56岁。2年来间断出现活动时胸闷,休息后可缓解,近4个月无胸闷发作。查体:BP120/80mmHg.心率72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B.动态心电图
C.放射性核素静态心肌显像
D.胸部X线片
E.超声心动图

答案:A
解析: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适应证:①对不典型胸痛或可疑冠心病病人进行鉴别诊断;②已知或可疑冠心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危险性、心脏负荷能力和预后的评价;③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前预后评估、制定运动处方;④评价冠心病的药物或介入手术治疗效果;⑤进行冠心病易患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筛选试验。本题患者为可疑冠心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选用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故本题答案为A。

第6题:

男,56岁,2年来间断出现活动是胸闷,休息时可缓解,近4个月无胸闷发作,查体:BPl30/85mmH9,心率72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放射性核素静态心肌造影

B.动态心电图

C.超声心动图

D.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E.胸部X线片


正确答案:D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通过~定量的运动增加心脏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对已知或怀疑患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痫)进行临床评估的方法。适合本例患者明确渗断。

第7题:

患者,男,56岁,既往有吸烟史20余年。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0年,间断活动后胸闷2年,突发胸痛、胸闷2h。
现病史:10年前受凉后咳嗽,咳黄痰,用药物治疗后好转。以后每年秋冬季节易发作,在当地医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近2年来出现活动后胸闷,并进行性加重,2h前咳嗽时突感右侧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全身冷汗,急来我院就诊。
体检:神志清楚,呼吸急促,端坐呼吸,口唇发绀,桶状胸,右侧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消失,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左侧胸部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心率110次/分,律齐,P2亢进,无杂音。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
③自发性气胸。
(2)诊断依据
①老年男性。
②既往吸烟史。
③反复咳嗽,咳痰病史10余年,间断活动后胸闷2年,突发胸痛、胸闷。
④桶状胸,右侧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消失,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左侧胸部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心率110次/分,律齐,P亢进,无杂音。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2.鉴别诊断(5分)
①支气管哮喘。
②支气管扩张症。
③肺结核。
④肺癌。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胸部X线检查。
②血气检查。
③痰培养。
④肺功能检查。
4.治疗原则(3分)
①支气管舒张药。
②控制性氧疗。
③抗生素。
④糖皮质激素。
⑤胸腔穿刺、闭式引流。

第8题:

患者男,56岁。2年来间断出现活动时胸闷,休息后可缓解,近4个月无胸闷发作。查体:BP120/80mmHg.心率72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B、动态心电图

C、放射性核素静态心肌显像

D、胸部X线片

E、超声心动图


参考答案:A

第9题: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56岁,既往有吸烟史20余年。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0年,间断活动后胸闷2年,突发胸痛、胸闷2h。
现病史:10年前受凉后咳嗽,咳黄痰,用药物治疗后好转。以后每年秋冬季节易发作,在当地医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近2年来出现活动后胸闷,并进行性加重,2h前咳嗽时突感右侧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全身冷汗,急来我院就诊。
体检:神志清楚,呼吸急促,端坐呼吸,口唇发绀,桶状胸,右侧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消失,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左侧胸部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心率110次/分,律齐,P亢进,无杂音。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
③自发性气胸。
(2)诊断依据
①老年男性。
②既往吸烟史。
③反复咳嗽,咳痰病史10余年,间断活动后胸闷2年,突发胸痛、胸闷。
④桶状胸,右侧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消失,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左侧胸部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心率110次/分,律齐,P亢进,无杂音。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2.鉴别诊断(5分)
①支气管哮喘。
②支气管扩张症。
③肺结核。
④肺癌。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胸部X线检查。
②血气检查。
③痰培养。
④肺功能检查。
4.治疗原则(3分)
①支气管舒张药。
②控制性氧疗。
④糖皮质激素。
⑤胸腔穿刺、闭式引流。

第10题:

患者,女性,72岁,近两年来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样不适,向下颌部、前臂内侧放射,休息后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10分钟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来诊。查体:血压135/85mmHg,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胸闷缓解,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 A、急性心肌梗死
  • B、心绞痛
  • C、急性心包炎
  • D、消化性溃疡
  • E、急性胆囊炎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