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强心苷对心脏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参考答案:强心苷对心脏的作用:(1)正性肌力;(2)减慢心率;(3)减慢房室传导。
  作用机制: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一K+一ATP酶,导致钠泵失灵,进而使心肌细胞内Ca2+增加而增加心肌收缩力。
  临床应用:(1)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2)治疗某些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第2题:

简述抗肾上腺素药酚妥拉明、普萘洛尔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酚妥拉明: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作用特点:
1、心血管系统:直接血管舒张作用,心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
2、其他
临床应用:
1、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和血栓闭塞性及管炎。
2、局部浸润注射,拮抗注射NA时药液外漏引起的血管强烈收缩。
3、抗休克
4、缓解高血压危象
5、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普纳洛尔:治疗心绞痛,心率失常,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
作用特点:
(1)阻滞心脏β--受体,使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降低。
(2)阻滞肾脏β--受体,减少肾素分泌,从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降压。
(3)可透过血脑屏障,阻滞中枢β--受体,外周交感神经降低,血管阻力降低。
(4)阻滞突触前膜β--受体,减少NE释放。
临床应用: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窦性心动过速;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衰早期;治疗甲状腺机能
亢进、控制心悸、心律失常、激动不安等;治疗偏头痛、肌震颤、青光眼(噻吗洛尔)、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第3题:

从药理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三方面简述氯丙嗪的降温作用与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1)药理作用特点不同:氯丙嗪配合物理降温,不仅能使升高的体温降到正常,也可使正常体温
降到正常以下;阿司匹林只能使升高的体温降到正常。
(2)作用机制不同:氯丙嗪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其调节功能减弱,导致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阿司匹林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合成,使散热增加而解热。
(3)临床应用不同:氯丙嗪用于低温麻醉、人工冬眠;阿司匹林用于感冒发热。

第4题:

简述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次要)。


正确答案:特点:竞争性拮抗各型阿片受体强度:μ>K>δ
临床应用:1、阿片药物急性中毒解救。
2、阿片成瘾鉴别诊断。
3、解除阿片类药物麻醉的术后呼吸抑制及其他中枢抑制症状。
4、适用于急性酒精中毒,休克,脊髓损伤,中风及脑外伤的救治。
5、研究疼痛与镇痛的工具。
哌替啶(杜冷丁)临床应用:(1)镇痛;(2)心源性哮喘;(3)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
哌替啶与氯丙嗪,异丙嗪组成冬眠合剂,以降低需人工冬眠者的基础代谢。

第5题:

简述furosemide的临床应用及利尿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1)临床应用:①治疗各种水肿,包括心、肝、肾水肿,特别是其他利尿无效的严重水肿;
②急性肺水肿与脑水肿;
③预防肾功能衰竭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少尿期);
④加速毒物排泄,对某些药物中毒起辅助治疗作用;
⑤高血钙症;
⑥充血性心力衰竭。
(2)利尿作用机制: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枝粗段髓质部与皮质部氯化钠的再吸收,因而干扰其稀释机制与浓缩机制,排出大量近于等渗的尿液。

第6题:

此类药物中的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的分类依据是

A.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B.作用特点和结构类型

C.结构类型和临床应用

D.作用机制和结构类型

E.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


正确答案:A

第7题:

简述呋塞米(速尿)的临床应用及利尿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1)临床应用:①治疗各种水肿,包括心、肝、肾性水肿,特别是其他利尿无效的严重水肿;②急性肺水肿与脑水肿;③预防肾功能衰竭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少尿期);④加速毒物排泄,对某些药物中毒起辅助治疗作用;⑤高血钙症;⑥充血性心力衰竭。
(2)利尿作用机制: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枝粗段髓质部与皮质部氯化钠的再吸收,因而干扰其稀释机制与浓缩机制,排出大量近于等渗的尿液

第8题:

简述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参考答案:药理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①抗精神病作用: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用药后病人理智恢复,情绪安定,生活自理。用于治疗各型精神分裂症,对急性患者疗效较好。无根治作用,需长期用药以维持疗效。也用于躁狂症及其他精神病伴有兴奋、紧张及妄想者。②镇吐作用: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呕吐,但对晕动症无效。③影响体温调节:用药后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变化。用于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④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合用时宜减量。⑤影响锥体外系功能,可致锥体外系反应。
  自主神经系统:阻断α受体,扩血管,降压;阻断M受体,产生阿托品样作用
  内分泌系统:减少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使催乳素分泌增加,可致乳房肿大、泌乳;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使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分泌减少,因而抑制性周期,延迟排卵和闭经;抑制垂体生长激素释放,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可试用于巨人症治疗
  临床应用:抗精神病,镇吐,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阻断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部位的多巴胺受体。

第9题:

简述红霉素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红霉素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抑菌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者。
对百日咳、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弯曲菌所致的肠炎或败血症以及军团菌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第10题:

简述酚苄明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特点:1、起效慢;2、作用持久;3、可与α受体形成牢固的共价键4、非竞争性α受体阻断
临床应用:1、外周血管痉挛型疾病;2、抗休克;3、治疗嗜铬细胞瘤;4、良性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