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食品水分的冻结过程。

题目

简述食品水分的冻结过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水的冻结包括两个过程:降温与结晶。当温度降至冰点,接着排除了潜热时,游离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形成冰晶,即结冰;结合水则要脱离其结合物质,经过一个脱水过程后,才冻结形成冰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食品冻结常用的冻结方法?


正确答案: (1)空气解冻法;
(2)水或盐水解冻法;
(3)冰块解冻法;
(4)板式加热解冻法;
(5)真空解冻法;
(6)微波解冻法。

第2题:

简述冻结过程中食品温度的分布特点。


正确答案: 食品冻结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为:外部传热的推动力是食品表面与冷冻介质的温度差。食品表面温度总的趋势是在温度差的作用下持续降低,传热推动力也随之逐渐减小。而在实际操作中,食品表面温度是不断变化的,且温度差直至冻结结束也不会缩小到可以忽略。这是因为表面传热温差与内部传热温差在整个冻结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密切相关的,且温度差消失的过程是极为缓慢的。
内部传热的推动力是食品表层与内部的温度差。冷冻开始时,食品中各部分的温度可视为均匀一致,当食品表面降温后,食品内部与表面形成了温度梯度,内部的热量逐渐向表面移动,使内部温度不断降低。

第3题:

食品在冻结过程中,当食品的温度降到-3~-5℃时,就会有()的水分结成冰,即生成冰结晶。

  • A、50%
  • B、60%
  • C、70%
  • D、80%

正确答案:D

第4题:

食品冻结过程是食品中()形成冰晶体的物理过程。

  • A、自由水分
  • B、结合水分
  • C、平衡水分
  • D、物化结合水分

正确答案:A

第5题:

已知某食品含水82%,初始冻结点为-1.2℃,冻结完成时温度为-10℃,试估算该食品中未冻结水分的质量分数。


正确答案:9.8%

第6题:

简述食品干制过程中水分含量曲线、干燥速率曲线、食品温度曲线的变化特性


正确答案:⑴干燥曲线(水分含量曲线)  干制过程中食品绝对水分和干制时间的关系曲线干燥初始时,食品被预热,食品水分在短暂的平衡后(AB)段,出现快速下降,几乎时直线下降(BC),当达到较低水分含量(C点)时,(第一临界水分),干燥速率减慢,随后趋于平衡,达到平衡水分(DE)。
⑵干燥速率曲线  食品初期加热阶段  干燥速率上升,随着热量的传递,干燥速率很快达到最高值;然后稳定不变,为恒速干燥阶段,到第一临界水分时,干燥速率缓慢,降率干燥阶段,干燥速率下降是由食品内部水分转移速率决定的,当达到平衡水分时,干燥就停止。
⑶食品温度曲线  初期食品温度上升,直到最高值—湿球温度,整个恒率干燥阶段温度不变,在降率干燥阶段,温度上升直到干球温度,说明水分的转移来不及供水分蒸发,则食品温度逐渐上升。

第7题:

食品中水分冻结时,各类食品都有一个初始冻结温度,习惯上称为食品的()。

  • A、冰点
  • B、冷冻点
  • C、冻结点
  • D、冰晶点

正确答案:A

第8题:

食品在冻结过程中,由于部分水分结冰,使得尚未结冰的水分浓度(),因而使食品的冰点下降。

  • A、增大
  • B、减小
  • C、稳定
  • D、改变

正确答案:A

第9题:

当温度低于0℃时,食品物料中的水分即开始冻结。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在食品冻结过程中,水分转化为冰晶体的程度常用()来表示。

  • A、水分结冰率
  • B、冰晶转化率
  • C、水分固化率
  • D、冰晶生成率

正确答案:A