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审美欣赏活动的深层心理特征。

题目
问答题
试论审美欣赏活动的深层心理特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在美感欣赏活动中,人的心理必然会受到上述矛盾的冲击和影响,并在深层心理结构中表现出如下特征:
1)生理与心理的矛盾统一。生理是物质的,心理是精神的,两者是矛盾统一的,因为美感欣赏就是通过生理上的感觉器官来与客观现实发生审美关系,并对客观现实做出审美评价。一件事情之所以能够使人产生美感,首先就因为它能使人在生理上带来快适,但仅仅是这些形式因素还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显示人的本质力量,从而使人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才行。这种生理和心理的统一都会在创造和欣赏中得到表现。因此,从事审美活动,既要有完善的生理条件,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
美感欣赏与创作一样,都是一种个人活动,都是个人的爱好,而不能用行政命令统一规范。因此,审美最具个性色彩。但任何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都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都要打上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职业的等等社会烙印。因此,审美既有个人的异,又有社会的同,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是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
3)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矛盾统一。美的对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抽象的概念不是审美对象;但美的对象又不会是十分精确的,又必须有朦胧含蓄的一面,其中包含着深沉、丰富的意蕴。因此,审美活动中,既能直接感受到具象的一面,又能领悟到抽象的一面,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间。因此,审美是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矛盾统一。
4)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统一。艺术创造和美感欣赏,一方面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如苦心构思,耐心品味。另一方面却又常以不自觉的形式出现。如偶然获得灵感,产生创造欲望。或不由自主地感受某一对象的美,甚至不自自主地陶醉其中,难以言传。审美是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统一。审美归根到底是自觉的,是有理解因素的。
5)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矛盾统一。功利性有狭、广二义。狭义的功利性是指物质上的实用功利,它能满足人们在吃喝住穿方面的需要。从这方面来说,美感欣赏很难得到这样的效果。池塘里的鱼固然是可以吃的,但从美感的角度来说,还是在于欣赏它的美。正因如此,历史上的美学家们往往都强调审美是一种非实用功利活动,美感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可以愉悦人的身心,丰富人的生活,拓展人的视野,优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就是广义功利性。审美就是物质上的非功利性和精神上的功利性的矛盾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美感欣赏活动深层次的心理特征是()矛盾的统一。

A、生理与心理

B、个性与社会性

C、具象性与抽象性

D、自觉性与非自觉性

E、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参考答案:ABCDE

第2题:

教师内在审美素养的培养通过()途径。

A理论学习

B生活经验的积累

C审美实践活动

D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

E通过对生活的感受


A,B,C,D

第3题:

艺术欣赏是人们以_________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参考答案艺术形象

第4题:

美感欣赏活动深层次的心理特征是()矛盾的统一。

  • A、生理与心理
  • B、个性与社会性
  • C、具象性与抽象性
  • D、自觉性与非自觉性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艺术活动中,活动表现和审美欣赏分别考察什么内容?


正确答案:“活动表现”主要考察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态度、积极性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情况。“审美欣赏”主要考察学生通过艺术活动形成的对艺术基本要素的感知能力和对艺术美感的体验以及表现能力。

第6题:

儿童的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活动。

A、绘画

B、艺术

C、欣赏

D、审美


参考答案:D

第7题:

审美的精神愉悦对于艺术欣赏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衡量艺术欣赏的有无成效,应该以审美主体在观赏的精神活动中是否拥有()为特征。艺术欣赏活动之所以充满了审美的精神愉悦,主要决定于艺术作品本身的()。
审美愉悦;审美特殊性

第8题:

试论述审美活动的意义有哪些?


参考答案:审美从狭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接受者对于美的对象或对象的美的接受活动,也就是一种接受者对于美的对象或对象的美的体验、品藻和鉴赏活动。审美活动的意义在于:(1)美作为一个展示的过程,只有在接受者的具体接受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2)审美活动为美创造审美主体。(3)审美活动也影响美的创造。(4)审美具有人道主义功能。

第9题:

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被动的感知过程。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美感欣赏活动的表层心理特征?


正确答案: ⑴形象的直觉性。审美欣赏,不是从理智上的概念分析入手,而是直接面对形象,在直觉中去捕捉和玩赏形象。
⑵注意的集中性。审美时注意的集中,自有他自已的特点,审美欣赏的时候,注意力集中,不是审美的对象,要把我们的思想感情,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其次,审美欣赏时的注意集中,用不着任何勉强,是一种忘乎所以的自由的享受,审美欣赏时,注意的集中,不是抽象的理解,而是形象的关照。
⑶感受的完整性。每一个作为审美对象的形象,都是一个有生命的自成一个小天地的整体,才能欣赏到它的美。不仅这样,我们欣赏者是把我们整个的身心意志和感情,全部地融化到作为整体的审美对象中去。作为整体的主体与作为整体的对象,二者交融契合,就形成了审美欣赏活动中感受的完整性这一心理特征。
⑷想象的生动性。欣赏美,事实上也是一种想象的思维活动。自然的物体,一旦加上了主观的想象,便忽然从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变成了有情有意的美的形象。丰富多彩而有生动活泼的审美欣赏,主要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