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801经济学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1)合集

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著作是()。

A.西尼尔的《政治经济学导论》

B.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C.萨缪尔逊的《经济学》

D.斯密的《国富论》


参考答案:D


西方经济学一般可以分为()

A.理论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B.专业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C.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D.部门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参考答案:C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代表著作是().

A.《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B.《国富论》

C.《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D.《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参考答案:B


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了( )。

A.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B.西方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参考答案:C


根据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不同,一般将经济学分为()。

A.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C.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D.消费经济学与企业经济学


参考答案:B


目录2007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2007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9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2009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2010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2012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2013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2014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部分)2015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07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7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1 可变资本答: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的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支付给工人的劳动力价格,工人拿去购买生活资料消费掉了。但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会创造新价值,其中一部分补偿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格,剩下的另一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因此,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称之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2 平均利润率答:平均利润率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可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相互之间展开以资本转移为手段的竞争,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利润率也就相应下降;而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撤出,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这种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竞争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价值和价格偏离。上述资本转移的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如果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比较高,则平均利润率也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 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如果投入利润率高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较高;反之则较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不是各个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也会提高,因而平均利润率会趋于下降。3 垄断地租答:垄断地租是一种特殊的地租形式,是指由垄断价格带来的垄断超额利润所构成的地租。垄断地租不是任何土地都能产生的,它只产生于具有某种独特自然条件的土地,如只有某些土地能生产某类珍贵产品。这类土地面积有限,利用这种土地生产的商品具有独特的品质,而且产量有限,供不应 求,产品的出售价格主要由购买者的爱好程度和支付能力决定,从而形成一种同产品价值决定无关的、大大高于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这个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不归租地资本家占有,而由资本家转交给土地所有者,形成垄断地租。垄断地租形成的条件,是某种土地的特别优越性和稀少性。垄断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具有特别优越性的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垄断地租的价格不由商品的生产价格或价值决定,而由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决定。4 机会成本答: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 资源是稀缺的; 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 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5 收入效应答:收入效应是指在商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收入水平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 用水平发生变化。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一般比替代效应小,在正常商品的情况下,两种效应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价格下降,替代效应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收入效应也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然而在低档物品的情况下,收入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会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减少。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总效应为负,价格下降反而引起商品需求量减少,这种商品称为吉芬商品。6 公共产品答:公共物品是既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是供集体共同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两个特性:(1)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2)非竞用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由于公共物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用性,所以能够从公共物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物品付出费用,这称为“免费搭便车问题”。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二、简述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商品的二因素。答:(1)商品的二因素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a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无用之物不能成为商品,即使人们在其上面花费了大量的劳动,也是没有价值的。b使用价值必须具有价值,无价值之物也不会成为商品,因为既然人们在其上面并未花费劳动,也就不存在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必要了。 矛盾性表现在:两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a生产使用价值的直接动机是为了实现价值。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只是为了价值,才不得不关心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是两者的分离,在商品买卖中,双方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买卖结束,价值在卖方得到实现,使用价值在买方得到实现。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以商品交换为条件。但由于使用价值往往难以符合市场的需要,交换发生困难,以致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使 用价值也不能实现。只有把商品卖出去,才能使生产者实现其价值,使消费者得到其使用价值,从而使商品内部两个因素的矛盾获得解决。(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从另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不管具体形式怎样千差万别,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二因素也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有差别的人类的具体劳动,而商品的价值则反映了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2 简要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在原因。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种过剩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产生的内在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时,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可通过这个矛盾的具体表现反映出来:(1)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从一个企业来看,企业内部的生产是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之下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但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却处于一种盲目的无政府状态,这种盲目的生产,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2)另一个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 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家为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就必然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劳动人民购买力较之于生产的增长相对缩小了,因此,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3 简述供求定律。答:供求定律是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必然性,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包括以下内容:(1)供求变动引起价格变动。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这种供不应求会引起价格上涨的趋势,可以在供应量不变,而需求量增加的情况下发生;也可以在需求量不变,而供应量减少的情况下发生;还可以在供应量增长赶不上需求量的增长的情况下发生。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就要下降。供过于求引起价格下降,可以在需求量不变、而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发生;也可以在需求量增长赶不上供应量增长的情况下发生。(2)价格变动引起供求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市场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跌,需求增加。同理,市场供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供给减少。价格的涨落会调节供求,使之趋于平衡。4 简要分析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答: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不可能存在资源的再配置使得在经济社会中其他成员的境况不变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实现帕累托最优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1)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要使两种商品X和Y在两个消费者A和B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的边际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交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房地产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 A、部门经济学
  • B、应用经济学
  • C、政治经济学
  • D、西方经济学

正确答案:C


西方经济学一般可以分为()

  • A、理论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 B、专业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 C、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 D、部门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正确答案:C


建国后,指导中国经济运行的经济理论是()

  • A、西方经济学
  • B、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 C、苏东经济学
  • D、李斯特经济学

正确答案:B


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著作是()。

  • A、西尼尔的《政治经济学导论》
  • B、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 C、萨缪尔逊的《经济学》
  • D、斯密的《国富论》

正确答案:D

更多 “云南大学《801经济学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1)合集” 相关考题
考题 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了()。A、马克思主义经济学;B、西方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正确答案:C

考题 单选题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著作是()。A 西尼尔的《政治经济学导论》B 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C 萨缪尔逊的《经济学》D 斯密的《国富论》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房地产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 部门经济学B 应用经济C 政治经济学D 西方经济学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创立逻辑实证主义的经典的著作是()。A 《西方经济学》B 《政治经济学》C 《逻辑学》D 《经济学原理》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代表著作是()A、《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B、《国富论》C、《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D、《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正确答案:B

考题 房地产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部门经济学B、应用经济C、政治经济学D、西方经济学正确答案:C

考题 单选题房地产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 部门经济学B 应用经济学C 政治经济学D 西方经济学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马克思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区分为()A、古典政治经济学B、庸俗政治经济学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大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E.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正确答案:A,B

考题 证券市场心理分析的理论基础是()。A、西方经济学B、政治经济学C、心理学D、凯恩斯经济学正确答案:C

考题 创立逻辑实证主义的经典的著作是()。A、《西方经济学》B、《政治经济学》C、《逻辑学》D、《经济学原理》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